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祥
- 作品数:26 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猪链球菌2型98HAH33基因0955的功能研究
- 2018年
- 目的对猪链球菌2型98HAH33基因0955进行功能研究。方法比较野生株、突变株和回复株在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细菌黏附和血中存活比较它们对宿主黏附和抗吞噬能力的差异,小鼠和仔猪模型比较它们在毒力方面的差异。结果突变株和回复株在对数生长期生长略慢于野生株,但在平台期生长情况一致;细菌黏附证明基因0955可能是猪链球菌2型98HAH33的一个新黏附因子;血中存活证明基因0955和抗吞噬无关;小鼠和仔猪实验证明基因0955可能是猪链球菌2型98HAH33的一个新毒力因子。结论猪链球菌2型98HAH33基因0955可能是新鉴定的黏附因子和毒力因子。
- 骈亚亚高振祥聂晶晶许成山胡继红
- 关键词:猪链球菌2型细菌黏附
- 炎症条件下毛状样蛋白1促进淋巴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及迁移
- 2019年
- 目的:研究毛状样蛋白1(Cotl1)在炎症条件下调节淋巴细胞迁移的分子机制。方法:CRISPR/Cas9敲除小鼠胰岛血管内皮细胞MS1的Cotl1基因;黏附实验比较淋巴细胞与野生细胞株和敲除细胞株在LPS刺激下的黏附能力;RT-PCR及流式细胞术比较野生细胞株和敲除细胞株在LPS刺激下表面黏附分子ICAM1、VCAM1、P-selectin的表达情况;Transwell模型比较淋巴细胞在LPS刺激下穿过野生细胞株和敲除细胞株的迁移能力。结果:敲除细胞株Cotl1^-/-构建成功;在LPS刺激下,淋巴细胞与野生细胞株MS1的黏附显著高于敲除细胞株Cotl1^-/-;同时,野生细胞株MS1表面黏附分子ICAM1、VCAM1、P-selectin的表达显著高于敲除细胞株Cotl1^-/-;淋巴细胞穿过野生细胞株MS1的能力显著高于敲除细胞株Cotl1^-/-。结论:炎症条件下Cotl1促进淋巴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及迁移。
- 骈亚亚陶凤蓉冯敏聂晶晶高振祥胡继红
- 关键词:淋巴细胞迁移炎症
- 北京医院侵袭性酵母菌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调查北京医院2012~2013年及2016~2017年侵袭性酵母菌的感染分布情况及耐药情况。方法对临床检出侵袭性酵母菌进行菌株收集和统计,采用科马嘉显色培养基、API20C AUX和VITEK-2 Compact YST卡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同时用质谱对所有菌株进行复核鉴定。其中真菌药敏试验采用ATB FUNGUS 3酵母样真菌药敏试剂盒(微量稀释)。结果 2012~2013年我院共检出侵袭性酵母菌62株,其中白念珠菌36株,占比58.06%;光滑念珠菌17株,占比27.41%;近平滑念珠菌5株,占比8.06%;热带念珠菌3株,占比4.83%;其他念珠菌1株,占比1.60%。2016~2017年我院共检出侵袭性酵母菌43株,其中白念珠菌21株,占比48.83%;光滑念珠菌11株,占比25.58%;近平滑念珠菌6株,占比13.95%;热带念珠菌5株,占比11.63%。真菌药物敏感结果显示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及热带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2016~2017年侵袭性酵母菌未发现菌株耐药。结论白念珠菌在我院侵袭性酵母菌感染中占主导地位,虽然近年来我院侵袭性酵母耐药情况有所好转,但仍需进一步做好真菌药物敏感性研究。
- 高振祥陶凤蓉骈亚亚聂晶晶郭莉娜徐英春胡云建
- 关键词:侵袭性酵母菌念珠菌流行病学
- 猪链球菌2型溶菌酶释放蛋白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机制研究
- 2018年
- 目的研究猪链球菌2型溶菌酶释放蛋白(MRP)引起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为猪链球菌临床救治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基础。方法镍柱亲和层析法纯化MRP-N、MRP-C蛋白,通过血小板聚集仪、血栓弹力图仪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MRP蛋白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情况。结果猪链球菌2型野生株可以引起血小板的聚集,而突变株ΔMRP则不能;MRP-N蛋白可以引起血小板的聚集,而MRP-C蛋白则不能;β2整合素受体抑制剂(GPRP)能显著抑制MRP引起的血小板聚集。结论MRP是猪链球菌2型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关键因子,MRP通过β2整合素受体途径引起血小板的聚集。
- 骈亚亚任思楣高振祥聂晶晶张然胡继红
- 关键词:猪链球菌溶菌酶释放蛋白血小板聚集整合素
- 应规范下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检验的标本采集及报告方式被引量:11
- 2015年
- 病原学诊断是感染性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只有了解病原学和药敏结果,才能真正做到选择正确的抗菌药物和合理用药,同时避免细菌耐药的发生.最终可节省医疗花费,减少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1].而病原学诊断结果的正确与否,关键在于标本管理,直接影响治疗策略及疗效、实验室成本和效率.
- 胡继红高振祥
-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病原学诊断疾病诊断药敏结果
- 持留菌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目的持留菌(Persisters,Persister cells)为新陈代谢慢生长的细菌亚群,其对抗生素和其它环境压力高度耐受,但与耐药菌不同。外界压力通常是持留菌形成的催化剂。持留菌形成的机制尚处于探索阶段,现有的研究...
- 聂晶晶骈亚亚高振祥张然胡继红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文献传递
- 猪链球菌2型Δ0948互补株构建及对溶血素分泌和毒力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构建猪链球菌2型Δ0948互补株,验证对溶血素分泌和毒力的影响。方法:PCR扩增带启动子的SSU05_0948基因序列并连接至pAT18载体构建互补株,Western blot验证表达情况;绘制生长曲线比较互补株和野生株、突变株在不同时期的生长情况;CD1小鼠攻毒模型验证互补株能否恢复突变株毒力;溶血素(SLY)溶血活性及Western blot比较互补株和野生株、突变株不同时间点对SLY蛋白分泌的影响。结果:互补株构建成功但SSU05_0948基因的表达低于野生株;互补株在对数生长期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野生株和突变株,但在平台期一致;CD1小鼠毒力试验证明互补株可以基本恢复突变株毒力;SLY蛋白溶血活性及Western blot实验证明SSU05_0948在对数期早中期可以抑制SLY蛋白的分泌,而在对数期晚期及平台期则不影响SLY蛋白的分泌,互补株可以恢复SLY蛋白的分泌。结论:猪链球菌互补株CΔ0948能够恢复突变株Δ0948的毒力,SSU05_0948影响SLY蛋白的分泌,为猪链球菌防治提供新思路。
- 骈亚亚聂晶晶高振祥陶凤蓉胡继红
- 关键词:猪链球菌溶血活性
- 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调查老年患者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状况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山东某地3家医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临床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的老年患者进行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从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鲍曼不动杆菌872株,其中64.9%来自呼吸道、其次为脓液和尿液,分别占15.1%和12.2%;感染的主要科室为呼吸科、ICU、肿瘤科和神经内科;药敏结果显示: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最强,耐药率分别为15.9%、18.5%和18.1%,对米诺环素的耐药率也较低,为21.1%。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日益增多,由于鲍曼不动杆菌具有广谱耐药性,给临床治疗造成很大困难。因此,应重视鲍曼不动杆菌和多重耐药株的监测和药敏试验,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老年患者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发生率。
- 高振祥胡继红张然
-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抗菌药物
- 全国细菌药敏试验的室间质量评价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了解全国大中型医院细菌药敏试验(AST)状况,提高检测水平和质量。方法:定期向全国各参加评价实验室发放冻干标本,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报告可疑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药敏结果,对回报结果给予数据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2000年全国489个细菌室对常见耐药菌的检测正确率分别为:超广谱β-内酰胺酶63%(ESBLs);苯唑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74%;苯唑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oN)48%;对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7%;氨基糖苷类高水平耐药肠球菌95%;产β-内酰胺酶流感嗜血杆菌正确率35%。结论:通过细菌药敏试验的室间质量评价反映出我国的细菌耐药性检测水平急待提高。
- 胡继红高振祥尹铭芳
- 关键词:药敏试验耐药性微生物检测
- 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纸片中舒巴坦量对药敏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9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舒巴坦药敏纸片中舒巴坦量对药敏结果的影响。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检测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2:1)和头孢哌酮-舒巴坦(1:1)3组药对临床分离的534株革兰阴性杆菌的MIC值;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75/30μg和75/75μg3种纸片对此534株菌的抑菌环直径;分析MIC结果之间、纸片扩散法之间,以及2种药敏方法之间的结果是否有差异。结果经琼脂稀释法检测头孢哌酮、头孢哌酮-舒巴坦(2:1)和(1:1)MIC90别为:32、16、16μg/ml,MIC90分别为≥256,128,64μg/ml,Wilcoxon秩和检验两种药量配比MIC结果无统计学差异(Z=-0.248,P=0.804);头孢哌酮-舒巴坦75/30μg药敏纸片(75/30纸片)检测的敏感率(S%)、耐药率(R%)和中介率(1%)分别为55.3%、24.5%和20.2%,与琼脂稀释法结果相似。头孢哌酮.舒巴坦75/75μg(75/75纸片)敏感率、耐药率和中介率分别为72.5%、12.4%和15.1%,比75/30纸片检测的总敏感率高17.2%,对75/30纸片及75/75纸片测所有菌株的2组抑菌环直径进行配对t检验(t=21.613,P〈0.01),但这种差异只来自于CLSI规定检测出的产ESBL菌株、鲍曼不动杆菌和未经ESBL检测的其他肠杆菌科菌株;而对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ESBL阴性菌株的敏感率或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头孢哌酮一舒巴坦(2:1)和(1:1)琼脂稀释法药敏结果及75/30μg纸片法药敏结果无差异。当使用75/75Ixg药敏纸片报告产ESBL菌株、鲍曼不动杆菌和其他肠杆菌科菌株的药敏结果时,应注明舒巴坦的含量。
- 胡继红张楠高振祥高屹张然艾效曼许宏涛陶凤荣宣天芝胡云建
- 关键词:头孢哌酮舒巴坦微生物敏感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