孙明华
- 作品数:37 被引量:144H指数:6
- 供职机构:海盐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2008年海盐县市售散装熟肉制品的微生物学质量调查分析
- 2009年
- 孙明华徐佩华周晓红陈鸣芳倪春苗吴海平
- 关键词:熟肉制品菌落总数大肠菌群
- 海盐县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调查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基层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探讨影响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的因素,以便加强管理。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标准检测方法,对海盐县17家不同级别医院消毒质量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全年共采集各级医疗机构不同消毒对象标本305份,消毒质量总合格率为74.43%。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消毒质量合格率分别为80.90%和71.76%。不同监测对象中,以口腔手机冲洗水和喷水合格率最低,仅为10.64%;紫外灯合格率为56.52%;医院污水、医护人员手、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合格率依次为80.00%、82.35%、89.36%、96.00%。只有使用中消毒液、胃肠镜洗脱液和透析水均全部合格。结论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合格率偏低,突显基层医疗机构消毒管理薄弱,应当受到高度关注。
- 孙明华徐佩华周晓红张孝艳汤毅
- 关键词:消毒质量
- 2005年海盐县霍乱疫情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2005年9~10月.我县先后发现并报告7例霍乱确诊病例,均为散发病例,分布在我县4个乡镇。疫情发生后,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下.在县卫生局的统一指挥下、通过采取传染源隔离,接触者管理,验便与服药,环境监测,疫点消毒.健康教育.卫生管理等一系列预防控制措施后,疫情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7例霍乱患者先后治愈出院,71名密切接触者相继隔离.11个疫点分别宣布撤消。现将2005年海盐县霍乱疫情分析如下:
- 陆文彪孙明华俞显庭沈珠明
- 关键词:霍乱
- 浙江省海盐县艾滋病流行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掌握海盐县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其流行因素。方法利用现有监测资料进行统计,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海盐县自2000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至2009年12月底累计发现感染者2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发病年龄主要为20~40岁的青壮年,本地居民9例,外来务工人员11例。性途径传播18例。结论外来人群流动频繁、性观念开放、防治知识缺乏是海盐县艾滋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流行趋势为婚外向婚内转移;中年人向青年人转移;输血传播向性传播转移,外地人向本地人转移;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
- 陆文彪孙明华戴林晔蒋卫陈鸣芳
- 关键词:艾滋病
- 2004年海盐县动物粪便中O157:H7大肠埃希氏菌检测
-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危害严重的肠道致病菌。自1982年美国首次发现因该致病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以来,肠出血性大肠杆菌0157:H7疫情开始逐渐扩散和蔓延,相继在英国、加拿大、日本等多个国家引起腹泻暴发...
- 孙明华陈鸣芳徐佩华吴海平
- 关键词:大肠埃希氏菌O157:H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动物粪便
- 文献传递
- 海盐县发现首例O139霍乱病例被引量:1
- 2006年
- 孙明华徐佩华周晓红陈鸣芳
- 关键词:O139霍乱《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际卫生条例》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例
- 海盐县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了解海盐县桶装饮用水的卫生质量,为卫生监督、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年至2009年海盐县企业生产和市场销售的各类桶装水按相应国家标准进行微生物和理化指标检测。结果:7年间检测桶装饮用水492份,总合格率为86.38%。纯净水合格率为88.68%、矿泉水合格率为79.41%、饮用水合格率为86.67%,3类桶装饮用水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地和外地桶装饮用水合格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微生物检测指标中,菌落总数合格率最低(86.79%),致病菌合格率最高(100%);6项理化检测指标均合格。送检样品合格率明显高于抽检样品合格率。结论: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是影响海盐县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的主要原因,抽样方式也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检测结果,应加强对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卫生管理和监督。
- 周晓红孙明华徐佩华徐静好倪春苗
- 关键词: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合格率
- 现榨果汁中菌落总数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评定现榨果汁中菌落总数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采用统计学的方法(A类)评定测量不确定度,并用两种实验方式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第一种是对同一检样作多次重复测量后进行评价,第二种是对一组不同检样的测定结果进行评价。结果:采用第一种实验方式当以10次重复测量结果的对数平均值表示时,其取值区间分布于±0.045;采用第二种实验方式对一组20份果汁的检测数据运用合并样本标准差的方法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其取值区间分布于±0.028之间,并适用于每一个样本。结论:第一种方法较费时费力,第二种方法较简便易行,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大,不确定度范围更可靠。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将检验样品予以分类的方式,利用日常检验结果对每类样品进行统计分析,评定其不确定度。
- 周晓红孙明华徐佩华徐静妤倪春苗
- 关键词:菌落总数不确定度
- 2000-2005年海盐县肠出血性O157:H7大肠埃希菌监测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了解海盐县肠出血性O157:H7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流行情况。方法:采取肠道门诊病人肛拭样和动物宿主粪便,采用免疫磁珠分离和大肠杆菌O157特异性单克隆抗体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以及特定培养基分离鉴定技术检测O157:H7大肠埃希菌。结果:从1例腹泻患者的大便中检出了1株O157:H7大肠埃希菌,不产生类志贺毒素;从动物粪便中检出7株O157大肠埃希菌。结论:海盐地区人群中感染率较低,且为非产毒株;猪、鸡是我地区O157:H7大肠埃希菌的主要贮存宿主动物。
- 孙明华陈鸣芳徐佩华徐群英
- 乡镇卫生院手足口病病原检测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了解乡镇手足口病病原分布特征和流行情况,为疾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2013年-2015年乡镇卫生院首次就诊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病例标本312份,应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通用型(EV)、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CVA16、CVA6、CVA10型。结果共采集标本312份,肠道病毒检出率为58.65%。2013年优势病原为CVA6,占57.89%;2014年优势病原为CVA16,占38.37%;2015年优势病原为CVA6,占32.20%。高发年龄为1岁-5岁;发病人群以托幼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托幼儿童阳性率高于散居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VA6在2013年-2015年海盐县手足口病病原谱中占有优势,CVA10也有潜在威胁。建议手足口病常规监测中增加对CVA6和CVA10及其他未定型肠道病毒的监测,加大重点人群的监管力度,有效控制重症病例和聚集性病例的发生。
- 周晓红张孝艳徐佩华孙明华朱晓微
-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