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怡 作品数:16 被引量:119 H指数:5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更多>>
婴幼儿门诊输液留置针意外拔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6年 探讨婴幼儿门诊输液留置针意外拔针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减少意外拔针率,提高留置针在小儿门诊使用中的安全性。方法:2015年9月我院门诊留察病人共使用留置针704例,其中意外拔针148例,对这148例留置针意外拔针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门诊留置针患儿意外拔针原因包括护理人员方面、患儿家属方面及患儿自身。我科根据以上意外拔针发生的原因,制定了相应护理措施。结论:门诊婴幼儿留置针意外拔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护理人员应进行专业技术的训练,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同时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对小儿进行抚慰减少恐惧心理,创造良好温馨的输液场景,以避免意外拔针的现象发生。 张欣欣 陶怡关键词:门诊输液 婴幼儿 婴幼儿门诊输液留置针意外拔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 2016年 探讨婴幼儿门诊输液留置针意外拔针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减少意外拔针率,提高留置针在小儿门诊使用中的安全性。方法:2015年9月我院门诊留察病人共使用留置针704例,其中意外拔针148例,对这148例留置针意外拔针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门诊留置针患儿意外拔针原因包括护理人员方面、患儿家属方面及患儿自身。我科根据以上意外拔针发生的原因,制定了相应护理措施。结论:门诊婴幼儿留置针意外拔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护理人员应进行专业技术的训练,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技术,同时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对小儿进行抚慰减少恐惧心理,创造良好温馨的输液场景,以避免意外拔针的现象发生。 张欣欣 陶怡关键词:门诊输液 婴幼儿 儿科专科医院护士长领导作用与护士工作满意度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调查护士长领导作用与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改善护士长领导行为,提高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方法采用明尼苏达满意度量表测量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进行儿科护士对护士长领导作用的评价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儿科护士满意度的平均分为(3.63±0.546)分,护士对护士长领导作用的评价各个衡量指标之间的均值在3.62~3.80之间,护士长领导作用与护士工作满意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556,P<0.01)。结论护士长领导作用与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密切相关,重视护士长的领导作用将有利于提高儿科护士工作满意度,从而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儿安全。 陶怡 蒋小平 李汶静 冯美关键词:儿科护士 工作满意度 掌上电脑在门诊输液中心的临床应用 2013年 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为例,对比使用掌上电脑(PDA)前后的流程图,分析其在登记排号、配置药液、输液叫号、静脉穿刺、换瓶处理、结束输液、统计工作量等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PDA能提高输液中心护士的工作效率,减少用药差错,值得在门诊输液中心推广。 陶怡 邓跃碧关键词:PDA 门诊输液 SimChild智能模拟人在儿科护理技能比赛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Sim Child智能模拟人在儿科护理技能比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院于2016年4月引进Sim Child智能模拟人,并将其应用在本院2016年护理技能大赛中,比赛结束后使用自制问卷对所有参赛的护理人员、出题专家、大赛评委、护理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经调查,有94%的人员认为Sim Child智能模拟人能提高比赛公平公正性; 87%的人员认为Sim Child智能模拟人能充分展示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能力; 100%的人员认为Sim Child智能模拟人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97%的人员认为SimChild智能模拟人有利于提高急救能力; 93%的人员认为Sim Child智能模拟人与临床无缝隙连接; 96%的人员认为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 97%的人员认为有助于提高思维辨识能力。结论 Sim Child智能模拟人的应用使护理技能比赛更具有公平性与公正性,能更充分的展现护理人员的急救技能及临床思维,值得在护理技能比赛中推广应用。 陶怡 蒋小平 谢红燕 李汶静关键词:儿科 儿科急诊护士核心能力自评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2025年 目的编制儿科急诊护士核心能力自评问卷,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使用文献研究法、质性研究、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编制儿科急诊护士核心能力自评问卷,对414名儿科急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检验问卷的信效度。结果本研究选择20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2轮函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熟悉程度为0.800,判断系数为0.918,权威系数为0.859,2轮函询的整体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49、0.244;回收有效问卷400份,有效回收率为96.6%,问卷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scale of content validity index,S-CVI)=0.889,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item of content validity index,I-CVI)=0.981,问卷的KMO值=0.967,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统计量χ^(2)=1776.248(P<0.01),该问卷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881,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73~0.971,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996,各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866~0.970,内部一致性良好。结论本研究编制了包含专业态度、临床专业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专业发展能力4个维度及31个条目的儿科急诊护士核心能力自评问卷,该问卷的信效度良好,区分度良好,为儿科急诊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估提供了测量工具。 陶怡 蒋小平 冯美 李汶静关键词:核心能力 信效度 疼痛管理在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门诊输液中心的实践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方法在儿科门急诊输液中心的效果。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将门急诊输液中心的输液患儿分成对照组(n=200)和实验组(n=200),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输液方法,在输液过程中给予语言安慰和鼓励。实验组采用疼痛管理方法,即输液前半小时在穿刺部位涂抹利多卡因乳膏,穿刺时配合语言安慰和鼓励。比较两组静脉输液穿刺时的疼痛分值、一针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度。结果采用疼痛管理方法的实验组的静脉穿刺疼痛分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一针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管理方法能有效实现对儿科门急诊患者的疼痛管理,降低儿童静脉输液穿刺的疼痛,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和家属满意度。 李汶静 程晓红 尹华英 陶怡 谢红燕 冯美关键词:疼痛管理 静脉输液 穿刺成功率 规范化培训护士在儿科急诊培养期间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了解规范化培训护士在儿科急诊培养期间的真实体验,为改进儿科急诊规范化培养模式,制定个性化的儿科急诊规范化培养带教方案提供参考,促进规范化培训护士在儿科急诊培养的质量提升。方法: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选取9名在儿科急诊规范化培养且轮转周期>2周的护士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规范化培训护士在儿科急诊培养期间工作体验可归纳为角色适应不良、负性心理体验(挫败感、愧疚感、焦虑感、恐惧感)、沟通能力欠缺(与带教老师的沟通不足、与患儿及家属的沟通不畅)、儿科急诊带教的需求(人文关怀的需求、规范带教的需求)、儿科急诊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的需求5个主题。结论:规范化培训护士在儿科急诊培养期间存在矛盾心理和特殊需求,护理管理者应重视规范化培训护士在儿科急诊的心理变化和培养需求,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和规范的带教内容,促进规范化培训护士在儿科急诊规范化培养的质量。 冯美 陶怡 李汶静关键词:护士 儿科急诊 毕业后教育 护理 出院患儿家长就医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调查出院患儿家长在患儿住院期间的感受。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选取我院2015年的出院患儿家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目的抽样法从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各抽取8人进行深度访谈,以电话随访的方式对家长在患儿住院期间的感受进行深度访谈,采用类属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家长在患儿住院期间的就医体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医术精湛,但沟通不足。(2)有责任心,但缺乏同理心。(3)管理规范,但缺乏人性化。(4)生活设施齐全,但环境有待改善。结论家长的就医体验存在正向、负向情感共存,对医疗工作存在肯定和否定的态度。医疗工作者需重视家长的就医体验,减少家长的负向情绪,从而提高家长满意度。 李汶静 蒋小平 陶怡 程晓红 谢红燕关键词:患儿家长 出院随访 危重症患儿院际安全转运护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制订危重症患儿院际安全转运护理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规范危重症患儿院际安全转运护理。方法成立共识专家小组,确定临床研究问题,查阅危重症患儿院际安全转运护理的相关文献,运用循证方法形成共识初稿,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和网络专家会议对共识进行讨论、修改和完善,形成《共识》终稿。结果共识包括转运相对禁忌证、转运启动、转运前准备、转运交接、转运中监护、院际转运中的应急管理、家庭支持、评价与记录等8个方面。结论该共识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危重症患儿院际安全转运护理实践提供依据。 诸纪华 陈亚茹 李帅妮 刘丽丽 胡静 陈文琼 陶怡 余碧艳 俞珍 岑慧萍关键词:儿童 危重病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