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虎 作品数:14 被引量:42 H指数:4 供职机构: 沭阳县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右美托咪定在下肢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在下肢神经阻滞麻醉中右美托咪定辅助刺激仪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ASA1-3级单侧下肢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分别以麻醉前泵注右美托咪定(D组)、麻醉前静脉滴注咪达唑仑(M组)完成刺激仪引导下的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记录完成神经阻滞用时、观察麻醉中患者的配合情况,患者的呼吸抑制情况和术中的麻醉效果。结果:与M组比较,D组中穿刺时肢体扭动例数、呼吸抑制例数均减少(P〈0.05),阻滞平均耗时缩短(P〈0.05)和麻醉效果好(P〈0.05)。结论:下肢神经阻滞麻醉中右美托咪定辅助刺激仪的使用,能明显缩短麻醉用时、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麻醉效果。 石教辉 王志春 叶志虎 张奎 汪涛关键词:唤醒 神经刺激仪 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 肩锁沟注药配合按摩治疗肩周炎60例 2008年 肩周炎以肩部疼痛,关节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特点,晚期可发展为冻结肩,导致关节黏连僵硬。采用肩锁沟注药配合按摩治疗肩周炎,取得满意疗效。 万利芹 王志春 叶志虎关键词:按摩治疗 肩周炎 注药 关节功能障碍 肩部疼痛 冻结肩 控制性降压麻醉在内窥镜鼻窦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控制性降压麻醉在内窥镜鼻窦术(FESS)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100例ASAⅠ-Ⅱ级行FES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Ⅰ组术中以1.5%-2%异氟醚吸入,万可松1μg/(kg.min)泵注,芬太尼10μg/kg间断静注。Ⅱ组术中应用硝酸甘油使MAP降至50-70 mm Hg,余同Ⅰ组。术中监测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分压(SpO2)等,记录出血量、手术时间、尿量。结果降压组比对照组出血量减少了46%,手术时间减少了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组尿量维持在1.5-2 ml/(kg.h)以上。结论在FESS中应用硝酸甘油进行控制性降压是必要、安全、可行的,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陈树秀 顾海萍 叶志虎 秦岩关键词:控制性降压麻醉 硝酸甘油 稀释式自体输血应用于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自体输血应用于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所选32例食管癌患者均为本院2014年5月至2018年4月所收治,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6例;对照组给予悬浮红细胞,实验组选择稀释式自体输血。对患者手术前后的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当天的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均显著低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7天的T淋巴细胞亚群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当天的IL-2、NK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当天实验组的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实验组的NK细胞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手术中采用稀释式自体输血,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比较轻微,能促进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叶志虎 王茹 庞静 陈丹丹关键词:稀释式自体输血 食管癌 手术 局麻和全麻对患者血清IL-6、hs—CRP、IL-10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了局麻和全麻对手术病人血清IL-6、hs—CRP、IL-10水平影响的临床分析。方法:根据不同的麻醉方法对胃癌病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A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B组),每组30例,在麻醉诱导前,手术切皮和手术开始1H抽取静脉血3m1分别测定血清IL-6、hs—CRP和IL—10含量。结果:A组病人其血清中三项指标含量在切皮和术中IH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B组血清IL-6、hs—CRP和IL-10含量与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各时段B组IL-6、hs—CRP、和IL-10含量比A组为低(P〈O.05)。结论:静吸复合麻醉能明显降低血清IL-6、hs—CRP和IL-10含量。 叶志虎 范丽君 许芬 张招娣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 超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10 氟比洛芬酯对卵巢癌手术患者TNF-α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2012年 氟比洛芬酯(flurbiprofen axetil,FA凯纷,北京泰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可抑制环氧化酶(COX),减轻炎症反应.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镇痛和炎症性疾病.本文观察氟比洛芬酯对卵巢癌手术患者血清TNF-α的影响,以探讨其在卵巢癌围手术期使用的临床意义. 叶志虎 韩洪伟 范丽娟关键词:血清TNF-Α 氟比洛芬酯 卵巢癌 炎症性疾病 环氧化酶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诊治并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7例。所有患者均行全麻,A组患者应用0.5μg/kg舒芬太尼、2 mg/kg丙泊酚、0.04 mg/kg咪唑安定、0.1mg/kg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并以0.2~0.5μg/(kg·h)舒芬太尼和2 mg/(kg·h)丙泊酚静脉泵注维持麻醉。B组患者应用5μg/kg芬太尼、2 mg/kg丙泊酚、0.04 mg/kg咪唑安定、0.1mg/kg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以2.0~5.0μg/(kg·h)芬太尼和2 mg/(kg·h)丙泊酚静脉泵注维持麻醉。记录和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麻醉前,2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30 min后,2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但B组患者波动幅度明显大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以及苏醒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舒芬太尼,不仅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勤 耿海勇 叶志虎 王志春 秦岩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舒芬太尼 芬太尼 麻醉效果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在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期的应用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时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Ⅰ组麻醉采用咪达唑仑0.03mg/kg,氯胺酮0.5mg/kg,丙泊酚1mg/kg,万可松0.1mg/kg诱导插管;Ⅱ组麻醉采用咪达唑仑0.03mg/kg,芬太尼0.05mg/kg,丙泊酚1mg/kg,万可松0.1mg/kg诱导插管。监测并记录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结果Ⅰ组麻醉诱导后HR、SBP、DBP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Ⅱ组麻醉诱导后SBP、DBP显著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HR增快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在失血性休克患者全麻诱导时,循环相对稳定,麻醉效果满意。 夏道林 万利芹 王志春 叶志虎 张招娣关键词:氯胺酮 失血性休克 麻醉诱导 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引起的不适及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妇科行腹腔镜手术者9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复合常规镇静剂组(E1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常规镇静剂基础上给予亚麻醉剂量氯胺酮组(E2组)、静脉复合全麻组(G组),每组30例,比较各组麻醉前(T1)、气腹前10min(T2)、气腹后15min(T3)、气腹后30min(T4)、气腹关闭后15min(T5)、气腹关闭后30min(T6)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手术时间、气腹时间、清醒时间,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气腹后各组HR、SBP及DBP均较气腹前明显升高(P<0.01),G组较E1、E2组上升幅度明显(P<0.05),气腹关闭后接近麻醉前水平;PaCO2在气腹后明显升高(P<0.01),在气腹关闭后明显下降(P<0.01),E1、E2组较G组下降幅度明显(P<0.05);G组术中SpO2较E1、E2组高(P<0.05);G组清醒时间比E1、E2组长;E1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各种不适发生率高于E2及G组。结论: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较轻,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少,是妇科腹腔镜手术安全、舒适、有效的麻醉方法。 万利芹 申文 王志春 叶志虎 曾宪明关键词:亚麻醉剂量 氯胺酮 硬膜外麻醉 妇科 腹腔镜 小剂量羟考酮联合罗哌卡因关节腔内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的效果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价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腔注射小剂量羟考酮联合罗哌卡因的镇痛效果。方法择期行关节镜诊治术患者12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OR组、DR组、sR组(n=40):手术结束时,分别关节腔注射羟考酮2ml(3mg)联合0.25%罗哌卡因18ml(OR组)、地塞米松2ml(5mg)联合0.25%罗哌卡因18ml(DR组)和生理盐水2ml联合0.25%罗哌卡因18ml(sR组)。于术后4、8、12、24、36h时分别观察静息VAS及运动VAS评分,记录术后镇痛药使用情况、不良反应及患者镇痛满意度。结果与SR组相比,OR组和DR组术后各时点静息VAS和运动VAS评分明显降低、Ramsav评分明显升高、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和患者镇痛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与DR组相比,OR组术后各时点静息VAS和运动VAS评分及Ramsay评分明显降低、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降低和患者镇痛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SR组恶心呕吐发生较多(P〈0.05),而OR组与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羟考酮联合罗哌卡因关节腔内注射用于膝关节镜术后镇痛,镇痛效果确切、持久和患者满意度高且不良反应较少。 汪涛 周巧林 陶凤禹 叶志虎 刘秀 严志勇关键词:羟考酮 酰胺类 关节内 膝关节 关节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