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悦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教师
  • 3篇影响因素
  • 3篇乡村
  • 3篇乡村教师
  • 2篇中介
  • 2篇中介作用
  • 1篇德尔菲
  • 1篇德尔菲法
  • 1篇地方高校
  • 1篇学术
  • 1篇学术型
  • 1篇学术型研究生
  • 1篇学业
  • 1篇学业成绩
  • 1篇研究生创新
  • 1篇研究生创新能...
  • 1篇一般自我效能
  • 1篇一般自我效能...
  • 1篇指标体系
  • 1篇社会

机构

  • 9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9篇周正
  • 9篇韩悦

传媒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学位与研究生...
  • 1篇继续教育研究
  • 1篇教师教育研究
  • 1篇教育学报
  • 1篇成都师范学院...
  • 1篇教师教育学报
  • 1篇教育测量与评...
  • 1篇比较教育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母亲养育方式对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社会期望的中介作用被引量:4
2018年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Piers-Harrie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儿童社会期望量表(CSD)对1 42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母亲养育方式对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分干涉保护上得分低于本地儿童,在母亲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上得分高于本地儿童;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流动儿童的社会期望、自我意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母亲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与流动儿童的社会期望、自我意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期望在母亲养育方式和流动儿童自我意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母亲应当给予流动儿童更多的温暖理解和赞许鼓励,使其体会到来自母亲的积极期望,产生较强烈的被认可的需要,进而提高流动儿童的自我意识水平。
周正韩悦
关键词: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社会期望
父母参与对随迁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学校适应的中介作用被引量:4
2023年
为厘清父母参与、学校适应与学业成绩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了解父母参与对随迁子女学业成绩的影响,对1542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随迁子女的父母参与程度与学校适应水平均有待提高;父母参与可正向预测随迁子女学校适应和学业成绩,且学校适应在父母参与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为了提升随迁子女的父母参与程度和学校适应水平,改善学生学业成绩,需要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增强父母可行能力;健全协同育人机制,营创教育“多重影响域”;强化积极心理资本,提升学生应对危机的能力。
韩悦周正
关键词:随迁子女父母参与学业成绩
坚持还是放弃?博士生退学意向的影响因素及其演变机制
2024年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探索性地构建了博士研究生退学意向的影响因素及其演变机制。由于自我高估与学术低估间的认知错配,个体需求与供给现状间的供需失衡,预期设定与现实进程间的次序失控,使得博士研究生产生退学意向。外在环境与内在加工在退学意向发展进程中发挥调节作用,最终导致博士研究生行为结果的不同与分化,表现为成功改写、失败懊悔、消极应付、积极转变四种类型。
周静周正韩悦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影响因素
特殊教育教师一般自我效能感现状及其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被引量:7
2014年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核心自我评价量表,调查了黑龙江省524名特殊教育教师的一般自我效能感现状、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以及核心自我评价对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式。结果表明:特殊教育教师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总体偏低,其中自我意识效能感水平低于自我行为效能感水平;核心自我评价和积极评价因子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其各因子之间均呈现正相关,消极评价因子与自我意识效能感因子之间呈负相关;积极评价因子对自我意识效能感与自我行为效能感均有正向预测作用,消极评价因子对自我意识效能感有反向预测作用,对自我行为效能感无明显影响。
周正韩悦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师一般自我效能感核心自我评价
研究生创新能力探究:回顾与展望
2024年
通过对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主题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文献进行梳理发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界定、结构要素、影响因素、培养路径等方面。总体而言,相关研究视角较为广泛,研究内容相对丰富,已有研究从多角度、多学科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定义进行了阐释,并构建了多元化的结构指标要素;影响因素与培养路径涵盖了研究生个体、导师、学术环境等方面,为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从未来发展趋势着眼,后续研究可以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就研究视域而言,应加强国际经验的借鉴与应用;就研究内容而言,应关注创新能力结构要素之间的逻辑动态关系;就研究对象而言,应关注研究生群体的差异化特征。以推进该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完善发展。
周正马琳韩悦
关键词:研究生创新能力影响因素
美国乡村教师保留率及其社会支持路径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充足的师资和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的前提和基本保障。对美国教师流动趋势的历时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乡村教师保留率呈现稳中有进的样态,且与城市、城郊及城镇教师保留率差距甚微:2003-2013年美国乡村公立中小学教师流失的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转校教师人数逐渐减少;2015-2017年期间,美国公立中小学乡村教师的总转校率和流失率低于非乡村教师,而保留率高于非乡村教师,这一态势的形成与各级政府及社会组织为乡村教师提供的一系列社会支持息息相关。由于基本薪资相对较低、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情感动力相对不足,美国早期乡村教师流失严重。基于上述成因,美国建立了政府主导、多方协作的乡村教师支持体系,并有针对性地为乡村教师提供社会支持。在经济支持上,给予了乡村教师差异化经济补偿。在专业支持上,建立了系统的职业发展体系;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教师领导力的提升提供了可能。在心理支持上,创设了基于尊重、信任和协作的环境氛围;帮助教师构建外部网络,增强职业认同感。由此,美国得以较为有效地维持并提高其乡村教师保留率。以此为鉴,为提高我国乡村教师保留率,应在提高乡村教师经济支持的基础上,着重从增进教师文化认同感、促进教师专业内生发展、关注教师心理生活空间三方面予以乡村教师社会支持。
韩悦周正
关键词:乡村教师社会支持
乡村青年教师获得感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作为乡村教师队伍的后备力量与持续动力,乡村青年教师承担着振兴乡村教育发展的重任。切实的获得感是增进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坚定乡村青年教师教育信念的关键因素,也是建设高质量乡村教师队伍的根本保障。研究通过修正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建构了包含“生存保障获得感”“关系归属获得感”“自我发展获得感”3个一级指标、“物质经济获得感”“政策保障获得感”“社会交往获得感”“公共文化获得感”“社会声望获得感”“专业成长获得感”“职业成就获得感”7个二级指标及28个相应三级指标的乡村青年教师获得感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乡村青年教师获得感提升理路:完善物质保障,推进差异化教师激励政策;整合关系归属,锚定人性化社会需要;保持自我发展,合理规划未来预期。
韩悦周正周静
关键词:乡村教师青年教师指标体系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
地方高校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
2025年
以社会认知职业理论为分析框架,在混合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当前地方高校师范生从教愿意强烈,但乡村从教意愿不强;相较而言,女性、生源地为乡村、少数民族等特征的地方高校师范生的乡村从教意愿更高;在各维度的影响因素中,先赋性因素中的家庭物质支持、家庭心理支持,结构性因素中的乡村社会条件、相关政策支持、教师社会地位,以及建构性因素中的教育实践、专业素养、乡村融入、情感与信念对乡村从教意愿影响显著,其中,情感与信念起主导作用。因此,应活化先赋性因素、优化结构性因素、强化建构性因素,以切实提升地方高校师范生乡村从教意愿。
周静周正韩悦
关键词:从教意愿师范生乡村教师地方高校
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表征结构及其培养路径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基于对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内涵分析,厘清了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表征结构,将其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模块。在分析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应然理路与现时阻滞的基础上,提出了学术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三条可能路径:借鉴"弱架构"的综合型研究生课程模式;创设研究生导师负责的学术研究实践共同体;构建全方位多主体的研究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周正韩悦
关键词:学术型研究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