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光良
- 作品数:51 被引量:171H指数:6
- 供职机构: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硬通道穿刺引流术联合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硬通道穿刺引流术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3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的临床资料,均行床旁硬通道穿刺引流术联合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结果所有病人均一次性顺利完成穿刺引流术,穿刺用时1~2 min。术后死亡6例(7.2%),余77例出院后随访6个月,恢复良好32例,中残26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7例,死亡3例。结论对于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疝,床旁硬通道穿刺引流术能够快速缓解或解除脑疝,联合急诊血肿清除术加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可显著降低病人的致残率及病死率。
- 李红星彭肖肖韩光良张凯董梅刘贻哲宗强
- 关键词:急性硬膜下血肿脑疝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疗效
- 颈动脉转流管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 2020年
- 目的 探讨颈动脉转流管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头颈血管外科2013年1月至2019年8月935例行CEA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统计标本的有304例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颅内血流代偿较差的患者。术中行转流管转流的患者为转流管组(98例),术中未行转流管转流的患者为对照组(206例),通过比较2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血管再狭窄发生率,对术中转流管的应用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结果 转流管组和对照组的术中颈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2.3±0.6) min和(13.6±8.2) min,术后出现颅脑过度灌注发生率分别为1.02%(1/98)和7.28%(15/206),2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症状改善率、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及血管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于症状性颈动脉重度狭窄合并颅内血管代偿较差的患者,CEA中转流管的熟练应用是安全可靠的。
- 周帅高秀琴姜丽娜王明鑫韩光良李超王鲁飞郭嘉刘炜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转流管
- 早期运动指导在帕金森病毁损术后的早期应用
- 王久忠韩光良张吉荣
- 显微手术切除颅底脑膜瘤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韩光良宗强成立峰张吉荣
- 关键词:显微手术切除颅底脑膜瘤颅内肿瘤病灶部位疗效满意
-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 韩光良刘贻哲李红星
-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168例临床研究(稿件编号:A359)
-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资料与方法:男73例,女95例。年龄29~71岁,平均49岁。168例共有动脉瘤175个,其中多发动脉瘤6例.按动脉瘤发生部位,164例前循环动脉瘤共发现动脉瘤1...
- 韩光良宗强李涛成立峰刘东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蛛网膜下腔出血
- 微骨孔乙状窦后入路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45例报告被引量:1
- 2009年
- 宗强韩光良杨胜烨陆成芳张黎
- 关键词:显微血管减压术乙状窦后入路面肌痉挛微骨孔
- 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手术治疗临床探讨
- 目的:通过对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患者疗效分析,探讨手术治疗策略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大面积脑梗塞并发脑疝病人31例,病人发病1~3天出现昏迷,一侧或双
- 张吉荣韩光良宗强成立峰王久忠
-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去大骨瓣减压术疝手术
- 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小脑半球血肿疗效观察
- 2008年
- 韩光良宗强李涛成立峰
- 关键词:微创穿刺清除术疗效观察开颅血肿清除术梗阻性脑积水小脑出血枕骨大孔疝
-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7年
- 国内外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延髓腹外侧喙端为心血管调节中枢,如受到血管搏动性压迫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和血压升高。
- 宗强刘贻哲张凯李红星韩光良王明鑫张黎
- 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文献复习交感神经兴奋性心血管调节延髓腹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