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昆元

作品数:30 被引量:138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理学
  • 9篇化学工程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篇汽液平衡
  • 5篇相平衡
  • 5篇废水
  • 4篇油脂
  • 4篇油脂废水
  • 4篇模拟计算
  • 4篇甲醇
  • 4篇降解
  • 3篇驱油
  • 3篇烷基苯
  • 3篇污泥
  • 3篇活性污泥
  • 3篇加氢
  • 3篇反相
  • 3篇反相悬浮
  • 3篇丙醇
  • 3篇丙酮
  • 3篇丙烯
  • 3篇丙烯酸
  • 3篇丙烯酸钠

机构

  • 23篇北京化工大学
  • 5篇中国食品发酵...
  • 2篇化工公司

作者

  • 27篇刘昆元
  • 5篇王璋
  • 5篇胡玉洁
  • 5篇郭兴要
  • 5篇刘妮妮
  • 4篇金彰礼
  • 4篇赵传钧
  • 3篇赵秀红
  • 3篇季江宁
  • 3篇韩淑珍
  • 2篇高步良
  • 2篇于在群
  • 2篇赵杰
  • 2篇卢焕章
  • 1篇杨勇
  • 1篇于恩平
  • 1篇杨凤艳
  • 1篇张忠兴
  • 1篇赵春凤
  • 1篇汪文川

传媒

  • 7篇化学工程
  • 5篇北京化工大学...
  • 3篇中国油脂
  • 2篇化工学报
  • 2篇石油化工设计
  • 2篇石油化工
  • 1篇油田化学
  • 1篇工业水处理
  • 1篇环境污染治理...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北京化工学院...
  • 1篇化工冶金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7
  • 1篇1995
  • 3篇1992
  • 1篇1991
  • 3篇1990
  • 3篇198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合成氨装置甲醇洗净化工艺模拟计算的研究(Ⅲ)
1992年
(1) 用国外设计数据计算4115C1塔(见本刊1992年第5期) (2) 用工厂生产实际数据计算4115C1塔 本文同时对某化肥厂生产工况数据进行了计算。工厂的4115C1塔的板数与设计情况略有不同,即工厂4115C1塔的下段增加了9块板。这样工厂4115C1塔上下段均为48块板,共96块板。而上段的中间换热器位置与原设计相同。工厂的4115C1结构简图除塔板数与图6不同外,其它一致。
刘昆元吕燕于卉卢焕章金彰礼
关键词:合成氨装置甲醇法净化工艺模拟计算
碳三催化精馏加氢实验及模拟计算被引量:2
2001年
在碳三催化加氢(丙炔、丙二烯加氢成丙烯)的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碳三催化精馏加氢实验,并应用碳三催化精馏塔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赵秀红季江宁刘昆元于在群高步良
关键词:乙烯催化精馏催化加氢模拟计算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乙醇-水体系固液相平衡被引量:7
2002年
The solubilities of SDBS in ethanol-water and in ethanol-NaOH aqueous mixed solvent were measured at 298.15?K to 318.15?K.The experimental data showed that solubility of SDBS increased with rising temperature and the effect of NaOH on the solubility of SDBS was little. A thermodynamic solubility model of the electrolyte in the mixed solvent was proposed.The solubility of SDBS in the ethanol-water (or NaOH aqueous) or in the isopropanol-water (or NaOH aqueous) at 298.15?K to 318.15?K was calculated with the solubility equation deduced from this model.The agreement between calculated values and experimental data was good.
赵杰刘昆元赵传钧
关键词: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表面活性剂混合溶剂乙醇固液相平衡化学驱油
合成氨装置甲醇洗净化工艺模拟计算的研究(Ⅱ)
1992年
(1) 用国外设计数据计算4115C1塔(见本刊1992年第5期) (2) 用工厂生产实际数据计算4115C1塔 本文同时对某化肥厂生产工况数据进行了计算。工厂的4115C1塔的板数与设计情况略有不同,即工厂4115C1塔的下段增加了9块板。这样工厂4115C1塔上下段均为48块板,共96块板。而上段的中间换热器位置与原设计相同。工厂的4115C1结构简图除塔板数与图6不同外,其它一致。对应于设计,计算中理论板采用30块,上段第11、14块板引出液体冷却,
卢焕章刘昆元金彰礼于卉吕燕
关键词:合成氨生产甲醇
全文增补中
快速降解高含油废水菌种的性能研究被引量:14
2003年
以食用油作为惟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 ,在对快速降解高含油废水的菌株假单胞杆菌WZFF .G 35 0进行各种生长条件优化实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测试了该菌种的活菌数、脂肪酶活、浊度、残油量、COD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 ,在初始油脂含量为 2 %、COD为 4 0 0 0 0mg/L左右的高含油废水中 ,该菌株生长旺盛 ,繁殖力强 ,可以高负荷下持续运转 ,产生大量的生物表面活性物质 ,促进油脂迅速形成均质乳化状态 ,同时合成分泌高活性脂肪酶 ,快速降解油脂 ,COD和油的去除率均在
刘妮妮郭兴要胡玉洁杨鹏刘昆元王璋
关键词:废水处理微生物处理
碳三液相催化加氢动力学研究被引量:6
2002年
叙述了碳三液相催化加氯动力学实验研究情况;考察了空速、氢炔比和温度等操作条件对MAPD(丙炔、丙二烯)转化率和碳三加氢选择性的影响;并对碳三加氢反应也进行了动力学探索研究,提出了加氢生成丙烯和丙烯加氢生成丙烷的宏观动力学模型。
季江宁刘昆元赵秀红于在群高步良
关键词:催化加氢动力学空速温度
丙酮-正丙醇体系汽液平衡的研究
1989年
本文用改进的Dvorak—Boublik汽液平衡釜,测定了丙酮-正丙醇二元体系在30℃、35℃和40℃的三组怛温数据,还测定了在760mmHg压力下的一组恒压数据。上述数据用三参数RK方程、二参数Wilson方程和UNIQUAC方程进行关联,关联结果与所测定的平衡数据进行对比,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胡爱宝刘昆元金彰礼
关键词:丙酮正丙醇汽液平衡
SBR降解处理高浓度工业油脂加工废水的微生物学分析
2005年
小试研究了采用规模为12L的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生物反应器处理高浓度工业油脂废水,并分析了油脂废水降解过程中污泥体积指数、容积负荷、污泥负荷等的微生物学特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h,控制适当污泥浓度时,出水稳定,水质良好,COD<100mg/L、油脂<30mg/L、SS<100mg/L,且无色、无味,符合油脂行业颁布的废水水质标准。
刘妮妮郭兴要王璋胡玉洁刘昆元
关键词:油脂废水间歇式活性污泥法污泥负荷
Peng-Robinson状态方程计算合氢系统汽液平衡——超临界气体的参数处理被引量:12
1989年
本文修正了Peng-Robinson 状态方程,使之适用于氢烃二元系统的汽-液平衡计算.对超临界气体氢引入了新的、随温度而变的a表达式和协体积项b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计算了19个二元系统,结果表明本研究较前人为优.尤其是对氢-重烃(C_6-C_(16)),亦优于Mathias修正的Redlich-Kwong-Soave状态方程和Chao等人最近提出的立方型转子链状态方程(CCOR状态方程).修正后的a表达式除改进了汽液平衡结果,还可准确地推算氢气的P-V-T关系和第二维里系数.本研究推荐的方法可用于实际工程计算.
刘昆元汪文川
关键词:汽液平衡
反相悬浮法合成超高分子量AM/AA/AMPS及盐的共聚物被引量:10
2003年
以丙烯酰胺 (AM)、丙烯酸 (AA)和 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磺酸 (AMPS)为单体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超高分子量的AM/AA/AMPS及盐的共聚物。本实验固定丙烯酰胺的加入量 ,研究了中和度、2 丙烯酰胺 2 甲基丙磺酸和丙烯酸用量 ,引发剂浓度、抗交联剂及其他助剂对合成共聚物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本实验的中和度为 70 %比较适宜。在此中和度下 ,AMPS的适宜用量范围为AM的 7 5 %~ 16 2 5 % ;AA的适宜用量范围 4 4 %~5 5 % ;(NH4) 2 S2 O8的适宜用量范围为AM/AA/AMPS总量的 0 0 7%~ 0 12 % ;分子量随CO(NH2 ) 2 的增加而明显升高 ;甲基丙烯酸N ,N 二甲氨基乙酯 (DMAEMA)的适宜用量范围为 0 0 6 %~ 0 10 % ;使用抗交联剂可以解决产品交联造成的难溶问题 ,但加入量不宜过多 ,否则分子量会下降 ;分子量调节剂醋酸钠的用量在 1 2 4 %~ 1 5 4 %范围内可以使产品的分子量达最佳值。本实验可以得到分子量达 1 9× 10 7的AM/AA/AMPS及盐的共聚产物。
杨凤艳刘昆元韩淑珍
关键词:超高分子量共聚物丙烯酰胺丙烯酸钠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