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梦霞
作品数:
32
被引量:64
H指数:5
供职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金洁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牧启田
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
陈菲菲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路莎莎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陈志妹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8篇
会议论文
12篇
期刊文章
2篇
学位论文
领域
30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8篇
细胞
18篇
白血
18篇
白血病
14篇
急性
11篇
髓系
11篇
急性髓系
10篇
基因
7篇
预后
7篇
髓系白血病
7篇
急性髓系白血...
7篇
初发
6篇
乙型
6篇
乙型肝炎
6篇
乙型肝炎病毒
6篇
弥漫
6篇
肝炎
6篇
肝炎病毒
6篇
白血病患者
6篇
病毒
6篇
病患
机构
25篇
浙江大学医学...
11篇
宁波大学
10篇
浙江大学
4篇
宁波市第一医...
4篇
浙江省宁波市...
1篇
河南中医药大...
1篇
河南中医学院...
1篇
安徽省黄山市...
作者
32篇
余梦霞
19篇
金洁
13篇
牧启田
9篇
陈菲菲
8篇
路莎莎
7篇
陈志妹
6篇
陆滢
6篇
楼基余
6篇
孟海涛
6篇
陈健
6篇
佟红艳
6篇
胡超
5篇
钱文斌
5篇
汪琼
3篇
李霞
3篇
马秋玲
3篇
麦文渊
3篇
黄健
3篇
朱志娟
3篇
王焕萍
传媒
7篇
中华血液学杂...
4篇
中华医学遗传...
4篇
中华医学会第...
1篇
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4篇
2017
1篇
2016
4篇
2015
6篇
2014
5篇
2013
12篇
2012
共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BCL2L12基因在初发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索BCL2L12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实时定量PCR检测134例初发AMI。患者白血病细胞中BCL2L12基因的表达水平,收集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34例初发AML患者和49名正常对照中均检测到BCL2L12基因的表达。初发AMI。患者表达中位数为0.1029(0.0119~26.4090),显著低于正常对照[中位数0.2677(0.0173~1.2858),P%0.01]。BCL2L12基因低表达者FLT3-ITD的突变率(27%)高于高表达者(5%,P=0.036)。复发难治者BCL2L12基因的表达水平[(中位数0.0873(O.0119~9.2000)]显著低于初发组[中位数0.1359(0.0286~26.4091),P=0.014]。在随访的114例患者中,BCL2L12基因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的总体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核型正常的AMI,患者中,BCL2L12基因低表达组的OS显著短于高表达组(P=0.037)。结论BCL2L12基因在初发AMI。患者中普遍低表达。低表达者FLT3-ITD的突变率较高且多为难治型AML。核型为正常的患者中,BCL2L12基因低表达者OS短于高表达者。BCL2L12基因低表达可能作为核型正常的AML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
余梦霞
陆滢
牧启田
汪琼
陈志妹
楼基余
金洁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F81.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对HBsAg阳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化疗后发生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再激活的作用
张烨
路莎莎
陈健
陈菲菲
余梦霞
金洁
文献传递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IDH1和IDH2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检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和IDH2基因突变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发生率,评估其与MDS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对MD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集2006年1月至2012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8例初发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扩增患者IDH1、2基因第4号外显子,测序检测IDH1R132及IDH2R140、R172基因突变情况,探究MDS患者IDH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结果108例MDS患者共测出IDH突变11例(10.19%,11/108),均为杂合突变。其中IDH1突变6例(5.56%,6/108),均为P.R132C;IDH2突变5例(4.63%,5/108),均为P.R140Q,未发现IDH2R172基因突变,也未发现IDH1和IDH2基因突变共存于同一患者的现象。IDH突变主要集中在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RAEB)亚型(2例RAEBI,7例RAEB2)。IDH突变组初诊时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高于非突变组(中位数12.5%比6.0%,P=0.013),而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核型正常与异常的患者中具有相似IDH突变率(7/66比4/40,P〉0.05)。中位随访472do突变组中位生存时间较非突变组的短(512比740d,P=0.017)。在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的中危-1组中,IDH基因突变组总体生存时间比非突变组短(中位数512d比未达到,P=0.038)。在11例IDH突变的患者中,地西他滨治疗组比非地西他滨治疗组有较好的预后(中位生存时间623比165d,P=0.049)。结论IDH基因突变与MDS患者临床特征、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其为预后不良分子学标志,将之纳入MDS预后评分中可以完善现有的预后评分系统。去甲基化治疗是IDH突变阳性患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
佟红艳
胡超
余梦霞
马秋玲
陈菲菲
叶丽
韦菊英
许改香
毛莉萍
李颖
金洁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异柠檬酸脱氢酶
突变
TET2基因在157例成人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TET2基因表达水平在成人正常核型急性髓系白血病(CN-AM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157例成人CN-AML患者TET2基因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CN-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和骨髓CD34+细胞中TET2基因表达中位值均低于正常对照[7.29(3.41~9.99)对8.13(6.68~9.04),6.02(5.64~6.54)对6.48(5.97~7.12),P值分别为0.026和0.034).CN-AML患者初发时TET2基因表达水平[7.32(6.11~8.41)]明显低于其完全缓解时[8.39(7.76~8.79)](P<0.01).在157例CN-AML患者中,TET2基因低表达组18个月的总生存(OS)率[(32.7±5.9)%]明显低于高表达组[(48.6±6.9)%](P=0.041).在预后多因素分析中,TET2基因低表达是CN-AML患者OS和无事件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HR)分别为2.032 (95%CI 1.272~3.247)和1.532 (95%CI1.014~2.314),P值分别为0.003和0.043].结论 CN-AML患者TET2基因表达水平低于正常对照,TET2基因低表达的CN-AML患者预后较差,TET2基因低表达可作为CN-AML患者预后不良指标.
朱志娟
陈健
余梦霞
陈菲菲
陈志妹
楼基余
佟红艳
黄健
钱文斌
孟海涛
金洁
伴1号染色体异常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及细胞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1号染色体异常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及细胞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3年672例MDS患者临床资料,研究伴l号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细胞遗传学特征,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672例MDS患者中伴1号染色体异常41例(6.1%),其中难治性贫血(RA)6例、难治性贫血伴有环状铁粒幼红细胞(RARS)2例、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有多系发育异常(RCMD)9例、难治性贫血伴有原始细胞过多(RAEB)-110例、RAEB-213例、MDS不能分类(MDS-U)1例。1号染色体异常以der(1)、dup(1)、-1多见,1q三体18例(43.9%),以1q片段重复和1q与其他染色体发生不平衡易位多见。32例合并有其他染色体异常,多涉及3个及以上异常核型。9例转变为急性白血病(转白),中位转白时间为7.18(0.56~54.28)个月;36例患者纳入生存分析,中位生存时间为17.48(95%CI 14.38~20.58)个月。RAEB组(RAEB-1、RAEB-2)、染色体异常>3种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短于非RAEB组(RA、RARS、RCMD、MDS-U)、染色体异常≤3种组(χ2=10.398,P=0.001;χ2=3.939,P=0.047)。RAEB是影响1号染色体异常MDS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号染色体异常在MDS中并不罕见,以1q三体最为常见,且常伴其他异常核型。伴1号染色体异常MDS患者总体预后较差,RAEB是伴1号染色体异常MDS患者独立预后因素。
王炜
陈志妹
余梦霞
王焕萍
楼基余
徐欢
胡超
牧启田
佟红艳
韦菊英
周歆平
金洁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遗传学分析
Bcl2112基因在初发AM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陆滢
余梦霞
牧启田
汪琼
陈志妹
楼基余
金洁
MSI-2小干扰RNA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THP-1细胞增殖及NUM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Musashi-2(MSI-2)基因小干扰RNA(siRNA)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株THP-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下游通路基因NUMB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针对MSI-2基因三种不同的siRNA片段,在脂质体介导下转染THP-1细胞,采用MTT法、集落形成实验及AnnexinⅤ/PI法分别观察沉默MSI-2基因后对细胞增殖、集落生成和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PARP和NUM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SS 133730片段干扰后MSI-2 mRNA及蛋白水平的降低最明显。转染MSI-2 siRNA 24 h后,THP-1细胞增殖抑制率为(47.89±7.64)%,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无关序列)(P=0.005)。培养9 d后,MSI-2 siRNA组细胞集落数为7.50±1.53,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的35.75±7.46(P<0.001);转染MSI-2 siRNA 24和48 h后,THP-1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22±1.52)%和(33.83±3.96)%,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的(9.67±1.27)%和(12.42±2.07)%(P值分别为0.008和0.001),并伴随caspase-3和PARP剪切增加;同时也观察到潜在下游基因NUMB上调。结论沉默MSI-2基因能抑制THP-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上调NUMB可能是其分子作用机制之一。
黄芸菲
牧启田
余梦霞
王云贵
金洁
关键词:
THP-1细胞
41例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染色体核型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染色体核型特征,并探讨CMML核型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1年1月-2012年4月之间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宁波市第一医院就诊的41例CMML患者的临床...
陆滢
牧启田
余梦霞
汪琼
陈志妹
楼基余
金洁
关键词: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染色体核型
预后
文献传递
F82.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伴或不伴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
张烨
路莎莎
陈健
陈菲菲
余梦霞
金洁
文献传递
一种同时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FLT3-ITD和NPM1基因突变的快速和简便方法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建立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PAGE)同时快速检测正常核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ytogeneticallynormalacutemyeloidleukemia,CN—AML)患者FLT3-ITD和NPM1基因突变的方法。方法在多重PCR基础上,用毛细管电泳法(capillaryelectrophoresis,CE)和PAGE凝胶电泳法同时检测117例初发CN-AML患者的FLT3-ITD和NPM1基因突变。结果突变型双链DNA分子,如突变型FLT3和NPM1的长度均比野生型长(FLT3-mut:420bp〉FLT3-wt:327~332bp,NPM1-mut:172bp〉NPMI—wt:168bp),因此,在PAGE凝胶电泳中突变双链DNA比未突变的DNA移动得慢,从而可将突变检出。117例CN—AML患者均通过CE检测得到验证,其结果与PAGE凝胶电泳结果完全一致(FLT3-ITD+/NPM1-患者18例,占15.4%;FLT3-ITD+/NPM1+患者19例,占16.2%;FLT3-ITD-/NPM1+患者25例,占21.4%;FLT3-ITD-/NPM1-患者55例,占47.0%)。结论两种电泳法均可快速、简便地同时检测CN—AML患者FLT3-ITD和NPM1基因突变。CE检测敏感,图像清晰;PAGE凝胶电泳法则操作简单,成本低,结果可靠,更适于在基层医院开展初步筛查。
陆滢
汪琼
牧启田
余梦霞
黄勤
金洁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毛细管电泳
急性髓系白血病
FLT3基因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4页
<
1
2
3
4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