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力
-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突破与深化: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关系
- 2016年
- 今年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关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中俄关系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政治上两国高层互访不断。
- 孙力
- 关键词:中俄关系
- 中国和中亚的契合与共赢——为什么需要打造服务业核心区被引量:2
- 2016年
- 当前,世界上服务业国际贸易规模和质量显著提高,中国也高度重视服务业出口。20多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的国际合作,主要集中在资源型产品和制造业领域,服务业国际合作亟待加强与提升。中亚国家发展服务业具有强大的内在动力,但却受限于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而这些恰恰可以在与中国的合作当中获得。为了充分发挥服务业国际合作的溢出效应和示范效应,当前有必要建立具有地缘、经济、交通等诸多优势的服务业国际合作核心区。
- 孙力
- 关键词:服务业
- 当前中亚形势主要特点及发展前景被引量:7
- 2013年
- 2012年中亚形势风云变幻。政治、经济领域凸显新的特点,地缘政治与安全形式有喜有优。吉尔吉斯斯坦议会制究竟会对中亚所谓高度集权的国家带来哪些冲击,中亚的毒品交易目前现状如何,大国之间博弈攻守转换有没有改观。文章在中亚建交20周年之际,试图用前瞻性的视野,在梳理目前中亚形式的基础上,对未来中亚发展前景进行大胆预测。可以预见未来中亚形势仍不容乐观,政治、经济、安全领域仍存在诸多挑战,前景仍显得扑朔迷离。
- 孙力
- 关键词:地缘政治博弈
- 突破与深化:中国与俄罗斯及中亚国家关系
- 2016年
- 今年中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关系,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中俄关系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政治上两国高层互访不断。截至目前,中俄两国元首已经举行了三次会晤:6月塔什干上合组织峰会期间会晤、次日移师北京再次会晤和9月杭州G20峰会期间会晤。
- 孙力
- 关键词:中俄关系南海问题卡里莫夫美国国务卿
- 中国与中亚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前景被引量:2
- 2016年
- 中国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符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战略的基本发展趋势,向西开放不仅有利于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更有利于与周边国家实现合作共赢,增强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中亚国家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持肯定和支持态度,但以当前纷繁复杂的地区形势与国际环境看,仍然存在一些挑战,但这并不影响"丝绸之路经济带"广阔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 孙力
- 关键词:基础设施周边外交
-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中亚国家视角的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伟大构想,经过近3年的传播和推动,沿线国家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已经由国际倡议转化为实际行动,由宣传和认识逐步进入操作实施阶段。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在莫斯科签署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提出开展投资、贸易和产能合作,加强物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推动建立中国与欧亚经济联盟自贸区这一长期目标,促进贸易、直接投资和贷款领域的本币结算,实现货币互换,深化在出口信贷、保险、项目和贸易融资、银行卡等金融领域的合作。双方将秉持透明、相互尊重、平等、各种一体化机制相互补充、向亚洲和欧洲各有关方开放等原则,通过双边和多边机制开展合作。中俄两国政府有关部门正在落实一系列重要合作共识。中俄双方强调,要将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合作的重要平台,拓宽两国务实合作空间,带动欧亚经济一体化发展,维护地区和平与发展。目前,如何借助上海合作组织这一平台具体落实"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在中亚地区的对接,对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整体建设具有示范效应。本刊编辑部特邀请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的专家学者进行讨论:"一带一盟"如何在中亚国家对接,上海合作组织如何在对接中发挥其机制作用,"一带一盟"在中亚对接的具体项目和优先合作领域,在推动"一带一盟"对接过程中存在哪些风险和障碍,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 孙力
- 关键词:对接中国商务部经济联盟
- 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12)
- 孙力
- “一带一路”愿景下政策沟通的着力点被引量:9
- 2016年
- "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之一,是建设"一带一路"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务实合作的重要基础。如何加强与推动政治沟通,文本基于"一带一路"研究提出了新的畅想。政策沟通具有双重意义,纵向的沟通是指国内各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间的协调沟通,横向的沟通则是各国政府之间的协商沟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政策沟通应侧重于政治互信、规则制定、发展战略、国际主张、合作理念等方面内容。"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沿线一些国家从疑虑到观望,再到积极响应和参与支持,政策沟通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但是沿线国家的政治多元、多种文明交汇、恐怖威胁上升等问题也为政策沟通带来障碍。文本通过梳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间政策沟通的现状,分析政策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进一步加强政策沟通的有效途径。
- 孙力
- 关键词:落脚点
- 中亚,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边被引量:5
- 2015年
- 最早提出“中亚”这一学术名词的,是19世纪德国著名地理学家亚历山大·洪堡。他在晚年撰写了一部著作《中央亚细亚》,首次使用了“中亚”这一称谓。在此后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中亚”这一地理概念的含义发生过多次变化,而每一次变化往往都与当时围绕这一地区的大国角逐和中亚地缘政治角色的变化密切相关。
- 许涛孙壮志昝涛孙力葛军
- 关键词:地理学家地理概念政治角色
- 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13)
- 孙力吴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