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春海
- 作品数:17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水珠江规划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建筑科学矿业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赣江石虎塘航电枢纽布置及建筑物优化被引量:2
- 2014年
- 低水头航电枢纽的经济效益与枢纽布置、建筑物选型、优化等密切相关,而这些因素又决定了施工导流布置及影响到施工期通航,通过对石虎塘航电枢纽布置及建筑物的选型优化,为同类工程的设计布置提供经验参考。
- 凌春海
- 关键词:航电枢纽水电站低水头枢纽布置
- 红花水电站枢纽布置和建筑物优化设计被引量:5
- 2007年
- 低水头河床式电站的经济效益与枢纽布置、建筑物选型、优化等密切相关,而这些因素又影响到施工导流和施工期通航,总结红花水电站的设计实践经验,为同类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 凌春海
- 关键词:水电站河床式低水头枢纽布置气蚀空化
- 高温干燥地区碾压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 针对南沙水电站高温干燥地区的特点,通过采用三维混凝土温度场和徐变应力场非稳定场问题求解的有限元法数值仿真计算,预测了南沙碾压混凝土结构可能的开裂部位和开裂时间,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指标和防裂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卢治文凌春海
-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高温干燥仿真计算
- 红河南沙水电站底孔孔口应力分析与结构设计被引量:1
- 2010年
- 南沙水电站底孔坝段共设置2孔5 m×8 m的大孔口泄洪冲沙泄水道,正常作用水头高39 m。有压进口段孔洞多,结构受力复杂,为此通过三维有限元计算方法,对底孔结构进行了应力分析及配筋设计,结合过流面抗冲磨混凝土的设计,取消了底孔有压段钢衬,节约了投资加快了施工进度。经实践检验,对于中等水头、多泥沙河流,泄流流速小于25 m/s的有压底孔取消钢衬是完全可行的。
- 王盟凌春海陈共建
- 关键词:底孔泄水道大孔口应力分析钢衬
- 高性能抗冲耐磨混凝土在南沙水电站的应用
- 南沙水电站工程泄洪建筑物采用坝身表孔和泄洪底孔,流速高、含沙量较大的水流从坝体通过,对泄流面的混凝土提出了抗裂和抗冲耐磨等要求。采用聚羧酸超塑化剂配制低胶材高强卵石混凝土,并对聚丙稀纤维、硅粉、粉煤灰、骨料和混凝土强度等...
- 凌春海卢治文
- 关键词:抗冲耐磨混凝土聚丙烯纤维硅粉粉煤灰抗裂
- 高温干燥地区碾压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5
- 2014年
- 针对南沙水电站高温干燥地区的特点,通过采用三维混凝土温度场和徐变应力场非稳定场问题求解的有限元法数值仿真计算,预测了南沙碾压混凝土结构可能的开裂部位和开裂时间,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指标和防裂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 凌春海
-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高温干燥仿真计算
- 官帽舟沥青混凝土心墙混合坝应力变形分析被引量:10
- 2008年
- 根据四川官帽舟水电站工程实况,建立了沥青混凝土心墙混合坝的三维非线性静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对大坝填筑和水库蓄水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研究了坝体和沥青混凝土心墙在竣工期和蓄水期的应力变形特性。考虑实际施工影响,分析了坝体材料参数的敏感性。计算分析表明,符合100 m级堆石坝竣工期的沉降规律,坝体填料和心墙材料强度满足要求。
- 崔娟沈振中凌春海
- 关键词:应力
- 红河南沙水电站枢纽布置研究
- 2010年
- 南沙水电站是红河干流上开发的第一个水电站,根据工程特点和坝址区地形地质条件,进行了当地材料坝和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坝型比选,并优化泄洪排沙建筑物与电站厂房布置关系,经过充分的技术经济分析和综合比选,最终确定较为经济合理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型,坝后厂房的枢纽布置方案。
- 王盟凌春海
- 关键词:枢纽布置坝型
- 高性能抗冲耐磨混凝土在南沙水电站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南沙水电站工程泄洪建筑物采用坝身表孔和泄洪底孔,流速高、含沙量较大的水流从坝体通过,对泄流面的混凝土提出了抗裂和抗冲耐磨等要求。采用聚羧酸超塑化剂配制低胶材高强卵石混凝土,并对聚丙稀纤维、硅粉、粉煤灰、骨料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因素对混凝土抗冲击性能、抗冲磨性能和抗裂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最后选择适合工程需要的抗冲耐磨混凝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 凌春海
- 关键词:抗冲耐磨混凝土聚丙烯纤维硅粉粉煤灰抗裂
- 马堵山重力坝动力响应分析及安全评价被引量:10
- 2010年
- 根据马堵山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工程地质条件,选择典型坝段建立坝体和坝基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反应谱法计算分析了该坝的动力响应,研究了该坝的位移、应力和地震加速度的响应及其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坝体位移和应力在地震作用加载后的变化情况。计算结果表明,在设计地震作用下,坝体的最大动位移为7.59 mm,发生在坝体顶部;坝体的最大动应力为1.8 MPa,出现在坝踵部位;最大动加速度为1.466 m/s2,发生在坝体顶部。该坝在设计地震作用下强度满足要求。
- 甘磊沈振中凌春海张健梁
-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动力响应分析安全评价坝体位移地震加速度反应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