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刚绍鹏

作品数:28 被引量:145H指数:8
供职机构:贵州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体外循环
  • 12篇外循环
  • 8篇心脏
  • 7篇置换术
  • 7篇七氟醚
  • 6篇术后
  • 6篇瓣膜
  • 6篇瓣膜置换
  • 6篇瓣膜置换术
  • 6篇瓣膜置换术患...
  • 5篇心肺
  • 5篇心肺转流
  • 5篇心肺转流术
  • 5篇心脏瓣膜
  • 5篇心脏瓣膜置换
  • 5篇心脏瓣膜置换...
  • 5篇心脏瓣膜置换...
  • 5篇血管
  • 5篇手术
  • 5篇转流

机构

  • 20篇贵州省人民医...
  • 10篇贵州医科大学
  • 3篇贵阳医学院
  • 1篇贵州省安顺市...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作者

  • 24篇刚绍鹏
  • 14篇方开云
  • 9篇陈静
  • 8篇邓云坤
  • 6篇安邦权
  • 6篇何祥
  • 5篇韦方
  • 4篇马熠
  • 4篇文静
  • 4篇舒义竹
  • 4篇刘秀伦
  • 3篇蓝萍
  • 3篇李红
  • 2篇张大国
  • 2篇杨先腾
  • 2篇向道康
  • 2篇田晓滨
  • 2篇李永念
  • 2篇王志杰
  • 1篇邓奇

传媒

  • 8篇中华麻醉学杂...
  • 3篇贵州医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华老年骨科...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温体外循环心脑肺损伤及银杏叶提取物保护作用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
邓云坤韦方张大国安邦权邓奇刘秀伦李世梅陈静刚绍鹏
1.已经治疗300余例(包括已经报道的85例,2002年至今200余例),术后低心排的发生率下降50%,按每例因为减少并发症而降低医疗费用约2000元,则可节省医疗费用约60万元,更重要的是减轻了病人的痛苦。现在课题组医...
关键词: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中药
电针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 评价电针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择期拟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4例,性别不限,年龄18~55岁,体重指数18~25 kg/m^2,ASA分级Ⅲ级,NYH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2):对照组(C组)和电针组(EA组).EA组于诱导前20 min开始至术毕采用电针刺激双侧内关穴、郄门穴、神门穴和百会穴,频率为2 Hz的疏密波,电流1.0~ 1.2 mA.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采用静吸复合维持麻醉.于术前1d、术后1和3d时记录恢复质量(QoR-9)评分和MMSE评分.观察术后3d内恶心呕吐、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补救镇痛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记录术中舒芬太尼的用量、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与C组比较,EA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减少,术后1和3d时QoR-9评分较高,术后3d内恶心呕吐、POCD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第1次肛门排气时间、第1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结论 电针可促进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术后转归.
肖红章放香余相地吴大庆张笃文刚绍鹏曾德壳
关键词:电刺激疗法心肺转流术预后
银杏叶提取物对心脏围手术期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心停跳液对围手术期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例心脏手术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10例)常规建立体外循环(CPB),阻断升主动脉后经主动脉根部顺灌4℃ St Thomas′停搏液(15mL/kg);银杏叶组(10例):在4℃ St Thomas′停搏液中加入金纳多(0.5mg/kg),余同对照组。麻醉诱导前后、主动脉插管后转机前、主动脉阻断0.5h、主动脉开放0.5h、术毕即刻、术后6h、术后24h分别取桡动脉血2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VEGF浓度。结果对照组VEGF浓度在主动脉阻断0.5h开始上升,术后6h达到高峰(P<0.01);银杏叶组在主动脉阻断0.5h时已达高峰(P<0.01),主动脉开放0.5h时开始下降。结论金纳多可诱导VEGF生成,这可能是其心肌保护的机制之一。
邓云坤韦方安邦权刚绍鹏陈静吴大庆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体外循环
尼可地尔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浓度检测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评价尼可地尔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年龄18~64岁,ASA分级Ⅱ-Ⅳ级,NYHA心功能分级Ⅱ或Ⅲ级,BMI 18~25 kg/m2,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常规组和尼可地尔组。尼可地尔组于麻醉诱导后静脉输注尼可地尔10~60μg·kg^-1·h^-1至术毕。2组维持平均动脉压60~80 mmHg。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术后6、12、24、48和72 h(T1-5)、出院(T6)时采集静脉血样,测定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记录术前及术后心肌缺血事件或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记录术中心脏复跳时除颤情况、自动复跳情况、复跳时用药情况和复跳后心脏节律;记录术中及术后心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情况。记录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尼可地尔组T5和T6时血清NT-proBNP浓度降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缩短,术中去甲肾上腺素及术后多巴酚丁胺使用量减少(P<0.05),术后心肌缺血事件或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术中心脏复跳时除颤率、自动复跳率、复跳后心脏节律、复跳时用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静脉输注尼可地尔可改善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功能,有助于改善短期预后。
冯典方开云高敏刚绍鹏何祥蒋玲刘秀伦向道康
关键词:尼可地尔心肺转流术心脏瓣膜假体植入心脏功能试验
6%羟乙基淀粉(贺斯)预充液对体外循环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探讨贺斯体外循环(CPB)预充液对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内直视手术40例,据预充液.的不同随机均分两组,即贺斯组(试验组)和全血组(对照组)。分 别于转流前、转流30分钟、转流结束、停机后6小时、术后第1天清晨取血及尿标本,测血中循环内皮 细胞(CEC)、内毒素、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尿微量白蛋 白(U-Mal)的浓度。结果(1)CEC:两组转流30分钟、转流结束及停机后6小时明显增高(P<0.05), 停机后6小时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内毒素:两组转流开始后均显著升高(P< 0.01),术后第1天清晨,试验组恢复至转流前水平,对照组仍维持在较高水平(P<0.01);两组同期 比较,转流结束、停机后6小时、术后第1天清晨,对照组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3)sICAM-1: 对照组停机后6小时及术后第1天清晨明显升高(P<0.05),试验组在停机后6小时升高幅度明显低 于对照组(P<0.05)。(4)TNF-α:在转流结束时对照组明显高于转流前及试验组同期(P<0.05)。 (5)U-Mal:两组停机后6小时升高(P<0.05),试验组升高的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CPB中贺斯预充液对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通透性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邓云坤安邦权李红陈静刚绍鹏舒义竹蓝萍
关键词:体外循环循环内皮细胞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心停跳液对人心肌细胞bcl-2和bcl-xL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简称金纳多)对体外循环人心肌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 xL表达的影响。方法择期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在灌注St Thomas'停搏液(4℃)中加入金纳多(0.5 mg/kg),心脏完全停跳后开始心内手术;对照组单纯灌注St Thomas'停搏液(4℃)。在手术结束开放升主动脉前取心肌组织,采用RT-PCR技术在凝胶电泳成像基础上半定量检测bcl- 2和bcl-xL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治疗组bcl-2和bcl-xL基因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金纳多可促进人心肌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和bcl-xL的表达。
邓云坤韦方李永念陈静刚绍鹏
关键词:BCL-2基因表达
右美托咪定和七氟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和七氟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全麻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心脏病患者6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Ⅲ~Ⅳ级,随机的分为右美托咪定组和七氟醚组;右美托定组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至术毕,七氟醚组全程持续吸入七氟醚,麻醉维持均使用七氟醚、舒芬太尼以及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深度,将熵指数控制在40~60;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第3和第7天使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 CA)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患者认知功能状态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体外循环(CPB)时间、阻断升主动脉时间、手术时间以及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1天、术后第3及7天的Mo CA及MMSE量表得分分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和第7天分别与术前1天相比,Mo CA得分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和第7天分别与术前1天相比,MMSE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效果与七氟醚相当,能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下降情况,Mo CA评价术后认知功能改变的敏感性优于MMSE。
王志杰刚绍鹏方开云
关键词:七氟醚体外循环认知功能障碍
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输血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目的分析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输血的影响因素,筛选适用于临床术前评估患者输血的风险指标,为患者提供精细化输血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11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心外科住院成人患者1 283例,其中有721例成人患者在CPB下行心脏瓣膜手术,性别不限,年龄18—72岁。以体外循环(CPB)结束时点为截点进行分组:CPB时段输血组(整个CPB过程中接受异体输血治疗)和CPB后时段输血组(在CPB结束至出院期间接受异体输血治疗)。采用组间单因素分析P28 Kg/m2)(P〈0.01)、术前合并房颤房扑(P〈0.01)、双瓣(P〈0.01)、三瓣(P〈0.05)、NYHAⅣ级(P〈0.01)、术前贫血(P〈0.01)、糖尿病(P〈0.05)是CPB时段输血的影响因素;年龄(P〈0.01)、BMI(P〈0.01)、术前贫血(P〈0.01)、手术时间(P〈0.01)、术中失血量(P〈0.01)是CPB后时段输血的影响因素。结论女性、高龄、低BMI、术前未合并房颤房扑、2个以上心脏瓣膜置换术、术前贫血、NYHAⅣ级、糖尿病是CPB时段接受输血治疗的风险因素;高龄、低BMI、术前贫血、长时间手术、大量术中失血是CPB后时段接受输血治疗风险因素。
李兰芳方开云何祥刚绍鹏彭林马熠蒋玲朱焱
关键词:输血心肺转流术心脏瓣膜置换术
七氟醚对大鼠海马神经元α7乙酰胆碱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评价七氟醚对大鼠海马神经元d7烟碱型乙胆碱受体(α7nAChR)表达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成年sD大鼠48只,体重210~280g,3—4月龄,雌雄不拘,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对照组(C组)和1%、3%和5%七氟醚组(S1组、S2组和S3组),S1组、S2组和S3组分别吸入相应浓度七氟醚1h。分别于麻醉后1和7d时行水迷宫实验,评价认知功能。分别于水迷宫实验结束后处死6只大鼠取海马,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α7nAChR表达,ELISA法检测TNF—α和IL-1的含量。结果与C组比较,S1组麻醉后1和7d时穿越平台次数减少,S2组和S3组麻醉后1和7d时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原平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比率和原平台所在象限游泳路程比率降低,S1组、S2组和S3组麻醉后1和7d时海马TNF—α和IL-1的含量升高,海马α7nAChRs表达下调(P〈0.05);与S1组比较,S2组和S3组麻醉后1和7d时海马α7nAChRs表达下调(P〈0.05);与S2组比较,S3组麻醉后1d时海马α7nAChRs表达下调(P〈0.05)。S1组、S2组和S3组间水迷宫实验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诱发海马炎症反应的机制与下调海马神经元α7nAChR表达有关。
任益民洪慧侃刚绍鹏马熠方开云
关键词:麻醉药受体胆碱能海马神经元
心脏病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的围手术期相关因素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PWHD)患者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的围手术期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3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行剖宫产术的PWHD患者306例,其中未行心脏病矫治术患者203例(未矫治组),同期已行心脏病矫治术患者103例(矫治组)。记录患者术前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药物使用,术中麻醉方式、手术时间、液体量和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相关参数。分别采用单因素、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影响PWHD患者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的因素。结果(1)未矫治组的中位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为6 d(5~8 d)。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38个参数对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具有显著影响(P均<0.05),其中,术前15个、术中13个、术后10个。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5个参数是未矫治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风险因素,其中术前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者较未合并者延长3 d[分别为7 d(5~8 d)和4 d(4~5 d),β=0.195,P=0.001],术前血清肌酐值高于正常值者较正常值范围者延长3 d[分别为7 d(5~13 d)和4 d(4~5 d),β=0.145,P=0.015],采用全身麻醉者较椎管内麻醉者延长2 d[分别为6 d(4~8 d)和4 d(4~5 d),β=0.154,P=0.007],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者较未发生者延长4 d[分别为8 d(5~15 d)和4 d(4~5 d),β=0.269,P<0.01],术后入住ICU者较未入住者延长2 d[分别为6 d(5~8 d)和4 d(4~5 d),β=0.268,P<0.01]。(2)矫治组的中位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为4 d(4~5 d)。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8个参数对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具有显著影响(P均<0.05),其中,术前3个、术中5个。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个参数是矫治组产妇剖宫产术后住院时间延长的独立风险因素,分别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麻醉分级(β=0.198,P=0.028)和术中出血量(β=0.285,P=0.003)。结论术前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术前血清肌酐值升高、行全身麻醉、术后发生肺部
彭晶方开云王政铧刚绍鹏秦晨光何福娟上乃莹宋鸿碧朱焱
关键词:心脏病剖宫产术住院时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