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晓琪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行政
  • 2篇政府
  • 2篇司法
  • 2篇法律
  • 1篇信访
  • 1篇信息共享
  • 1篇行政复议
  • 1篇行政协议
  • 1篇行政行为
  • 1篇政府行为
  • 1篇政府与公民关...
  • 1篇失衡
  • 1篇视域
  • 1篇司法解释
  • 1篇区域旅游
  • 1篇区域旅游合作
  • 1篇权利
  • 1篇权利救济
  • 1篇群体性
  • 1篇群体性事件

机构

  • 5篇江苏大学
  • 3篇安徽省社会科...
  • 2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6篇于晓琪
  • 3篇吕成

传媒

  • 2篇理论探索
  • 1篇商业时代
  • 1篇理论导刊
  • 1篇求实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对司法解释机制的检审——由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引发的思考被引量:2
2011年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的出台引发了强烈的争议,也再一次提醒我们对现行司法解释机制进行必要的检审。司法解释是一种合法的创制法律的活动,在规范司法审判、保证法律适用的同时对公众的观念有隐形的导向作用。在当下司法解释存在"泛立法化"和过度扩张趋势的状态下,为保持法律的客观中立性,避免司法解释的主观随意性,确保司法解释与立法精神的一致性,维护法律的安全统一,建立司法解释的监督纠错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
于晓琪
关键词:司法解释婚姻法
司法廉政视域下“两会”代表个案监督规范化思考
2017年
"两会"代表个案监督经历了从萌芽到兴盛再到相对衰弱的发展历程,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仍持续发挥作用。其在实践中长期存在和运行的顽强生命力,与"两会"代表个案监督本身所蕴含的司法廉政促进功能密切相关。然而,受立法模糊等因素的制约,"两会"代表个案监督在现实中呈现失范趋向,成为当前司法廉政建设的盲区。以"两会"代表个案监督的规范化推进司法廉政,仍需要从法院评价与法官考评机制构建、个案监督制式表格的运用、个案监督材料归档要求、个案监督档案制度建立等方面着手展开。
于晓琪
关键词:廉政建设个案监督
加强信访与行政复议的衔接互动被引量:1
2011年
信访与行政复议的有效衔接和互动是减轻信访压力,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的基本思路。当前,信访与行政复议的衔接互动存在诸多问题:信访制度的功能定位不清,二者衔接互动的标准不明确,衔接互动的方式不合理。加强我国信访与行政复议的衔接互动,应准确定位信访制度,明确衔接互动的标准,建立衔接互动的工作机制。
于晓琪吕成
关键词:信访行政复议权利救济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
区域旅游合作中政府行为的法律规制被引量:1
2012年
区域旅游合作是政府的一种法律行为,应当受法律的调整和规范。区域旅游合作中政府行为的法律规制要致力于三个方面:一是明确合作协议的法律效力;二是编制跨区域规划,为合作各方提供统一的行为规则;三是加强旅游信息交流,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共享。
吕成于晓琪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法律规制行政协议信息共享
马克思主义婚恋家庭思想研究
爱情、婚姻与家庭是人类生活的永恒主题,无论历史上什么时期、什么年代,人类都从不同的视角来阐释和实践各自时期的爱情观、婚姻观和家庭观,从而编织了一幅幅人类生息繁衍的美丽画卷。产生爱情、缔结婚姻、组成家庭是人类从自然状态逐步...
于晓琪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
政府与公民关系失衡表现的法律解析被引量:2
2011年
群体性事件是政府与公民关系失衡的表现,本文从宪法、行政法、刑法角度分析发现,法律运行中存在的公民基本权利落实不到位,公民基本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公民行为认定不遵守法治原则是诱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从法律的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的诱因,有利于从根本上认识、预防和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于晓琪吕成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关系失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