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威
- 作品数:32 被引量:47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支持计划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政治法律更多>>
- 雌三醇对胚胎小鼠脑发育的影响被引量:2
- 1999年
- 用免疫吸附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在妊娠期给予雌三醇对小鼠胚胎脑发育的影响。免疫定量结果表明:在小鼠生后14 d,雌三醇可增加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神经丝的表达,而神经胶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不受影响。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表明:雌三醇增加了位于视束前区,下丘脑视交叉上核、腹内侧核以及杏仁核等结构神经元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阳性反应强度,也增加了位于视束前外侧核神经元的神经丝反应强度。雌三醇除了明显减少了海马神经胶质细胞的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外,在脑的其它区域对该抗原的反应性未见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妊娠期给予雌三醇可影响胚胎脑“性中枢”(POAAM BHAM 功能复合体)的发育。
- 何威翟秀岩清木勘治
- 关键词:雌三醇脑发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胎鼠
- 发育不同时期大鼠下丘脑视前区前胸腺素α1-mRNA表达水平变化及基因序列分析
- 2005年
- 目的研究胸腺素在大鼠发育不同时期在下丘脑的表达和下丘脑胸腺素的基因序列。方法运用RT-PCR定量检测和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分别检测胚胎12天、14天、16天、19天、出生当天、生后30天、60天SD大鼠下丘脑前胸腺素α1-mRNA的表达。结果从SD大鼠下丘脑视前区扩增出的前胸腺素α1-mRNA的特异性条带,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其PCR产物的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大鼠胸腺来源的完全一致;大鼠下丘脑视前区前胸腺素α1-mRNA的表达水平随大鼠发育的成熟而呈递减趋势。结论胚胎12天到生后60天大鼠下丘脑视前区表达与胸腺来源完全一致的前胸腺素α1 mRNA,随着大鼠发育成熟而逐渐减少,提示胸腺素α1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可能参与大鼠下丘脑的功能调节。
- 王笑海韩笑宁翟秀岩何威
- 关键词:下丘脑RT-PCR基因序列
- 孕期暴露于可卡因对后代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2年
- 关晓伟宋君任嘉谦马沂何威
- 关键词:孕期暴露可卡因后代多巴胺能神经系统
- 与大鼠胚胎卵黄囊内胚层相关的巨噬细胞分化
- 1997年
- 为阐明胚胎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的分化和卵黄囊内胚层(yolksacendoderm,YS-E)之间的关系,用近交系DA大鼠胚胎的卵黄囊内胚层细胞体外培养,观察了YS-E细胞的膜抗原表型、贴壁能力及吞噬功能的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YS-E样细胞在鼠胚内的发生和分布,证实了从胚胎第10.5d开始,即卵黄囊和胚体之间的血液循环相通之后,在鼠胚体内的疏松结缔组织、肝原基和脑等处,可以观察到和MΦ有相同抗原表型的YS-E样细胞。以上结果提示,大鼠胚胎巨噬细胞的内胚层起源的可能性。
- 何威周莉山下昭
- 关键词:巨噬细胞内胚层体外培养胚胎
- TCDD的生殖毒性作用对生殖系统的影响被引量:4
- 2001年
- 环境类激素污染物中的二英的代表物质TCDD的毒性作用已成为人类健康研究的热点。本文就TCCD的生殖毒性表现 。
- 韩笑宁关晓伟何威
- 关键词:二恶英TCDD生殖毒性生殖系统
- 大鼠下丘脑视前区前胸腺素α_1-mRNA的表达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胸腺素对下丘脑的作用机制。方法 RT-PCR和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结果 RT-PCR检测结果表明,大鼠视前区有前胸腺素α1-mRNA的表达;原位杂交检测结果表明,下丘脑视前区大细胞核、室周核及视交叉上核部分神经元表达前胸腺素α1-mRNA。此外,在第三脑室壁附近的小胶质细胞和皮层部分中、小型锥体细胞也观察到前胸腺素α1-mRNA的阳性信号。结论 大鼠下丘脑视前区以局部分泌形式产生前胸腺素α1,提示前胸腺素α1可能参与下丘脑功能的调节。
- 何威王笑海韩笑宁关晓伟张丽雁
- 关键词:下丘脑视前区RT-PCR原位杂交
- 全文增补中
- 妊娠中晚期接触可卡因对小鼠胎儿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观察妊娠母体接触可卡因引起的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研究宫内暴露可卡因引起的胎儿发育迟缓是否与母体孕期营养不良有关以及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与神经递质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小鼠妊娠d 8(E8)到d 17(E17) ,每日 2次颈背部皮下注射盐酸可卡因 2 0mg·kg-1·d-1,同时建立饮食对照组和盐水对照组 ,每日 2次注射生理盐水 2 0ml·kg-1·d-1,在此期间记录各组母鼠、胎鼠生理指标。E17取材 ,用HPLC法检测给药组血中可卡因浓度及各组母鼠、胎鼠纹状体多巴胺 (dopamine ,DA)、5 羟色胺 (sero tonin ,5 HT)的浓度。结果 可卡因给药组 (COC)与盐水对照组 (SAL)相比 ,母体体重增长量及总摄食量均减少 ,纹状体多巴胺和 5 羟色胺含量增高 (COCn =16 ,SALn =11,P<0 0 1) ;胎鼠体重、脑重、纹状体重也存在明显差异 (SALn=76 ,COCn =92 ,P <0 0 1)。而可卡因给药组与饮食对照组 (SPF)相比 ,在母鼠摄食量相等、体重增长量无明显差异 (COCn =16 ,SPFn =12 ,P >0 0 1)的情况下 ,胎鼠的各项生理指标均下降 (COCn =92 ,SPFn =6 5 ,P <0 0 1) ,且脑纹状体多巴胺、5 羟色胺水平明显升高 ,分别为 (88± 12 )ng·g-1,(2 4 2± 18)ng·g-1。结论 宫内暴露可卡因可引起子代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这种发育异常?
- 宋君关晓伟何威任嘉谦
- 关键词:可卡因妊娠母体神经系统神经递质
- 雌二醇对大鼠颌下腺EGF、NGF生成的影响被引量:9
- 2001年
- 为了研究雌二醇 (estradiol- 17β,E2 )对颌下腺表皮生长因子 (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生成的影响 ,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外源性投予雌二醇后的大鼠颌下腺进行了观察。结果证实 E2 明显促进颌下腺 EGF和 NGF的生成。提示雌二醇可能对 EGF和
- 何威韩笑宁关晓伟
- 关键词:雌二醇颌下腺EGFNGF表皮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
- 妊娠中晚期暴露于可卡因对子代海马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建立妊娠中晚期暴露于可卡因的小鼠动物模型 ,研究可卡因对子代海马的发育是否具有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可卡因诱发的神经行为异常发病机理中可能所起的作用。方法 运用水迷宫方法观察可卡因对子鼠青春期空间辨别能力的影响 ,分别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象分析技术观察海马中锥体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发育情况。结果 妊娠中晚期暴露于可卡因的小鼠子代在青春期海马锥体细胞极性紊乱 ,发育不良 ,未迁移到正常位置 ;神经胶质细胞数目减少。水迷宫结果显示可卡因可引起子代寻找平台的潜休期延长。结论 妊娠中晚期暴露于可卡因可引起子代青春期海马发育异常 ,这可能在可卡因引起子代空间辨别能力下降的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 关晓伟宋君何威任嘉谦
- 关键词:可卡因妊娠海马神经毒性作用
- 多巴胺受体和多巴胺载体在可卡因对脑和行为发育影响中的作用
- 2001年
- 宋君何威任嘉谦
- 关键词:多巴胺受体可卡因脑发育行为发育神经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