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俐俐 作品数:7 被引量:4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核素骨显像用于早期检测发生于SARS恢复期患者的缺血性骨坏死 目的分析SARS恢复期患者的骨显像特征,评价骨显像在早期检出AV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66例SARS恢复期患者(女性46例,男性20例),年龄分布在19-63岁。所有受检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均接受了激素治疗,并接... 王茜 黄俐俐 秦淑玲 王玉 梁铁军 张彩群 赵亚妹关键词:MRI 核素骨显像 缺血性骨坏死 文献传递 符合线路SPECT/低剂量CT^(18)F-FDG显像在肺肿瘤术前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评价带有低剂量定位CT系统的SPECT对肺癌诊断和非小细胞性肺癌(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使用GE-Millennium VG with Hawkeye成像仪对高分辨CT不能确诊的48例可疑肺癌患者进行了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将显像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评价其对肺部原发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同时,对24例NSCLC患者术中摘取的74个淋巴结在相应淋巴结区内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病理诊断之间的病灶与病灶对比,评价其对淋巴结转移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显示,有40例患者出现了肺部异常FDG摄取情况。根据形态及核素摄取特征,18F-FDG符合线路显像正确检出恶性病变34例,排除恶性病变6例,出现假阳性6例和假阴性2例,对原发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4.4%、50.0%和83.3%;同时,在4例患者中检出了CT未发现的、发生于肾上腺和骨的肺外转移。恶性肿瘤对FDG的摄取明显高于良性肿瘤,且鳞癌高于腺癌。在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中,淋巴结区与淋巴结区的对比显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57.9%、90.9%和82.4%;而影像诊断与临床诊断之间的比较显示,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1.5%、81.8%和70.8%。结论使用带有低剂量定位CT系统的SPECT行18F-FDG显像,对肺部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及肺外转移病灶的检出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在对NSCLC患者的临床分期上其应用价值有限。 王茜 黄俐俐 岳明纲 秦淑玲 王玉 聂玉新 张彩群 梁铁军 赵亚妹关键词:肺肿瘤 符合线路SPECT ^18F-FDG显像 肺通气/灌注显像结合血浆D-二聚体分析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1 2005年 目的 探讨肺通气 灌注 (V Q)显像结合血浆D 二聚体 (dimer)分析在肺栓塞 (PE)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疑有PE的患者 10 4例进行肺V Q显像和血浆D dimer分析。以临床诊断为依据 ,分别评价肺V Q显像、D dimer分析及V Q显像结合D dimer分析对PE的诊断价值。结果 4 4例确诊为PE ,6 0例排除PE。肺V Q显像对 86例 (82 .7% )明确诊断 ,另 18例 (17. 3% )为非确定性诊断。V Q显像诊断PE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84. 1%、75 .0 %和 78. 8%。血浆D dimer分析诊断PE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3. 2 %、6 0 . 0 %和 74 . 0 %。以D dimer <5 0 .0mg L作为V Q显像中非确定性诊断病例排除PE的依据 ,则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提高到 85. 0 %和 84 . 6 %。结论 在V Q显像中出现非确定性诊断结果时 ,血浆D dimer测定可作为排除PE的依据 ;V Q显像结合血浆D dimer测定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王茜 黄俐俐 秦淑玲 岳明纲 王玉 聂玉新 梁铁军关键词:D-DIMER PE 血浆D-二聚体 肺栓塞 特异性 肺通气/灌注显像与螺旋CT血管成像用于肺栓塞诊断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2004年 目的:比较通气蛐灌注(V-P)显像和螺旋CT血管成像(SCTA)对肺栓塞(PE)诊断的临床价值。资料和方法:65例疑有PE的患者同时进行了V-P显像和SCTA检查,包括29例PE和36例非PE患者。以最终临床诊断为标准,分别评价两种显像对PE诊断的临床价值。结果:V-P显像对PE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86.2%,72.2%和78.5%,SCTA分别为79.3%,91.7%和86.2%。非确定性诊断在V-P显像中占受检病例的16.9%,SCTA占4.6%。V-P显像的非确定性诊断多出现于既往有其它心肺疾患的患者,如将非确定性诊断病例去除,则V-P显像的各项诊断参数均较SCTA呈增高趋势。联合应用两种检查法,则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可提高到93.1%,94.4%和93.8%。结论:总体上SCTA对PE诊断的准确性优于V-P显像,应作为首选检查法;如果对受检病例作适当的选择,V-P显像的诊断价值仍有可能进一步提高;联合应用两种显像是目前最为理想的PE诊断方法。 王茜 黄俐俐 秦淑玲 岳明纲 李河北关键词:肺栓塞 放射性核素显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门控心肌显像与心血池显像测量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 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评价ECToolbox软件测量门控心肌显像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临床价值。方法31例患者接受静息态门控心肌显像,用ECToolbox软件测量LVEF,并与一周内门控心血池显像测量的结果比较。结果全部患者用ECToolbox软件测量值与心血池显像测量值的相关性为r=0.699(P<0.001);二者无统计学差别(P>0.05)。EDV<70ml组患者ECToolbox软件测量值与心血池显像测量值无相关性;前者高于后者(P<0.05)。EDV≥70ml组ECToolbox软件测量值与心血池显像测量值呈强相关(r=0.834,P<0.001);二者无统计学差别(P>0.05)。ECToolbox软件测量值对左室收缩功能是否正常的判断与门控心血池显像无差别(P>0.05)。结论用门控心肌显像ECToolbox软件测量LVEF与门控心血池显像比较相关性好且结果准确,但EDV<70ml时会高估测量值。 李河北 王茜 秦淑玲 王玉 黄俐俐关键词:门控心血池显像 每搏输出量 核素骨显像诊断SARS激素治疗后恢复期缺血性骨坏死的价值 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恢复期患者的骨显像特征,评价骨显像对早期诊断缺血性骨坏死(AVN)的价值。方法 66例 SARS 恢复期患者行核素全身骨显像,其中54例同时行髋、膝关节 MRI 检查。对患者的骨显像结果进行分析,同时与 MRI 检查结果对照,并根据随访结果评价两种检查法早期诊断 AVN 的价值。结果骨显像发现30例(45.5%)患者异常。共发现病灶82个,分别位于髋、膝、踝、肘、肩、腕和胫骨中段,以髋、膝关节病变最为常见。其中有症状病灶71个,无症状病灶11个。多发病灶见于8例患者。骨显像与 MRI 诊断结果符合率为92.6%。与随访结果对照,骨显像和 MRI 对髋和膝关节 AVN 诊断的准确性相同(均为91.7%)。骨显像还检出11个位于 MRI 扫描视野外的病灶。结论 SARS 恢复期患者发生 AVN 的可能性较高,且呈多部位受累倾向;骨显像宜作为早期诊断 AVN 的首选检查法。 王茜 黄俐俐 秦淑玲 王玉 聂玉新 梁铁军 张彩群 赵亚妹关键词:骨坏死 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MDP 甲状腺癌显像原发灶不显影转移灶高度分泌甲状腺激素一例 被引量:3 2006年 患者女,49岁,因发现左腋下肿块伴心悸、乏力、全身酸痛3个月就诊.体格检查:甲状腺不大,颈部淋巴结未触及;乳腺未触及肿块;左腋下肿块直径为3.0 cm,质硬,无明显触痛;心、肺及腹部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偏低(3.6×109/L),余未见明显异常;尿常规阴性;肿瘤标志物未查. 黄俐俐 王茜关键词: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癌 转移灶 不显影 原发灶 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