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血管增强技术在胎儿肺静脉检查中的应用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声血管增强技术(VET)应用于胎儿肺静脉检查的价值。方法收集单胎孕妇184例,根据孕周将其分为A组(52例,孕周14-21w),B组(106例,22-29w)和C组(26例,30-37w)。分别应用CDFI、2-DE、CDE以及VET四种检测方法进行检查,对比分析四种方法应用于不同孕期胎儿肺静脉检查的效果。结果 VET、CDE、2-DE、CDFI四种技术的显示率依次为86.4%、51.1%、21.2%、44.6%,VET显著高于其余三项技术(P〈0.05);B组的VET显示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在胎儿肺静脉检查中应用VET具有显示率高、检查准确性好的特点,孕中期为最佳检查时间,对临床胎儿肺静脉检查具有重要意义。
- 冯敏李燕陶溢朝聂敏丁婷方丽彭删尹成俊
- 关键词:胎儿超声血管增强技术
- B超检查在子宫肌瘤早期诊断中的准确性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B超检查在子宫肌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1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85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B超诊断图像,掌握患者肿瘤的具体情况。结果:本组85例患者均采用B超诊断,经过手术或者是病理证实之后,有81例患者确诊为子宫肌瘤,B超诊断的准确性高达95.29%。结论:采用B超进行子宫肌瘤的诊断,对患者不造成任何创伤,诊断快速方便,准确性高。
- 丁婷
- 关键词:B超子宫肌瘤
- 胎儿肾脏发育异常超声诊断临床价值研究
- 2014年
-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胎儿肾脏发育异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2月~2013年12月通过产前超声检查,诊断出为胎儿肾脏异常的15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超声声像图表现、诊断符合率及产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肾脏发育异常的胎儿中,肾积水68例,30例为多囊性肾发育不良,3例为胎儿多囊肾,7例为肾囊肿,5例为盆腔异位肾,9例为重复肾,2例为融合肾,28例为肾缺如。单肾缺如、双肾缺如的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0%、100.0%;肾积水、盆腔异位肾的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7.1%、80.0%;多囊性肾发育不良超声诊断符合率93.3%;胎儿多囊肾、肾囊肿、融合肾超声诊断符合率均为100.0%;重复肾超声诊断符合率44.4%。结论孕妇产前接受超声检查,对于大部分的肾脏异常都能准确诊断,从而为临床决策提供有效依据,对于超声检查无法确诊者,应加强随访,谨慎诊断。
- 丁婷
- 关键词:胎儿超声诊断产前
- 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筛查出的肢体畸形胎儿36胎。结果本组包括软骨发育不全7胎,成骨发育不全3胎,残肢畸形10胎,足畸形12胎,手畸形3胎,人体鱼序列征1胎。结论胎儿肢体畸形的超声诊断十分重要,应提高检查胎儿肢体的意识,按照顺序对胎儿肢体进行产前检查。
- 冯敏李燕陶溢朝聂敏丁婷方丽彭删尹成俊
- 关键词:胎儿肢体畸形产前超声
- B超测量肝硬化患者门脉血管直径及其作用探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研究探讨B超测量肝硬化患者门脉血管直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肝硬化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B超测定其门脉血管直径,并经胃镜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情况进行观察。另取同期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人50例作为对照,同样经B超测定门脉血管直径,分别比较两组受检者的门脉主干、门脉左干、门脉右干及脾门静脉内径检测结果 ,并对肝硬化患者门脉主干内径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的门脉主干、门脉左干、门脉右干及脾门静脉内径B超测量结果及Qsv/Qpv的计算结果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肝硬化患者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情况进行观察,可见门脉主干内径在14 mm以上的患者中,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显著高于门脉主干内径在14 mm及以下的患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B超对肝硬化患者的门脉血管直径进行检测,能够通过门脉血管的显著增粗特征为门脉高压症的诊断提供有效依据,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其检测简单、方便、重复性强、经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丁婷
- 关键词:B超肝硬化
- 胎儿手足畸形的产前超声诊断思路刍议
- 2014年
- 目的掌握胎儿手足畸形的超声检查图像特征;提高胎儿手足畸形的检出率,提法人口出生率的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孕期常规检查的382例胎儿进行超声检查,对胎儿的四肢采用连续顺序追踪的方法进行超声检查,并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超声检查后发现,有34例胎儿出现手足畸形,其中确诊30例,误诊4例,检出率为88.24%,所有手足畸形胎儿均在引产后或者是新生儿出生之后得到证实。结论在孕期进行超声检查能够对胎儿整体形态结构的异常情况进行检查,而且对胎儿五致畸性影响,而且具有很好的重复性,能够提升手足畸形胎儿的检出率,降低了畸形儿的出生率,可以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
- 丁婷
- 关键词:胎儿手足畸形产前超声诊断
- 超声介入瘤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复发危险因素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瘤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原发性肝癌后近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收集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73例超声介入瘤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单因素回归分析超声介入瘤内注射无水酒精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相关因素,然后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其近期复发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血清乙肝HBsAg阳性阴性、肿瘤部位、肿瘤数目组间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肿瘤大小、血清AFP水平、有无门脉癌栓形成、肝功能( Child)分级、肿瘤分化程度、肿瘤不同转移部位之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经多因素分析及逐步回归结果显示,肝功能( Child)分级、肿瘤分化程度、肿瘤转移、门脉癌栓是预后显著相关的因素(卡方检验,χ^2=47.763,P<0.01;似然比检验,χ^2=450.546,P<0.01)。结论肝功能( Child)分级、肿瘤分化程度、肿瘤转移和门脉癌栓是超声介入后近期复发的危险因素。
- 秦艳娟丁婷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无水酒精瘤内注射超声介入
- B超检查在早期发现颈内动脉斑块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选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6例颈内动脉斑块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比较患者颈内动脉狭窄及斑块检测情况。结果 B超的斑块检出率为71.43%,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斑块检出率为91.07%,B超的检测率明显低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在颈内动脉硬斑、溃疡斑和扁平斑的检测上,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颈内动脉软斑的检测上,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颈内动脉狭窄情况的检查,B超检测发现颈内动脉正常或狭窄〈50%患者15例,狭窄50%~69%患者9例,狭窄70%~99%患者8例,完全闭塞患者4例,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发现颈内动脉正常或狭窄〈50%患者7例,狭窄50%~69%患者27例,狭窄70%~99%患者17例,完全闭塞患者5例。对颈内动脉狭窄50%~69%和完全闭塞的诊断上,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正常或狭窄〈50%和狭窄70%~99%的诊断上,两种方法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超检查具有无创伤性,实时成像,方便易行,可重复检查,费用低廉,使用人群广泛等优点,可以对血管狭窄程度、内一中膜厚度、斑块情况进行形态学评价,并可作为治疗后效果反馈的随访检查手段。
- 丁婷陶溢潮
- 关键词:B超颈内动脉斑块
- 乳房B超和钼靶X线用于乳腺疾病检查中与术后病理结果诊断的符合性研究被引量:14
- 2015年
- 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且病历资料完整的66例乳腺疾病患者行钼靶X线及超声检查,将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并对两种乳腺疾病检查进行比较分析。66例患者经手术后病理诊断共有乳腺囊肿19例,乳腺纤维瘤26例,乳腺增生结节14例,乳腺癌7例。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钼靶X线乳腺囊肿符合12例,纤维腺瘤符合18例,结节增生8例,乳腺癌符合5例,B超乳腺囊肿符合17例,纤维腺瘤符合23例,结节增生7例,乳腺癌符合4例,其中B超诊断乳腺纤维瘤和乳腺囊肿的准确率显著高于钼靶X线(P〈0.05),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准确率显著高于B超(P〈0.05),但两者在乳腺增生结节和无显著性差异(P〉0.05)。B超检查及钼靶X线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各有所长,B超在乳腺良性疾病的诊断方面敏感性较高,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钼靶X线更占优势。
- 丁婷王星
- 关键词:钼靶乳腺疾病病理
- B超联合瘦素、VEGF和IR检测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B超、瘦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胰岛素抵抗(IR)联合检测对卵巢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卵巢癌组、卵巢良性肿瘤组和正常组血清中瘦素和'VEGF的水平,检测3组空腹胰岛素量和血糖,用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瓜)来评估IR。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卵巢癌组和卵巢良性肿瘤组血清中瘦素、VEGF水平以及IR检测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41、0.045、0.038;0.032、0.035、0.044),均P<0.05)。卵巢癌组血清中瘦素、VEGF水平以及IR检测水平与卵巢良性肿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39、0.031和0.033),均P<0.05)。B超联合瘦素、VEGF、IR检测比单独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结论 B超联合瘦素、VEGF、IR检测在诊断卵巢癌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丁婷丁益陶溢潮盛波彭斌秦艳娟
- 关键词:卵巢癌瘦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