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明
- 作品数:153 被引量:1,722H指数:22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加拿大一枝黄花水提液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化感作用及其机理被引量:15
- 2014年
- 植物化感物质普遍存在对其他植物生长的"低促高抑"现象,可能和植物对叶片资源投入或者单位叶面积光合能力有关。实验以具有较强化感作用的加拿大一枝黄花为材料,研究其提取物对玉米幼苗生长、光合能力和叶片资源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水提液浓度(0.00-0.25g/mL)对玉米幼苗生长(总根长、株高、总叶面积和总叶长)存在着显著的影响(P〈0.05),与对照处理(0.00g/mL)相比,0.02-0.11g/mL内各浓度处理对玉米幼苗的茎、叶和根的生长和总生物量的积累都有促进效应,而在0.13-0.25g/mL内各浓度处理有抑制效应。不同浓度水提液处理对比叶面积和叶面积率有着相似的"低促高抑"效应(P〈0.05),低浓度处理玉米幼苗对光合同化组织的资源投入增加,比叶面积和叶面积率提高,而叶生物量分配则无显著变化(P〉0.05)。处理1-3d内,具有最大生长促进效应的0.02g/mL处理和最大生长抑制效应的0.20g/mL处理与对照处理的玉米幼苗最大净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浓度处理条件下,玉米幼苗生物量与比叶面积和叶面积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1),这说明加拿大一枝黄花水提液对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对叶片资源投入,特别是叶面积生长的投入,而不是通过单位叶面积光合能力变化所导致的。低浓度化感物质对玉米幼苗生长的促进可能是细胞伸展性增强的结果。不同浓度化感物质可能是化感作用感知受体植物胁迫能力的一种信号,因此具有一定的生态适应意义。
- 叶小齐吴明邵学新梁雷
- 关键词:加拿大一枝黄花资源分配
- 我国越冬白头鹤觅食行为和食物资源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食物资源和人为干扰影响越冬候鸟的觅食行为。本研究通过对白头鹤Grus monacha觅食行为和食物资源的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在我国越冬期的觅食生境利用方式。结果显示,白头鹤优先选择在人工生境取食稻谷和蚕豆;同时也会取食自然生境中下江委陵菜Potentilla limprichtii和蓼子草Polygonum criopolitanum的根。白头鹤在人工生境的行为主要为觅食,其行为时间比例极显著高于自然生境(P<0.01);在自然生境中警戒行为的时间比例显著高于人工生境中(P<0.05);但在人工生境中警戒频次显著高于自然生境(Z=-4.772,P<0.01),因更易受到干扰。相对于自然生境的食物,稻谷和蚕豆能提供更高的能量,且容易获取。人为干扰限制了白头鹤最优觅食理论的验证。
- 焦盛武蒋科毅左奥杰吴明雷光春周延
- 关键词:白头鹤越冬觅食行为食物资源
- 不同施肥处理对笋用红竹林土壤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3
- 2006年
- 2001—2004年以笋用红竹林小区精确施肥试验为基础,结合试验区内部分长期定位观测,比较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笋用红竹林生态系统土壤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有机肥、纯化肥(N、NP、NPK)、有机+化肥、不施肥(CK)6个处理。结果表明:在连续3 a持续经营条件下,笋用竹林未施肥区(CK)土壤相应的有效养分消耗最快,有机质下降8.0%,全N下降5.2%,速效P下降15.0%,单施有机肥或NP、NPK化肥配施或有机无机肥料混合施用均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次序为有机肥+化肥处理(24.08%)>有机肥处理(8.49%)>化肥NPK处理(2.28%)>化肥NP处理(1.90%),单施N肥后土壤有机质则有所下降(-4.06%),但下降幅度不如未施肥区(-7.98%)。与CK区和单施化肥区比较,有机+化肥配合施用,不但提高了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同时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促进了土壤物质的循环,提高了竹林土壤的潜在供肥能力,有利于竹林的持续生产力的发挥。
- 吴明吴柏林曹永慧陈双林
- 关键词:施肥养分供应土壤特性
- 围垦对杭州湾南岸滨海湿地土壤养分分布的影响被引量:28
- 2008年
- 在杭州湾南岸典型滨海湿地以空间代时间的方法,采集不同围垦年代的自然湿地土壤和围垦后利用土壤,研究了湿地土壤有机质、N和P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围垦利用对养分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围垦时间的增加,土壤表层全P含量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围垦5年、25年和50年土壤全P含量比未围垦光滩分别增加12%、25%和76%;土壤有机质则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围垦5年和围垦25年土壤有机质相比未围垦光滩分别减少14%和50%,围垦50年则比未围垦光滩增加87%;土壤全N的分布趋势和有机质基本一致。对养分剖面分布的分析表明,围垦及其利用等人为干扰活动对养分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土壤表层。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中全N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在土壤中N主要是以有机N的形态存在,而全P含量与有机质含量的关系不显著。土壤颗粒组成与土壤中有机质、N素等养分含量有较为明显的关系,有机质、全N与物理性黏粒(<0.01mm)的各组分都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土壤中P素与土壤质地的关系则并不是很密切。研究表明,围垦及其利用引起的土壤水分和质地等物理性质的变化以及不同围垦历史是影响湿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 吴明邵学新胡锋蒋科毅
- 关键词:滨海湿地养分围垦
- 两种消浪树种幼苗光合特性对模拟潮汐水淹的响应被引量:7
- 2012年
- 滨海滩涂消浪林是沿海防护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浪护岸、促淤保滩、防御来自海洋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本研究以中亚热带两种木本消浪植物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和蜡杨梅(Myrica cerif-era)为研究对象,模拟海水水淹,系统研究了不同海水水淹程度下两木本植物光合特性的响应规律。结果发现,随着水淹胁迫的增加,海滨木槿最大净光合速率逐渐下降、光补偿点逐渐增加,表观量子效率在7、21天时先降低后增加,后期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说明胁迫初期通过增加光合利用率来适应水淹胁迫,暗呼吸速率在7、21天逐渐增加,而在42、70天时W8(水淹8 h,水深45 cm)处理显著小于其它处理,说明W8处理已显著影响了该树种的光合特征;蜡杨梅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则逐渐增加,42天后W6(水淹6 h,水深35 cm)、W8处理各项指标显著小于其它处理。经多元方差分析发现,水淹21天内海滨木槿的光合指标要显著好于蜡杨梅,而在42天后则基本相同;海滨木槿在水淹胁迫6 h内可以生长,而蜡杨梅则只能在4 h内,这可为消浪林构建提供理论依据。
- 吴统贵袁涛王宗星吴明虞木奎孙海菁
- 关键词:海滨木槿光合特性
- 浙江省滨海湿地生态效益评价
- 根据浙江滨海湿地提供服务的特点,建立了海水养殖、生产原盐、沿海岛屿旅游3个直接使用价值指标和固碳释氧、水质净化、护岸促淤、提供生境4个间接使用价值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以2012年为评价基准年份,对浙江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 蒋科毅王斌杨校生吴明
- 关键词:滨海湿地生态效益评价
- 景宁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沼泽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布特征被引量:4
- 2020年
- 为了研究山地沼泽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在浙江省南部景宁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沼泽、草本沼泽和针阔混交林地中,设置采样地,于2018年9月6~8日,分别采集0~10 cm、10~30 cm、30~60 cm和60~100 cm深度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活性组分含量,并分析其与其它土壤理化指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森林沼泽、草本沼泽和针阔混交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总体上逐渐减小,10~30 cm深度土壤轻组有机碳和颗粒有机碳含量显著低于0~10 cm深度土壤,各深度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差异不大;在0~10 cm、10~30 cm和30~60 cm深度土层,森林沼泽土壤中的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占有机碳含量的比例显著高于草本沼泽,草本沼泽土壤中的颗粒有机碳含量占有机碳含量的比例显著高于森林沼泽和针阔混交林地,草本沼泽土壤有机碳库较稳定;森林沼泽和针阔混交林地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土壤中的全氮和全磷含量显著相关,森林沼泽、草本沼泽和针阔混交林地土壤中的有机碳各活性组分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相关。
- 刘旭川邵学新陶吉兴徐端妙吴明姜小三季碧勇杨慧盛宣才
- 关键词:森林沼泽土壤有机碳活性有机碳
- 不同盐度水淹胁迫对海滨木槿生理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以1年生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扦插苗为材料,采用"双套盆法",研究了高盐度海水和低盐度地表水及其不同持续时间的水淹胁迫对海滨木槿叶片叶绿素含量、电解质渗出率、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SOD和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淹胁迫下,海滨木槿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和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电导率、POD活性持续升高,到胁迫的第26天,低盐度地表水胁迫下各处理的POD活性分别高出对照的150%、180%;胁迫解除后20 d,各处理的恢复能力表现为低盐度地表水>高盐度海水,与海水胁迫相比,地表水胁迫下植物叶片的SOD和POD活性较高,持续时间长,海滨木槿的受害程度小,说明海滨木槿对研究区低盐度地表水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力。
- 周和锋李会欣邵学新房聪玲叶小齐吴明
- 关键词:海滨木槿水淹胁迫生理特性
- 人工林施肥技术研究的几个问题及对策被引量:7
- 2003年
- 结合我国人工林经营现状 ,分析和阐述了在人工林施肥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提出了优化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对策。着重指出在人工林施肥中应重视林业生产的特点 ,深入开展林业施肥基础研究 ,加快进行林业新型肥料的开发。
- 吴明
- 关键词:人工林施肥技术养分效率
- 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被引量:40
- 2016年
- 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属庵东沼泽区国家重要湿地,具有多种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通过野外调查和功能模拟实验,结合杭州湾湿地10 a定位观测数据,使用市场价值方法、碳税方法、影子工程方法、旅行费用方法等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对研究区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了价值估算。研究结果表明,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约为419.5×106元,单位价值为65 786.58元/(hm^2·a),水质净化、物质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休闲、涵养水源、保持土壤、气候调节、大气调节、固碳、文教科研的服务价值依次减小。其中,水质净化、物质资源、生物多样性保护服务是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生态系统的主导服务。研究结果有助于人们更加直观地认识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重要性,同时也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管理以及合理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 宁潇邵学新胡咪咪吴明
-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