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雪晶
- 作品数:23 被引量:118H指数:6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孕前及孕期体重与产科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 路春梅范春燕侯雪晶孙燕
- 课题研究按孕前体质指数分消瘦组、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并根据孕期增重的幅度分不同组别后,了解孕妇不同孕前体重、产前体重及孕期体重变化与产科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显示孕前及孕期体重超重容易升高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同...
- 关键词:
- 关键词:产科并发症胎儿发育临床保健
- 妊娠期糖尿病与肥胖症、炎症因子、25-(OH)D_3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被引量:35
- 2016年
- 目的通过检测肥胖症孕妇及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符合肥胖诊断标准的孕妇70例,其中糖耐量正常者40例(肥胖组),糖耐量异常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0例(病例组);正常对照组40例(对照组)。测定三组空腹血糖(FPG)、体质指数(BMI)、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脂(TC)、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25-(OH)D3、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比较hs-CRP与25-(OH)D3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关系。结果 FINS、甘油三酯、HOMA-IR、hs-CRP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按对照组,肥胖症,病例组的顺序呈增高趋势(P<0.05),25-(OH)D3三组比较有差异,呈递减趋势(P<0.05)。对照组与肥胖组的FBG、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均有差异,且都低于病例组(P<0.05);肥胖症与病例组的BMI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OMA-IR与25–(OH)D3相关性最强;HOMA-IR与25-(OH)D3呈负相关,与hs-CRP呈正相关(P<0.05)。结论孕妇体内高敏C反应蛋白及25羟维生素D3与妊娠期糖尿病有明显相关性,且两者都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影响因素。
- 侯雪晶孙燕陈秀英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高敏C反应蛋白肥胖症胰岛素抵抗
- 维生素D对改善妊娠期糖尿病炎症因子影响的研究
- 侯雪晶郭力魁路春梅孙燕马涛史文宗
- 该研究结合秦皇岛地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情况,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体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指数相关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补充维生素D后体内炎症因子...
- 关键词: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维生素D胰岛素抵抗治疗
- 妊娠特有疾病继发眼底病变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观察妊娠特有疾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妊娠期糖尿病(GDM)继发眼底病变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PIH、GDM 239例,因眼部症状经眼科会诊,彩色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的临床资料。其中PIH 126例,252只眼;GDM 113例,226只眼。全部病例均行双眼常规,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结果全部病例均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视力0.01~0.8,平均0.5。彩色眼底照相、OCT发现不同程度眼底病变。PIH 126例,252只眼眼底病变中一级64例,128只眼,占50.79%。二、三级62例,124只眼,占49.21%。OCT发现视网膜出血、渗出68只眼,占26.98%。神经上皮脱离172只眼,占68.25%。椭圆体层消失202只眼,占80.15%。视盘水肿82只眼,占32.54%;GDM 113例,226只眼眼底病变中Ⅰ期32例,64只眼,占28.32%。Ⅱ期61例,122只眼,占53.98%。Ⅲ、Ⅳ期20例,40只眼,占17.70%。OCT发现视网膜出血、渗出202只眼,占89.38%。弥漫黄斑水肿、囊样水肿200只眼,占88.49%。结论 PIH与GDM同为妊娠特有疾病,均可导致孕妇眼底病变而影响视功能。PIH椭圆体层受损严重。GDM黄斑水肿普遍存在。PIH的三级,GDM的Ⅲ、Ⅳ期,对视功能损害较严重。因此,PIH与GDM眼底病变的筛查工作,应引起产科与眼科医师的足够重视,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视功能永久性损害。
- 陈秀英单志明任凤杰王伟杨旭侯雪晶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眼底病变
- 子痫前期与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rs4680位点Val158Met(G→A转换)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关联。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80例正常妊娠妇女(对照组)及70例子痫前期患者(病例组)的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结果:COMT基因Val158Met多态位点G、A等位基因在两组的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MT GG、GA、AA基因型分布频率,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MT基因Val158Met(G→A转换)多态位点可能与子痫前期的发病无关。
- 孙燕侯雪晶呼海燕
- 关键词:子痫前期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基因突变
- 孕妇不同体重指数及体重增长对母儿及分娩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孕妇体质指数及孕期体重增加情况对母儿及分娩的影响。方法记录810例足月单胎初产妇的身高、体重和孕期体重增加情况,计算孕前体重指数、产前体质指数,观察不同体质指数组及孕期增重组妊娠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结果孕前超重或肥胖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巨大儿、产程阻滞及剖宫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孕前消瘦组和正常组(P<0.01)。产前BMI≥28 kg/m2时妊娠期并发症、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MI<28 kg/m2各组(P<0.05);BMI≥30 kg/m2时产程阻滞、剖宫产发生率显著增高。孕期体重增加≥15 kg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程阻滞、剖宫产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妊娠期糖尿病、巨大儿的发生率在增重超过20 kg的孕妇中明显升高(P<0.05或P<0.01)。随孕前、产前体质指数增大、孕期体重增加,新生儿体重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产前体质指数过高和孕期体重增长过多是妊娠期并发症、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因素。
- 路春梅孙燕侯雪晶
- 关键词:体质指数妊娠期并发症孕期增重
- 综合早孕期sFlt-1/PLGF比值、血常规、生化指标构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预测模型研究
- 2025年
- 目的通过综合早孕期sFlt-1/PLGF比值、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构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早期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12月于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116名孕妇临床资料,其中35例HDP孕妇作为HDP组,81例非HDP孕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实验室相关指标[sFlt-1/PLGF比值、血清铁蛋白(FER)和D-二聚体、血清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数(NEU)、淋巴细胞数(LYM)、单核细胞数(MONO)、血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素、肌酐含量、血糖(FPG)、TyG指数],结合10-折交叉验证,利用早孕期sFlt-1/PLGF比值、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构建HDP疾病预测模型。结果HDP组sFlt-1/PLGF、WBC、NEU、TG、TC、OGTT结果、D-二聚体及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YM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sFlt-1/PLGF、WBC、NEU及LYM建立的HDP疾病预测模型,其最大约登指数为0.834,相应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87.40%、0.826及85.70%。联合sFlt-1/PLGF、WBC、NEU、LYM、TG、TC、OGTT结果、D-二聚体及Hcy建立的HDP疾病预测模型,其最大约登指数为0.905,相应敏感度、特异度、AUC分别为91.70%、86.90%及0.925。结论综合早孕期sFlt-1/PLGF比值、血常规及生化指标成功构建了HDP早期预测模型,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助于医生在孕早期即对孕妇行风险评估,从而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HDP发生率和并发症风险。
- 侯雪晶刘陈齐俊巧裴梦然路春梅
- 关键词:早孕期血常规生化指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 维生素D_3对妊娠糖尿病炎性因子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应用维生素D3后,对体内炎性因子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GDM患者60例,随机等量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30例,观察组(基础治疗加维生素D3)3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维生素D31000 U/d,疗程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及胰岛素抵抗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sCR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3.80±1.60)mg/L vs(5.05±1.9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较对照组明显降低[(27.45±5.01)pg/ml vs(35.35±14.5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胰岛素抵抗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高的血维生素D3水平可能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妊娠期糖代谢。
- 侯雪晶路春梅
- 关键词:妊娠糖尿病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胰岛素抵抗
- 单胺氧化酶A(MAO-A)基因启动子30-bp重复序列多态性与重度子痫前期的关联分析
- 目的探讨单胺氧化酶A(MAO-A)基因启动子30-bp重复序列多态性在重度子痫前期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6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病例组)及70例正常孕妇(...
- 孙燕侯雪晶
- 关键词:重度子痫前期单胺氧化酶A基因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乳酸亚铁糖浆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疗效评估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观察乳酸亚铁糖浆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168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88)和对照组(n=80),观察组给予乳酸亚铁糖浆口服,对照组给予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水平的变化、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铁蛋白的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服乳酸亚铁糖浆的孕妇有6例发生轻微的胃肠道反应,而口服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的孕妇有16例发生明显的胃肠道反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亚铁糖浆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不仅疗效好,能有效缓解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而且乳酸亚铁糖浆较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是治疗缺铁性贫血安全有效的口服铁剂,临床上宜推广使用。
- 陈秀英侯雪晶杨旭张志利
-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