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昕 作品数:56 被引量:555 H指数:14 供职机构: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科技厅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轻工技术与工程 经济管理 更多>>
纯净水中病毒三种富集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比较膜吸附法、膜吸附-PEG法和膜吸附-超滤法对纯净水中病毒的富集效果,并对优选的富集方法的实验条件进行比对,旨在寻找高效的方法,为其他水体中病毒富集检测提供技术借鉴。方法本文以MS2噬菌体为目标病毒,制作高、低浓度水样,建立逆转录-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方法的标准曲线,进行定量检测。使用膜吸附法、膜吸附-PEG法和膜吸附-超滤法富集水样,并比较不同过滤膜、不同超滤管及两种核酸提取方法的回收率,选择最适方法。结果膜吸附-超滤法、膜吸附-PEG法和膜吸附法回收率均值分别为19.80%±12.19%、12.71%±9.09%和9.05%±4.89%,各因素对回收率的影响顺序为:膜吸附-超滤法>膜吸附-PEG法>膜吸附法;高浓度>低浓度。混合纤维素酯膜的富集效果优于尼龙膜。100 K和50 K的超滤管富集效果无差异。硅胶离心柱法和磁珠法核酸提取效果无差异。结论通过二次富集可提高富集效率,膜吸附-超滤法优于另两种方法,且其操作简单、耗时短、对设备依赖性低,易于推广。膜吸附-超滤法的实验条件仍可优化、完善,拓展其在不同水体和不同病毒富集中的应用。 倪云龙 乔昕 王燕梅 秦思 田亭 杨佳昭 霍翔关键词:超滤 纯净水中病毒富集和浓缩方法优化及筛选 2023年 目的使用膜吸附(混合纤维素酯膜,MCE)–超滤法对纯净水中的病毒进行富集浓缩,通过优化其富集试验条件,研究不同试验条件下纯净水中病毒的富集和浓缩效率,筛选最优试验条件。方法以噬菌体MS2为目标病毒,首先对膜吸附过程中4个影响因素进行多水平的排列组合试验,再使用筛选出的最优条件与超滤过程中2个影响因素进行组合筛选,使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技术检测、计算噬菌体MS2的回收率,最后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CE-超滤法的最优富集条件为:阳离子浓度(0.025 mol/L)、MCE膜的孔径(0.22μm)、洗脱液(1%TGBE)、洗脱方式(震荡洗脱)、超滤管截留分子量(30 kD)、离心力(3000 g)。优化后的MCE-超滤法对纯净水中的噬菌体MS2病毒回收率可达到81.20%(95%CI=71.86%~90.54%)。结论经优化后的MCE-超滤法对纯净水中的噬菌体MS2病毒有较高的回收率,可用于纯净水中病毒的富集浓缩。 杨佳昭 倪云龙 乔昕 王燕梅 杜佳露 霍翔关键词:正交试验 病毒 2010年江苏省食源性致病菌耐药监测分析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了解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临床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微生物风险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出的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耐药性测定。结果:沙门菌对四环素的耐药率最高,达27.03%,对四环素、氯霉素、磺胺嘧啶耐药率均超过10%;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61.54%,对万古霉素100%敏感。结论:及时掌握细菌耐药动态,可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 沈赟 马恺 符晓梅 乔昕 王燕梅关键词:沙门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源性 耐药性 保健品检验中样品性状对实验室微生物定量不确定度评定的影响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对不同性状的保健品在微生物定量检验过程中的主要量值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分析。方法使用大肠埃希标准菌株制备人工染菌测试液,按照GB 4789. 2—2016方法同时对3类保健品(胶囊样品、片剂样品与液体样品)进行菌落总数定量检测,每类样品重复检测10次,检测完成后确定主要影响菌落总数计数不确定度的分量,分别计算3类样品的不确定度分量值、合成不确定度与扩展不确定度。结果主要不确定度分量:样品制备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分量、样品加样过程中的不确定度分量及实验室内再现性标准偏差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胶囊样品、片剂样品与液体样品等3类样品所产生的实验室内再现性标准偏差分别为0. 017 2、0. 033 7、0. 014 7,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 041 4、0. 077 3、0. 036 0。实验室内再现性标准偏差为影响样品菌落总数定量检验不确定度评定的最主要分量。结论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在进行不确定度评定时应充分考虑样品基质对再现性标准偏差的影响,按照样品类别区分进行不确定度评定。 郑东宇 乔昕 王燕梅 倪云龙 唐震关键词:不确定度 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PCR检测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PCR检测食品中转基因成分(35S基因和NOS基因)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线性关系。方法:使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不同转基因含量的标准品,并对转基因阳性和阴性样品分别进行扩增,分析扩增曲线和Ct值。结果: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PCR检测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方法检出限为0.05%,转基因大豆标准品和阳性样品中检出35S基因和NOS基因成分,阴性样品中未检出35S基因和NOS基因成分。结论: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PCR检测35S和NOS转基因成分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较好,标准曲线线性良好。 王燕梅 符晓梅 乔昕 沈赟关键词:SYBR 特异性 伤寒、副伤寒、霍乱、志贺、痢疾核酸检测试剂盒及应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伤寒、副伤寒、霍乱、志贺、痢疾核酸检测试剂盒,它包括多重荧光PCR检测体系,所述多重荧光PCR检测体系包括伤寒沙门菌引物探针、副伤寒沙门菌引物探针、霍乱弧菌引物探针、痢疾阿米巴引物探针和志贺氏菌引物探针;... 霍翔 乔昕 郑东宇2014-2018年江苏省人源喹诺酮耐药1,4,[5],12:i:-沙门氏菌的基因组学初步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江苏省喹诺酮耐药1,4,[5],12:i:-沙门氏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cgMLST分析江苏省及欧美来源菌株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并初步分析喹诺酮耐药1,4,[5],12:i:-沙门氏菌可能的传播特征。结果13株喹诺酮耐药1,4,[5],12:i:-沙门氏菌共注释11大类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其中氨基糖苷类ARGs检出率最高(100%);12株喹诺酮耐药菌株(92.3%)均携带IncHI2/IncHI2A质粒类型;不同国家/地区来源菌株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PMQR)基因携带分析显示美国及欧洲来源菌株携带6类PMQR基因,qnrB19检出率最高。江苏省来源菌株携带3类PMQR基因类型,aac(6′)-Ib-cr检出率最高(11.84%);不同国家/地区来源菌株cgMLST位点差异分析显示形成3个主要流行谱系。结论江苏省人源喹诺酮耐药1,4,[5],12:i:-沙门氏菌分离株与欧美菌株可能具有共同进化来源,PMQR基因携带水平存在国家/地区差异。 郑东宇 马恺 马恺 吴高林 周翌婧 吴高林关键词:,12:i:-沙门氏菌 喹诺酮耐药 分子流行病学 不同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生长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研究不同血清型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异质性,并建立流行株(血清型O3:K6、O10:K4)的生长预测模型。方法选取17株不同血清型的VP菌株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培养条件,包括盐度(0.5%~10.0%)、pH(3.0~11.0)和温度(16~50℃),采用修正的Gompertz模型建立其一级生长模型,比较其最大生长OD值(Y_(max))、延滞期(λ)和最大比生长速率(μ_(max))确定其最适生长范围,用Design-Expert 13软件建立其二级响应面生长模型。结果VP菌株之间存在生长异质性,在盐度为1.0%~3.0%、pH为7.0~9.0、温度为20~40℃时菌株生长参数μ_(max)和Y_(max)之间的变异系数低于其他培养条件,盐度为7.0%、pH为10.0、温度为16℃时流行株(血清型为O3:K6、O10:K4)的生长能力强于其他血清型菌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盐度和温度下拟合的一级生长模型的决定系数均大于0.98,不同酸碱度下相关系数均大于0.9;二级响应面生长模型是显著的(P<0.05),决定系数均大于0.94。结论VP菌株之间存在生长异质性,但在某些极端条件下,不同血清型之间会表现出更明显的生长差异,修正的Gompertz模型和二级响应面生长模型适用于分析和预测不同实验条件下VP的生长情况,可以为VP的生长趋势提供可靠安全的预测。 李江珊 倪云龙 乔昕 王燕梅 杜佳露 霍翔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血清型 2020年江苏省腹泻病例中空肠弯曲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腹泻病例中空肠弯曲菌的感染状况和流行病学特征分布。方法2020年收集江苏空肠弯曲菌监测专项中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采用双孔滤膜法分离培养空肠弯曲菌,使用全自动生化鉴定系统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腹泻病例中的空肠弯曲菌阳性率为8.38%,4~17岁组腹泻人群的空肠弯曲菌阳性率最高(27.59%),0~3岁组的阳性率最低(4.05%),夏季(6~8月)空肠弯曲菌阳性率最高(9.81%)。血便中空肠弯曲菌的阳性率最高(7.39%)。可疑暴露食品的种类以蔬菜类及其制品的阳性率最高(33.33%),加工或包装方式以餐饮服务类食品阳性率最高(17.46%),进食场所以学校/单位集体食堂阳性率最高(28.57%)。各年龄组和不同可疑食品类别中空肠弯曲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青少年人群,蔬菜类及其制品、餐饮服务类食品和学校/单位集体食堂内空肠弯曲菌的监测工作。 乔昕 王燕梅 王燕梅 马恺 倪云龙 周翌婧关键词:腹泻 空肠弯曲菌 过滤法 流行病学 2010—2018年江苏省淡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监测结果研究 被引量:13 2021年 目的掌握江苏省淡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平和趋势,为风险评估提供基础定量数据。方法2010—2018年在江苏省13个市的流通和餐饮环节的不同场所,采集8类淡水产品1170份,按照GB 4789.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定性和定量检验,使用@RISK软件对数据进行模拟分析,拟合定量污染数据。结果1170份淡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28.0%,污染水平为(-1.01±1.58)lg MPN/g,毒力基因携带率3.7%。内陆地区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和污染水平高于沿海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不同地区、不同种类、不同月份和季度检出率和污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采样场所检出率和污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陆地区和沿海地区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平分别为(-0.89±1.59)lg MPN/g和(-1.56±1.54)lg MPN/g;第二季度污染水平最高为(-0.56±1.72)lg MPN/g;饭店/酒店污染水平最高为(-0.68±1.55)lg MPN/g;淡水虾类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水平最高为(-0.44±1.68)lg MPN/g。结论江苏省淡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严重,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由海产品向淡水产品转移,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扩散,且有高于沿海地区的趋势。淡水产品可能是引起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淡水虾类中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严重,需对淡水产品开展风险评估。 倪云龙 乔昕 王燕梅 田亭 霍翔关键词:淡水产品 副溶血性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