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培
- 作品数:18 被引量:63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抑郁症患者全病程管理模式效果评价
- 目的:探讨对出院抑郁症患者采用全病程管理模式的近期效果.方法:114例出院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管理组(n=58)在常规门诊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及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的全病程管理,对照组(n=56)常规门诊...
- 吴清培杨云秀范征莉
- 关键词:抑郁症
-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住院药物治疗的探讨
- 2008年
-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氯硝西泮静脉用药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效果及起效特点。方法:将7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用帕罗西汀的同时,给予氯硝西泮静脉用药治疗;对照组34例只给予帕罗西汀治疗。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一天、2周、3周、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不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帕罗西汀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有明显疗效,帕罗西汀联合氯硝西泮静脉用药效果显著,显效更快。在治疗1天及1周末,两组HAMA总分有极显著性差异,两组TESS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住院治疗,用帕罗西汀联合氯硝西泮静脉用药见效快,效果显著。
- 谢七零吴清培
- 关键词:帕罗西汀氯硝西泮广泛性焦虑症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 家庭参与式接纳和承诺疗法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6
- 2022年
- 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接纳和承诺疗法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该中心收治的120例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干预组使用家庭参与式接纳和承诺疗法。比较治疗方案实施后2组患者在自伤行为、心理灵活性及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之间的得分差异。结果治疗方案实施后干预组自伤行为减少、心理灵活性增加、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提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中实施家庭参与式接纳和承诺疗法是1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 薛毅周小艳范征莉吴清培刘浩
- 关键词:家庭参与青少年
- 住院失眠症病人的护理干预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验证药物配合认知行为控制治疗失眠症的临床效果及起效特点。[方法]72例住院失眠症病人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和药物组。安慰剂组以维生素B1结合认知行为控制,药物组接受氯肖西泮配合认知行为控制进行干预。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记录和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第8天药物组睡眠及焦虑情绪明显改善,显著好于安慰剂组。治疗第30天,安慰剂组出现治疗效果,药物组治疗效果更为突出。[结论]药物结合认知行为控制对睡眠的改善所需时间短,且疗效持久,复发率低,远期疗效佳。
- 吴清培谢七零
- 关键词:失眠症护理干预
- 正念自我同情训练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探索正念自我同情训练对精神科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将101名精神科护士随机分为正念自我同情(MSC)训练组与对照组。训练组(50人)进行为期8周(每周2.5 h)的正念自我同情训练,对照组(51人)在研究期不接受干预。在基线、8周训练结束后、3个月后3个访视点对两组使用自我同情问卷中文版(SCS),职业倦怠量表(MBI-GS)进行评估。结果:训练组在训练8周后及3个月后的SCS得分均高于基线,MBI-G总分及各分量表得分低于基线(P<0.01),对照组SCS、MBI-G得分在3个访视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护士的SCS、MBI-GS得分组间比较(F=72.621、7.344,P<0.01),时间主效应(F=135.946、10.987,P<0.05),交互作用(F=137.837、12.856,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科护士实施正念自我同情训练可以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的自我同情水平,改善职业倦怠。
- 杨波吴清培胡春碧彭维谢小兵张茜薛毅
- 关键词:职业倦怠护士
- 对住院神经症患者实施心理行为干预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索适合于神经症病房的护理工作方法,以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神经症患者康复。方法选用优秀护理骨干担任专职护士,对住院神经症患者实施行为干预及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与精神科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比较。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自编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实验组HAMA、HAMD、PSQI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专职护士对住院神经症患者实施心理行为干预的护理工作方法,能提高神经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 吴清培谢小兵
- 关键词:神经症心理行为干预专职护士护理
- 抑郁症全病程管理模式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对出院抑郁症患者采用全病程管理模式的近期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出院的114例抑郁症患者,将其分为管理组(58例)和对照组(56例)。管理组在常规门诊药物治疗基础上结合团体认知行为治疗及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的全病程管理;对照组常规门诊药物治疗。对所有患者跟踪随访1年,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估出院时和出院后12个月的病情变化;以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电话随访跟踪患者服药依从性和复发率。结果管理组患者出院后12个月HAMD评分总分及减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生活质量评分、遵医嘱服药的患者比例优于对照组,但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进行全病程管理能提高服药依从性,预防抑郁症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吴清培杨云秀范征莉
- 关键词:抑郁症生活质量依从性
- 重庆市援鄂医护人员心理应激症状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重庆市援鄂医护人员心理应激严重程度及其与睡眠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采取方便抽样法应用创伤后应激反应症状自评量表、自制简易睡眠情况问卷对重庆市676名援鄂医护人员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676名医护人员中存在急性心理应激症状者463名,发生率为68.49%;229名医护人员存在睡眠不足,302名医护人员自觉睡眠欠佳。医护人员为女性、由区县医疗机构派出、睡眠质量差、睡眠质量欠佳者更易发生心理应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援鄂医护人员心理应激症状发生率较高,性别、派出机构地域、睡眠质量与之相关,应针对相关因素对医护人员尽早进行相应心理干预。
- 蒋春凤李朝祥石任重张为华方清永邱海棠邓梅吴清培冉江峰杜莲罗庆华翟健
- 关键词:医护人员心理应激睡眠
- 740例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分析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重庆市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抽取该市指定招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3所中学中7、8、9年级学生共740名,其中包括399名农民工随迁子女和341名主城区户籍学生。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制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农民工随迁子女SCL-90各因子分与主城区户籍学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庆市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研究探索系统的心理干预方式,维护其身心健康。
- 杨辉范征莉宁洁程雪黄雪萍周小艳廖文静赵科吴清培
-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心理健康
- 基于决策树算法构建中青年重度抑郁症患者发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风险的预测模型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构建基于决策树算法的中青年重度抑郁症患者发生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风险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中青年重度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NSSI将患者分为NSSI组(n=72)和非NSSI组(n=82)。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青年重度抑郁症患者发生NSSI的危险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和卡方自动交互检测法(CHAID)建立相关决策树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154例中青年重度抑郁症患者NSSI的发生率为46.8%。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组合方式、是否为独生子、恋爱状况、生育状况、主要居住地、家庭经济来源、住房条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居住情况、家庭经济情况、抑郁病程、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分、家庭支持自评量表(PSS-Fa)评分和挫败量表(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经济水平较低、抑郁病程较长、SSRS评分<20分、PSS-Fa评分<6分和DS评分≥47.2分是中青年重度抑郁症患者发生NS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共5层,10个节点,模型选择了家庭经济情况、抑郁病程、SSRS评分和PSS-Fa评分4个指标作为模型的节点,其中PSS-Fa评分是最重要的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1(95%CI:0.844~0.918)。结论中青年重度抑郁症患者发生NSSI的影响因素较多,基于影响因素构建的决策树模型对中青年重度抑郁症患者发生NSSI行为风险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刘浩周小艳向桢玉薛毅吴清培黄雪萍
- 关键词:中青年重度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