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鸳
- 作品数:15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加拿大艾滋病合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上海市徐汇区2008-2015年VCT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对上海徐汇区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求询原因、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查阳性率及其变化趋势等情况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拓展VCT门诊服务内涵和覆盖面提出建设性意见。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对VCT门诊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求询检测者的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0 815名求询检测者男女比例为7.26∶1,平均年龄为(31.65±10.18)岁,20~29岁组人数最多,婚姻状况以未婚者为主,占64.45%(6 970/10 81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8.88%(8 531/10 815)。求询原因中,有异性性行为史者(7 040人)居首位,其次为男男性行为者(MSM)(2 370人)。求询检测者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以及求询原因的构成情况在不同年份有波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VCT门诊筛查阳性率为3.75%(386/10289)。结论徐汇区VCT门诊的求询检测者以年轻、未婚、高学历的男性人群为主。求询原因中MSM人数增长迅速,筛查阳性率居高不下。VCT门诊多项指标均高于国内其他同类地区。上述特征及其变化波动得益于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断创新VCT综合服务模式,将VCT工作与高危干预、哨点监测、科研项目等工作紧密结合。建议加强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加大宣传力度和深度,扩大暗娼、外来务工人员等人群的检测。
- 蔡晓峰陶懂谊黄文鸳张铁军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自愿咨询检测男男性行为者
- 上海市徐汇区不同人群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
-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不同人群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控制艾滋病/梅毒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方案和问卷,对辖区不同人群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用SPSS 16.0 进行...
- 陶懂谊张赛男蔡晓峰黄文鸳何晓雯杨美霞
- 关键词:艾滋病梅毒知识知晓
- 徐汇区建筑工人性病艾滋病及安全套使用知信行状况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了解建筑工地工人性病艾滋病(STDs/AIDS)及安全套的知识、态度及行为,为开展健康教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徐汇区6个建筑工地的620名建筑工人进行问卷调查,主要包括性病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和安全套的认识及使用等内容。[结果]在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有关"性病是可预防的"、"与艾滋病病人不用安全套的性行为可以传播艾滋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以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及"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可能会看起来很健康"等问题的回答正确率较高,在79.9% ̄96.76%之间。但对于几个关于感染途径的问题(如与艾滋病人握手,共用毛巾、马桶,接吻,咳嗽及昆虫叮咬等),大多数人存在错误认识,回答正确率仅为4.60% ̄35.9%。在安全套的认识和使用方面,有关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方法,仅有11.11%的人知道用食用油或凡士林作为安全套润滑剂会导致安全套破裂,27.21%的人知道戴安全套时应该把顶部小囊中的空气挤掉,29.47%的人知道在把安全套戴上阴茎之前,安全套不应该被完全展开。发生商业性性行为时,61.10%的人会选择使用安全套,但与配偶或情人发生性关系时,仅有不到25%的人使用安全套。[结论]建筑工人多数来自农村,文化程度较低,大多居住在建筑工地,与外界相对隔绝,对性病艾滋病知识比较缺乏,安全套的认识及使用率较低,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宣教方式,加强对建筑工人相关防治知识的宣传及安全套的推广使用,使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得以提高。
- 高知义杨美霞黄文鸳蔡晓峰李申生任金马Liviana Calzavara
- 关键词:建筑工人性病艾滋病安全套
- 上海市徐汇区2002-2005学年在校学生伤害监测分析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在校学生近年来伤害发生和分布特征,探讨学生伤害的有效干预措施和预防模式。方法采用学校、社区二级监测报告网,对上海市徐汇区2002-2005学年在校学生伤害个案登记和报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生伤害的平均年发生率为4.58‰,男、女生伤害发生率比值为3.48;伤害发生率与校别有较密切的关系;学校是学生伤害发生的最主要场所,占82.8%;不慎是造成学生伤害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占伤害发生原因的85.5%;排在前4位的伤害类型依次是碰撞(56.9%)、跌落(28.8%)、切割穿刺(4.7%)、交通事故(1.8%);伤害性质主要以骨折和外伤为主,分别占伤害数的41.6%和36.4%。结论有必要针对学生特点开展学校安全教育,同时加强和完善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伤害的综合监督和管理,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促进学生健康。
- 周雷黄萍萍黄文鸳刘峰杨帆
- 关键词:流行病学方法
- 上海市徐汇区不同人群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不同人群对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控制艾滋病/梅毒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方案和问卷,对辖区不同人群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了1241人。总人群的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0.73%(1126/1241)和75.50%(937/1241)。不同人群的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存在统计学差异,女性性工作者(FSW)、吸毒者(DUS)、孕产妇(PRG)的艾滋病/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7.87%(414/423)、86.88%(351/404)、87.20%(361/414)和89.83%(380/423)、74.01%(299/404)、62.32%(258/414)。获得梅毒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有电视、宣传材料、朋友或同伴和宣传活动及网络。结论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相对偏低,今后可借助艾滋病宣传教育的经验和契机,广泛开展梅毒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艾滋病和梅毒的正确认知,有效控制艾滋病和梅毒传播。
- 陶懂谊张赛男蔡晓峰黄文鸳何晓雯杨美霞
- 关键词: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
- 上海市城区MSM的HIV抗体检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城区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既往艾滋病病毒(HIV)抗体检测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0年8-12月,通过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非政府组织(NGO)小组、社会信息网络、外展干预等方式动员招募365名MSM,进行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69.6%曾做过HIV抗体检测,64.4%在过去的两年中做过HIV抗体检测,两年内平均检测次数为2.29次(1-20次)。从未做过HIV抗体检测的原因主要有:不相信自己会感染HIV,认为没有和HIV感染者发生性关系,从未考虑过检测,不知道去哪里检测,害怕个人信息暴露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组[比值比(OR)=2.169]、受教育程度(OR=0.457)、过去一年平均月收入(OR=2.347)、健康自我评估(OR=0.547)与既往HIV抗体检测比例有关。结论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营造宽松的社会氛围,关注低收入人群,逐步提高咨询检测服务质量、可及性和利用率,不断提高MSM的HIV抗体检测率。
- 杨美霞李申生黄文鸳顾凯侃朱小珍蔡晓峰宁镇康来仪
-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影响因素
- 徐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HIV感染者管理及咨询检测的SWOT分析
- 2014年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管理及自愿咨询检测工作是落实艾滋病防控策略的重要措施。该研究通过SWOT分析法,找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HIV感染者管理及自愿咨询检测工作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工作策略。
- 汪澜黄文鸳蔡晓峰何纳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自愿咨询检测SWOT分析
- 上海市徐汇区居民梅毒预防知识调查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常住居民梅毒预防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梅毒健康促进及评估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随机抽样方法,对451名15~49岁常住居民开展面对面入户调查。结果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为77.6%。知晓率较高的是“梅毒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传播”和“梅毒病人的性伴需要去医院检查”,分别为90.2%和92.0%;知晓率较低的是“梅毒会增加艾滋病传播”和“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预防梅毒传播”,分别为61.4%和77.6%。男性、30~40岁组、文化程度较高者知晓率高于其他组别(P〈0.05)。居民获取梅毒预防知识主要通过电视(61.0%)、宣传活动(50.6%)和广播(39.7%)。结论要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唤起全社会的参与意识,同时关注重点人群,提高全社会各类人群的梅毒预防知识水平。
- 黄文鸳杨美霞蔡晓峰
- 关键词:梅毒知晓率
- 上海市徐汇区2010-2015年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及其阳性发现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徐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求询者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态及其确证的HIV感染者特征,为艾滋病防治工作和政策制定提供现实依据。方法对2010-2015年徐汇区VCT门诊求询者的调查数据用SPSS 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2015年,共有9 078人前来VCT门诊咨询检测,检测率96.96%(8 802人),HIV抗体阳性检出率3.35%(295/8 802);男性8 047人(88.64%),15~34岁青壮年占82.97%(7 532人),未婚者占64.64%(5 868人),大专及以上文化者占78.85%(7158人)。求询原因中,高危性行为史占88.64%(8 047人);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前两位是男男性行为史(9.15%,200/2 186)和配偶/固定性伴阳性7.01%(11/157)。经VCT发现的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中,男男性行为感染的占67.80%(200/295),VCT新发现的HIV/AIDS病人占同时期全区新发现HIV/AIDS病人的25.03%(237/947),其CD4^+T淋巴细胞(简称CD4细胞)检测比例(97.47%,231/237)和CD4细胞值(Median=386个/μL)高于同时期医疗机构发现的HIV/AIDS病人(83.80%,595/710;Median=297个/μL),而发病和死亡比例低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愿咨询检测成为徐汇区HIV/AIDS病人的主要发现方式之一,通过VCT有利于病人的早发现和随访管理,改善预后,将更好助力遏制艾滋病。
- 陶懂谊何晓雯蔡晓峰刘春馨肖鹏磊张赛男黄文鸳杨美霞
-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男男性行为T淋巴细胞检测
- 男男性行为人群健康及行为方式差异性研究
- 2012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中HIV感染者与非感染者的行为方式差异,提出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方法]通过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网络及相关组织动员招募16岁以上对象,分为感染者组和非感染者组,采用匿名问卷调查MSM人群中艾滋病相关健康及行为差异。[结果]30名HIV感染者和124名非HIV感染者之间的人口学特征无统计学差异。非HIV感染者与女性结婚和生育的可能性明显大于HIV感染者;非感染者组的健康状况自我评估为良好的比例高于感染者组。关于对待"患了艾滋病可以有性行为"的态度,感染者组赞同率高达93.4%。近6个月内性行为方式方面,非感染者组与非固定性伴的口交率和射精率明显高于感染者组。[结论]MSM人群中HIV感染者与非感染者的婚育和性行为存在差异,急需加强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
- 杨美霞蔡晓峰李申生江云黄文鸳陶懂谊宁镇Sarah Jane SteeleTed Myers
-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