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艳玲

作品数:19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4篇栽培
  • 4篇菌种
  • 3篇异黄酮
  • 3篇苷元
  • 3篇微生物
  • 3篇微生物酶
  • 3篇黄酮
  • 3篇大豆异黄酮
  • 2篇袋栽
  • 2篇地栽
  • 2篇地栽香菇
  • 2篇杏鲍菇
  • 2篇血脂
  • 2篇异黄酮苷元
  • 2篇育性
  • 2篇栽培方法
  • 2篇栽培料
  • 2篇生物利用率
  • 2篇生物学转化率
  • 2篇培养基

机构

  • 19篇辽宁省微生物...
  • 3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作者

  • 19篇刘艳玲
  • 14篇李剑梅
  • 13篇李莉
  • 7篇王艳华
  • 6篇郭玲玲
  • 5篇宗玉丽
  • 4篇桓明辉
  • 4篇朱万芹
  • 4篇徐国华
  • 4篇赖耕
  • 3篇吴红艳
  • 3篇王振丽
  • 3篇陈飞
  • 3篇盖晓宇
  • 2篇孟宪志
  • 2篇朱万琴
  • 2篇修翠娟
  • 2篇李莹
  • 1篇梁国栋
  • 1篇杨若松

传媒

  • 4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食用菌
  • 1篇中医药学刊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2008年中...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康脂口服液研究与开发
孟宪志李莉刘艳玲杨若松盖晓宇柳春李剑梅宗玉丽吴红艳张爱玲陈飞桓明辉
该课题以地龙为主要原料,采用生物技术,对活体地龙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获得含有活性蛋白成分及其它营养成分的口服液制剂,用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降血脂、降血粘及调整血液循环系统等。本品配方科学合理。地龙不仅个有舒筋活血、通络、...
关键词:
关键词:降血脂口服液
朱红栓菌的人工栽培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朱红栓菌人工栽培方法,包括朱红栓菌菌种分离选育、原种制备及人工栽培方法。本发明用含有适合野生朱红栓菌生长繁殖的木屑等培养基筛选朱红栓菌菌种,选取菌盖前沿呈橘红色的生长先端进行组织分离培养,保证筛选的菌种性状...
王艳华徐国华刘艳玲李莉李剑梅朱万琴赖耕盖晓宇郭玲玲修翠娟
文献传递
卫星灵芝2号摇瓶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
2010年
以菌丝体生物量及发酵培养性状为主要指标,对卫星灵芝2号菌株种子摇瓶发酵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宜的配方为玉米面1.5%,麦芽糖1%,酵母膏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VB1 1片/L,pH 6.0;摇床转数180 r/min,培养温度29℃,培养终止时间为5-6 d,此时发酵液菌丝体干重可达1.3 g/100 mL。
王建福李莉李剑梅刘艳玲郭玲玲
关键词:生物量
北虫草分生孢子产孢特性与其可育性关系的研究
北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 (L.) Link.)也称蛹虫草,是药食两用真菌.本文采用组织分离法及多孢分离法抽取45株实验菌株,通过玻片培养及育性实验对其分生孢子产孢结构特性及与其可育性关系进行研究,...
李剑梅郭玲玲刘艳玲王艳华
朱红栓菌的人工栽培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朱红栓菌人工栽培方法,包括朱红栓菌菌种分离选育、原种制备及人工栽培方法。本发明用含有适合野生朱红栓菌生长繁殖的木屑等培养基筛选朱红栓菌菌种,选取菌盖前沿呈橘红色的生长先端进行组织分离培养,保证筛选的菌种性状...
王艳华徐国华刘艳玲李莉李剑梅朱万琴赖耕盖晓宇郭玲玲修翠娟
文献传递
大豆异黄酮糖苷微生物酶转化条件的研究
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天然活性物质,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和防止骨质疏松等生理功能。它主要以结合型糖苷(glucoSides)的型式存在,其中游离...
李剑梅李莉刘艳玲宗玉丽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糖苷微生物酶染料木素
文献传递
破壁灵芝孢子粉的质量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研究和探讨破壁灵芝孢子粉的质量标准,利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和主要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初步掌握破壁孢子粉质量特性。薄层色谱鉴别可见清晰荧光斑点,其醇溶液加入硫酸后可见棕色环。总灰分测定显示:采自岫岩灵芝孢子粉和山东一等孢子粉灰分较低,山东三等孢子粉灰分含量较高。不同来源的样品总三萜类含量各不相同,高者达2.24%,低者1.26%。综合各项检测结果,初步确定了破壁灵芝孢子粉质量评价指标,方法稳定,可操作性强。
刘艳玲朱万芹李鑫桓明辉
蚯蚓溶栓酶基因的克隆及非融合性表达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克隆和表达我国特有的双胸蚓属蚯蚓 (Lumbricusbimastus)体内一种具有纤溶活性的蛋白质。方法 通过蛋白质N 末端测序、引物设计及合成、RT PCR得其对应的cDNA ,随后构建了 pBV2 2 0 P3 0 重组质粒 ,在大肠杆菌DH5α中进行非融合性表达 ,再经亲和色谱柱纯化复性 ,得到重组蚯蚓溶栓酶蛋白。结果 克隆cDNA全长 888bp ,编码含 2 4 2个氨基酸的成熟肽 ,SDS PAGE电泳显示分子量在 30× 10 3 左右 ,因此将其命名为P3 0 ,经活性测定 ,具有纤溶活性。结论 P3 0 为首次发现的新基因 ,在国际基因库的输入号为GenebankAF 10 96 4 8,并获得国家专利 ,专利号为 9810 2 2 5 7.X。
陈飞李莉孟宪志梁国栋刘艳玲吴红艳
关键词:基因克隆
咽康片主要原料体外抑菌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了解和掌握咽康片中主要原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抑菌情况。方法采用混溶抑菌法观察咽康片主要原料混合物和原料金银花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抑制效果;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金银花对两种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咽康片混合物及其原料金银花、薄荷脑对肺炎克雷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薄荷脑最强,金银花次之;金银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7.2%与5.4%。结论咽康片混合物及其主要原料均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抑菌作用。
赵洁刘艳玲韩冰田浩郭玲玲
关键词:金银花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作用
基于ITS序列分析对杏鲍菇菌种的鉴定被引量:14
2014年
采用拮抗实验和ITS序列分析结合的方法,对供试的20株菌株进行了分析。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种的ITS序列长度为624 bp,与GenBank数据库中杏鲍菇菌种的ITS序列相似度为99%以上,在种的水平上证明供试菌种为杏鲍菇,同时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将供试菌种聚在了4个类群。
李莹李莉刘艳玲李剑梅王艳华
关键词:杏鲍菇ITS序列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