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齐秀芳

作品数:16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邯郸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护理
  • 2篇蛋白
  • 2篇导管
  • 2篇血浆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肿瘤坏死因子...
  • 2篇子宫
  • 2篇子宫内膜
  • 2篇子宫内膜间质
  • 2篇子宫内膜间质...
  • 2篇内膜
  • 2篇内膜间质细胞
  • 2篇老年
  • 2篇坏死因子
  • 2篇间质
  • 2篇间质细胞
  • 2篇梗死
  • 2篇宫内
  • 1篇蛋白酶

机构

  • 11篇邯郸市第一医...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2篇邯郸市中心医...
  • 2篇河北工程大学...
  • 1篇秦皇岛市海港...
  • 1篇冀中能源邯郸...
  • 1篇邯郸市第四医...

作者

  • 11篇齐秀芳
  • 3篇黎玉荣
  • 2篇李焱
  • 2篇栗志英
  • 2篇杨志红
  • 2篇马燕霞
  • 2篇冯慧旻
  • 2篇刘丽军
  • 2篇薛英玲
  • 1篇常超
  • 1篇单铁英
  • 1篇单铁强
  • 1篇张兰华
  • 1篇信栓力
  • 1篇牛丽杰
  • 1篇王书秀
  • 1篇谭子新
  • 1篇邵丽莉
  • 1篇刘桂兰
  • 1篇杨华

传媒

  • 2篇现代消化及介...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妇产科临...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2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介素-11治疗病毒感染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分析
2016年
目的分析霞绑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病毒感染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病毒感染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联合应用重组人白介素-11皮下注射。治疗10d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血小板计数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76.92%(x^2=4.727.P〈0.05);血小板计数(158.42±45.23)叫硅高于对照纽(110.13±30.47)(t=6.385,P〈0.05)。结论重组人白介素-11可有效改善血小饭水平,提高病毒感染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效果。
贾振薇马改生李焱齐秀芳
关键词:病毒感染血小板减少症
体外沉默NLRP3对AngⅡ诱导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以及分泌活性的影响
2022年
目的 研究体外沉默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s)增殖及分泌活性的影响。方法 观察ESCs在不同浓度的AngⅡ刺激下数量的改变,确定最佳AngⅡ浓度;细胞分为四组:正常组、AngⅡ组、AngⅡ+空载病毒组(空载组)及AngⅡ+NLRP3-RNAi组(沉默组)。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测量细胞中NLRP3、Ⅰ型胶原及纤粘连蛋白的mRNA和蛋白的含量。结果AngⅡ能刺激细胞数量增加,10-5 mol/L AngⅡ最佳(均P <0.05)。与正常组相比,AngⅡ组NLRP3、Ⅰ型胶原及纤粘连蛋白的mRNA和蛋白的含量明显增加(均P <0.05);与空载组相比,沉默组上述指标明显降低(均P <0.05)。结论 体外沉默NLRP3能够明显降低AngⅡ诱导的ESCs的增殖能力和分泌活性。
齐秀芳栗志英单铁英李伟单铁强商小涓宋亚娟宋玉杰刘晓霞宋永红何红梅
关键词:NLRP3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
新型导管固定装置与常规胶布固定对PICC导管脱出的影响结果对比
2019年
目的:比较新型导管固定装置与常规胶布固定对PICC导管脱出的影响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11我科收治的成功置入PICC导管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研究组采用新型导管固定装置固定,对照组采用常规胶布固定。对比两组的PICC导管脱出率。结果:根据研究结果,研究组的重度、中度以及轻度导管脱出率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C置管患者中,采用新型导管固定装置可以更好的降低PICC导管脱出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齐秀芳
关键词:PICC置管导管脱出
新型导管固定敷贴在老年病人PICC导管固定中的应用研究
2019年
目的:探讨新型导管固定敷贴在老年病人PICC导管固定中的应用。方法:本文观察对象选自我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期间实施PICC插管导管治疗的80例老年病人,采用国际随机字母表法将80例患者等分为实验组和対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缝合法和3M透明敷贴固定PICC,观察组给予新型导管敷贴法和3M透明敷贴固定PICC,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导管移位或脱出1例,占比2.50%,机械性静脉炎1例,占比2.50%,穿刺点红肿2例,占比5.00%,对照组导管移位或脱出5例,占比12.50%,机械性静脉炎4例,占比10.00%,穿刺点红肿6例,占比15.00%,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拔管情况发生率分别为10.00%和37.50%,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导管固定敷贴在老年病人PICC导管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需缝合固定即可完成自我效能干预敷贴,减少对老年患者皮肤损伤,粘贴牢固,降低了导管移位或脱出不良拔管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齐秀芳叶海峰
关键词:老年病人
血脂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TNF-α和hsCR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血脂康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免疫浊度法检测60例UAP患者服用血脂康前后血浆TNF-α及hsCRP水平。结果 UAP组血浆TNF-α、hsCRP水平为(23.34±6.32)ng/L、(2.27±0.44)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85±5.17)ng/L和(1.98±0.41)μg/L(P<0.01),服用血脂康4周后UAP组血浆TNF-α及hsCRP水平明显下降(P<0.01)。结论血脂康可显著降低UAP患者血浆TNF-α及hsCRP水平,对改善UAP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作用。
刘丽军冯慧旻马燕霞薛英玲骈晶黎玉荣裴丽敏刘桂兰齐秀芳杨华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
心电监护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防范对策被引量:9
2011年
心电监护是危重患者及术后患者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电图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各科室中广泛使用,特别是在危重患者的抢救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心电监护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大多与护士心电图知识的欠缺及对心电监护干扰因素不了解。
黎玉荣薛英玲冯慧旻齐秀芳
关键词:心电监护法律
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的鼻饲反流误吸原因及护理分析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对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将82例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采用常规脑梗死疾病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护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鼻饲反流误吸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误吸症状控制时间、吞咽功能复常时间、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对护理脑梗死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实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再次出现吞咽障碍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对在治疗期间出现鼻饲反流误吸的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患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王书秀杨志红齐秀芳张红霞付廷飞
关键词:老年脑梗死吞咽困难
双氢青蒿素对TGF-β1诱导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MMP-9和TIMP-1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双氢青蒿素(DHA)对加入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培养的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增殖活性以及分泌MMP-9和TIMP-1的影响,探讨DHA对子宫内膜纤维化的作用机理。方法消化子宫内膜组织并滤出其中的间质细胞。据不同的孵育方法细胞被设成4组,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培养;DHA组:常规培养液中滴入DHA;TGF-β1组:常规培养液中滴入TGF-β1;TGF-β1+DHA组:常规培养液中滴入TGF-β1和DHA。通过吸光度值观察4组细胞的增殖结果;分析每组培养液中分泌的Ⅰ型胶原的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法衡量细胞里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以及其抑制剂-1(TIMP-1)值的变化。结果对照组与DHA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TGF-β1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吸光度值(0.1299±0.0023)升高,培养液中Ⅰ型胶原(0.7246±0.0036)分泌量上升,细胞内MMP-9的含量(0.0394±0.0024)稍微升高(P>0.05),TIMP-1的含量(0.7288±0.0620)明显升高(P<0.05),MMP-9/TIMP-1的值(0.0514±0.0035)减少(P<0.05)。TGF-β1+DHA组与TGF-β1组相比,细胞的吸光度值(0.1210±0.0028)下降,培养液中Ⅰ型胶原(0.5723±0.0036)分泌量降低,细胞内MMP-9的含量(0.0812±0.0031)明显升高(P<0.05),TIMP-1的含量(0.4529±0.0433)明显降低(P<0.05),MMP-9/TIMP-1的值(0.1546±0.0195)增加(P<0.05)。结论DHA能抑制TGF-β1作用的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增殖,并能调节TGF-β1作用的细胞内MMP-9和TIMP-1的水平来达到拮抗子宫内膜纤维化的效果。
栗志英马景红齐秀芳单铁英杨志红马瑞晴魏天慧董付存张素华
关键词:双氢青蒿素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
多元化护理在预防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多元化护理在预防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3年邯郸市第一医院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予以多元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化疗期间感染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呼吸道感染、口腔感染、肛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肤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元化护理在预防初治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感染的发生。
齐秀芳李焱
关键词:白血病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2012年
目的通过测定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水平,分析冠状动脉支架术对冠心病患者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单支病变的冠心病患者70例为冠脉介入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入选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IL-6和TNF-α水平。结果冠脉介入组患者术后血浆IL-6为(21.49±4.45)pg/L,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术后IL-6为(13.07±4.12)pg/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介入组患者术后血浆TNF-α为(15.67±4.25)ng/mL,显著高于术前的(12.56±4.13)ng/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冠脉造影术后TNF-α为(11.23±3.87)ng/m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介入治疗促进冠心病患者血浆IL-6及TNF-α水平的升高,是否为冠脉介入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重要机制之一尚待进一步考证。
刘丽军信栓力常超马燕霞邵丽莉张兰华齐秀芳牛丽杰李书香刘镜
关键词:冠心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