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嘉仑

作品数:38 被引量:224H指数:9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综合征
  • 8篇易激综合征
  • 8篇提取物
  • 8篇肠易激
  • 8篇肠易激综合征
  • 5篇造模
  • 5篇茱萸
  • 5篇吴茱萸次碱
  • 5篇吴茱萸碱
  • 4篇液相色谱
  • 4篇制剂
  • 4篇色谱
  • 4篇相色谱
  • 4篇高效液相
  • 4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动物
  • 3篇动物模型
  • 3篇多囊
  • 3篇多囊卵巢
  • 3篇多囊卵巢综合

机构

  • 38篇广州中医药大...
  • 19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广东省第二中...
  • 1篇广东省中医研...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38篇何嘉仑
  • 30篇唐洪梅
  • 23篇李得堂
  • 16篇廖小红
  • 14篇闫雪
  • 9篇丘振文
  • 8篇张庆业
  • 8篇吴晓贞
  • 4篇蔡庆群
  • 4篇张丽娟
  • 4篇房财富
  • 4篇黄樱华
  • 3篇涂星
  • 2篇阎雪
  • 2篇樊粤光
  • 2篇邓高丕
  • 2篇黄习文
  • 2篇刘友章
  • 2篇范丽霞
  • 2篇吴敏

传媒

  • 4篇中成药
  • 3篇今日药学
  • 2篇中国实验方剂...
  • 2篇西北药学杂志
  • 2篇中国药房
  • 2篇现代医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医研究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新中医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海峡药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现代医院
  • 1篇中国中医药现...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湖南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5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滋肾育胎丸联合二甲双胍对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的改善作用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基于析因设计研究滋肾育胎丸联合二甲双胍对肾虚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模型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按照析因设计方案,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滋肾育胎丸组、联合用药组,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采用来曲唑法建立肾虚型PCOS大鼠模型,阴道涂片观察提示造模成功,各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采用HE染色法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血清性激素孕酮(P)、雌二醇(E_(2))、促黄体激素(LH)、睾酮(T)以及子宫匀浆液VEGF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子宫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卵巢组织明显多囊样改变,血清P水平降低(P<0.05),E_(2)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血清LH和T水平、子宫匀浆液VEGF水平及子宫组织HMGB1、RAGE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滋肾育胎丸组和联合用药组血清P水平升高(P<0.05),血清LH和T水平、子宫匀浆液VEGF水平及子宫组织HMGB1、RAGE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且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均有改善,与空白组大致接近,滋肾育胎丸组与联合用药组血清E_(2)水平升高(P<0.05)。滋肾育胎丸和二甲双胍对于LH和VEGF水平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滋肾育胎丸可升高血清E_(2)、P水平,降低血清LH、T水平,抑制子宫匀浆液VEGF的过表达,对肾虚型PCOS大鼠具有改善作用,且与二甲双胍联合用药作用更优,其交互作用可能与抑制HMGB1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何嘉仑吴晓贞张毅靖甘剑峰唐洪梅
关键词:滋肾育胎丸二甲双胍多囊卵巢综合征析因设计
综合因素对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造模的影响
目的建立肠易激综合征综合因素动物模型,并与单因素模型比较。方法将SD大鼠分为母婴分离组、肠道化学刺激组、束缚刺激组、综合因素组、空白组,五组动物分别进行一般状况及大鼠体重测试、排大便情况评估、直肠敏感性测试、肠道推进测试...
闫雪唐洪梅张庆业李得堂何嘉仑廖小红
关键词:IBS动物模型
吴茱萸提取物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筛选
目的筛选吴茱萸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最佳透皮促渗剂及浓度。方法以裸鼠腹部皮肤为实验屏障,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建立离体经皮吸收试验方法 ,收集吴茱萸提取物的透皮接受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
何嘉仑唐洪梅涂星李得堂丘振文
关键词:吴茱萸次碱吸收促进剂促渗剂吴茱萸碱
醋酸刺激加母乳分离致大鼠肠易激综合征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目的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把新生SD大鼠分为醋酸刺激组、母婴分离组、醋酸刺激加母婴分离组和正常对照组,采用醋酸刺激加束缚应激方法制造IBS动物模型并后进行大便情况评估和直肠敏感性测试,采用2×2析...
唐洪梅何嘉仑闫雪张庆业李得堂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母婴分离
肠激安制剂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2018年
目的观察肠激安制剂连续灌胃给药对大鼠所产生的毒性反应,探讨肠激安制剂临床用药安全性。方法肠激安制剂分别按照高(15.624g·kg^(-1))、中(7.812g·kg^(-1))和低(3.906g·kg^(-1))剂量给药,连续灌服6周,停药2周。每周测定大鼠体质量,进食量以及给药6周和停药2周后各组大鼠的脏器指数、尿常规、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并做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口服肠激安制剂高、中、低剂量6周对大鼠的体质量增长、进食量、脏器系数、血液指标和血液生化学指标均无显著影响,病理学检查未见明显病变,停药后也未见延迟性毒性反应。结论肠激安制剂长期用药对大鼠无明显毒性,临床拟用剂量安全性良好。
廖小红唐洪梅丘振文何嘉仑李得堂
关键词:长期毒性安全性
Poresky造模法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建立痰湿型PCOS大鼠模型
2022年
目的:采用Poresky造模法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建立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模型。方法:2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采用Poresky造模法联合高糖高脂饮食建立痰湿型PCOS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阴道涂片、卵巢外观及病理切片,采用血糖仪测定空腹血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空腹胰岛素(FINS)及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因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卵巢组织中可激活核因子κB(NF-κB)、Toll样受体4(TLR-4)、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子宫组织中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AGE)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情周期失去规律性变化,均处于动情间期时相,卵巢外观苍白,体积增大,可见较多囊状扩张卵泡,病理切片见囊性扩张的卵泡增多,黄体及各种发育阶段卵泡减少,其卵泡内卵母细胞或放射冠消失,颗粒细胞层数减少至2~3层;模型组FPG、FINS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均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TNF-α和CRP浓度均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组织中NF-κB、TLR-4和ox-LDL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MGB1、RAGE蛋白的表达量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型组持续处于动情间期,伴随卵巢组织病理切片明显多囊样改变、胰岛素抵抗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等指标的改变。该动物模型基本符合痰湿型PCOS患者的病理改变及其临床证候。
吴晓贞何嘉仑曾蕾邓高丕
关键词:高糖高脂饮食多囊卵巢综合征
肠激安胶囊对IBS-D模型大鼠脑肠轴中NPY mRNA表达及ACTH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3
2013年
目的探讨肠激安胶囊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大鼠下丘脑和结肠组织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mRNA表达和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含量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匹维溴铵组(0.018g/kg),肠激安胶囊高(2.812g/kg)、中(1.406g/kg)、低(0.703g/kg)剂量组,每组8只,模型组以及给药组采用母乳分离+醋酸刺激+四肢束缚法制备IBS-D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给药组灌胃14天,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CTH含量,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及结肠组织NPY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血ACTH明显升高(P<0.01),下丘脑、结肠组织NPYmR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肠激安胶囊高、中剂量组及匹维溴胺组大鼠血ACTH明显降低(P<0.01,P<0.05),匹维溴铵组和肠激安胶囊高、中、低剂量组下丘脑、结肠组织NPYmRNA表达上调(P<0.05)。结论肠激安胶囊对IBS-D大鼠脑肠轴异常有调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下丘脑和结肠组织NPYmRNA表达和下调HPA轴中ACTH含量。
房财富唐洪梅廖小红何嘉仑李得堂丘振文
关键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脑肠轴
微透析-高效液相色谱法联用研究吴茱萸提取物的经皮吸收药动学特性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利用在体皮肤微透析技术研究吴茱萸提取物经皮吸收的特性。方法:以裸鼠为研究对象,建立在体经皮微透析采样技术,以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为指标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吴茱萸提取物经皮给药后透析液中的药物浓度,通过相对损失率的校正,计算皮肤药物浓度,并利用Kinetica 5.0软件对皮肤药物浓度和时间进行非房室模型拟合,计算相关统计参数。结果:吴茱萸提取物中吴茱萸碱的达峰时间为(150±15.3)min,半衰期(t1/2)(263.7±41.6)min;吴茱萸次碱的达峰时间为(90±2.1)min,半衰期(t1/2)(194±17.3)min;二者均能较快地达到峰值,并在较长的时间内保持稳定释放,使皮下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结论:本研究中所建立的微透析方法可用于吴茱萸提取物的皮肤药动学研究,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可透过皮肤吸收而发挥临床药效。
张庆业涂星范丽霞何嘉仑
关键词: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经皮吸收
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成果转化的现状及难点被引量:9
2022年
医疗机构(医院)中药制剂发展至今,有较为丰富的人用经验,而基于人用经验的中药新药研发是中医药的优势,也是发展的趋势。随着新的法规以及针对中药人用经验整理和总结的技术要求进一步明晰,中医临床实践在中药新药注册审评中的作用日益显现。如何有效、充分地开发利用中医药独特优势的原创资源并实现成果转化,是中医药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从医院中药制剂转化为中药新药的优势以及新政策等方面,阐述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成果转化的现状,从临床成果转化的观念、临床价值、临床数据、质量标准等方面说明医院中药制剂新药转化的难点并提出建议,以期为日后更多优质的医院中药制剂转化为中药新药提供参考。
何嘉仑唐洪梅张建军丘振文杨忠奇
关键词:中药制剂
吴茱萸提取物的透皮吸收促进剂的筛选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筛选吴茱萸提取物中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最佳透皮促渗剂及浓度。方法以裸鼠腹部皮肤为实验屏障,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建立离体经皮吸收试验方法,收集吴茱萸提取物的透皮接受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的透皮速率。结果 3种促渗剂质量分数3%时对吴茱萸碱与吴茱萸次碱的促渗效果依次为油酸>氮酮>1,2-丙二醇,油酸不同用量下促渗效果依次为7%油酸>5%油酸>3%油酸。结论以7%的油酸作为促渗剂时可以较好的促进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经皮吸收。
何嘉仑唐洪梅涂星李得堂丘振文
关键词:吴茱萸提取物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透皮吸收高效液相色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