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起航

作品数:70 被引量:483H指数:13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影像
  • 13篇CT
  • 10篇支气管
  • 9篇造影
  • 9篇气管
  • 9篇肺部
  • 9篇CT表现
  • 8篇淋巴
  • 7篇影像学
  • 7篇X线
  • 6篇肿瘤
  • 6篇间质性
  • 6篇X线计算
  • 6篇X线计算机
  • 6篇HRCT
  • 6篇病变
  • 5篇动脉
  • 5篇胸部
  • 4篇动脉造影
  • 4篇血管

机构

  • 65篇北京医院
  • 3篇卫生部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北京世纪坛医...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宁夏医学院附...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房县人民医院
  • 1篇河北省胸科医...
  • 1篇沈阳市第七人...
  • 1篇解放军总参谋...
  • 1篇天津市肿瘤医...
  • 1篇北京垂杨柳医...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67篇陈起航
  • 19篇潘纪戍
  • 18篇周诚
  • 16篇刘甫庚
  • 9篇吴国庚
  • 6篇张旻
  • 6篇孙铁英
  • 5篇杨明
  • 4篇方芳
  • 4篇李惠章
  • 4篇于经瀛
  • 3篇李威
  • 3篇柯会星
  • 3篇许小毛
  • 3篇许贤豪
  • 3篇韦嘉瑚
  • 3篇潘纪戌
  • 2篇李波
  • 2篇吕骅
  • 2篇陈悦

传媒

  • 12篇中华放射学杂...
  • 7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3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中华医学会呼...
  • 2篇当代医学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放...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医学计算...
  • 1篇上海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华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医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6篇2007
  • 8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3
  • 3篇2002
  • 3篇2001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层CT的HRCT运用体会
HRCT具有良好空间分辨率,是目前肺部无创性检查技术中最敏感的方法,显著提高了人们在活体上发现和鉴别弥漫性肺部疾病的能力。多层CT自1998年开始运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迅速。与单层螺旋CT相比,具有扫描速度快,Z轴的空间分...
陈起航
关键词:多层螺旋CT高分辨率CT弥漫性肺病
文献传递
直肠癌CT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分析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 :研究直肠 CT分期与手术中病理所见的关系。方法 :回顾 31例直肠癌术前 CT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进行比较 , 和 期的准确率为 85 .7% , a期为 45 .5 % , b 期是 75 % , 期为 10 0 % ,平均 6 7.7%。结果提示 CT能较准确估计直肠的厚度 ,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及有否远处转移 ,但对直肠周脂肪侵犯及淋巴转移的估计欠佳。结论 :CT对直肠癌术前分期具有一定意义。
李波陈起航吕骅陈悦
关键词:CT直肠癌病理外科手术
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研究
目的探讨肺间质纤维化合并肺气肿综合征(Combined pulmonary fibrosis and emphysema,CPFE)的临床特点,并与COPD及IPF进行比较,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临床病例对照分析...
谭晓明孙铁英陈起航张曼
关键词:肺气肿肺间质纤维化综合征肺纤维化
肺气肿的诊断:CT和肺功能检查的比较被引量:19
1995年
作者比较了117例的CT扫描(其中50例同时加作了HRCT扫描)和肺功能检查在检出肺气肿上的能力。结果显示CT和肺功能检查对肺气肿的检出率分别为78.26%和47.82%,两者有极显著的差异。66.67%(16124)肺功能检查无肺气肿的病例,CT都发现了肺气肿征象,说明CT在检出轻度、早期肺气肿上较肺功能检查敏感。在50例常规CT和HRCT的比较中发现35.8%常规CT正常的病例,在HRCT上都检出了肺气肿。20.1%常规CT诊断为轻度肺气肿的病例中,HRCT上为中度肺气肿,说明在肺气肿的诊断上HRCT较常规CT敏感。
潘纪戍吴国庚陈起航李果珍
关键词:肺气肿CT呼吸功能试验
支气管扩张的螺旋CT动态扫描——空气潴留与支气管扩张、肺功能指数相互关系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评价空气潴留、支气管扩张与肺功能指数相关性。方法 对 33例临床和HRCT检查确诊的支气管扩张的病人 ,使用螺旋CT分别进行了不同呼吸时相的连续容积数据模式扫描。对支气管扩张和空气潴留分别进行评分。 2 8例病人做了肺功能检查。结果 支气管扩张和空气潴留分别在 98/ 198和 112 / 198个肺叶中见到 ,两者平均积分高度相关 (r =0 .94;P <0 .0 0 1)。空气潴留积分与肺功能指数相关性如下 :FEV1、FVC、FEV1/FVC不相关 ,FIF2 5相关 (r =- 0 .5 1;P <0 .0 5 ) ,FIF50 (r=- 0 .77;P <0 .0 1)、RV(r =0 .75 ;P <0 .0 1)高度相关。结论 在支气管扩张病人中空气潴留与支气管扩张。
刘甫庚陈起航潘纪戍杨明胡小芳周诚
关键词:支气管扩张空气潴留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主动脉弓左侧先天性静脉异常的CT鉴别诊断被引量:12
2001年
目的 分析 41例主动脉弓左侧先天性静脉变异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 所有患者均有CT平扫 ,其中 36例行增强扫描 ,5例另做MR或超声检查确诊。 6例做最大信号强度投影和表面遮盖法三维重建。结果 永存左上腔静脉 2 4例 ,其中双上腔静脉 2 3例 ,永存左上腔静脉并右上腔静脉缺如 1例。异常左头臂静脉 11例 ,其中 6例合并主动脉弓畸形 ;左上叶的部分异常肺静脉引流 4例 ,其中 1例并双上腔静脉畸形 ;左头臂静脉与奇静脉异常连接 2例。它们的共同表现是在主动脉弓左侧可见圆形或类圆形结节影 ,但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血管行程 ,可加以区别。结论 熟悉这些少见的先天性异常有助于避免误诊 ,高质量的CT增强扫描对这些先天性异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陈起航潘纪戍杨明刘甫庚周诚
关键词:CT
肺肉瘤样癌的X线胸片和CT表现被引量:22
2007年
目的探讨肺肉瘤样癌(LSC)的 X 线胸片、CT 表现特点,提高对 LSC 的认识。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7例 LSC 的 X 线胸片、CT 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表现为肺内直径3~11 cm(平均7 cm)的实质性肿块;均位于中下肺部,其中右下叶3例,右中叶2例,左下叶2例;7例中6例为周围型,1例为中央型。5例周围型者边缘清楚,3例呈分叶状;CT 平扫见3例密度均匀,4例密度不均匀,内有空洞或钙化;增强 CT 上3例呈均匀、4例呈不均匀轻至中度强化,>6 cm 的肿瘤呈边缘及肿瘤内斑片状强化。5例侵犯胸膜及胸壁组织,2例纵隔淋巴结肿大,1例有远处转移。结论 LSC 在 X 线胸片和 CT 上有相对的特征性表现,对定性诊断有价值。
李惠章李威杨重庆潘纪戍陈起航周诚
关键词:肺肉瘤样癌CT表现X线胸片纵隔淋巴结肿大X线胸片实质性肿块LSC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HRCT诊断及新分类法解读被引量:14
2014年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interstitialpneumonia,IIP)是一组在临床上相当重要且比较复杂的弥漫性肺部疾病,在这组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影像学诊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放射科医师,了解并熟悉这方面的知识,将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患者,并在临床工作中承担更为重要的角色。
陈起航
关键词:特发性间质性肺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胸部定量CT测量指标与呼吸道症状的关联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评估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胸部定量CT测量指标与呼吸道症状之间的关联。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北京医院门诊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86例,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呼吸道症状及肺功能,使用FACT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处理高分辨CT(HRCT)原始DICOM数据,并自动测量肺气肿指标像素指数-950(PI-950)与代表段及亚段支气管的4~6代支气管管壁厚度(4~6 T)、管壁面积百分比(4~6WA%)。根据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0~1分为低分组,2~4分为高分组)、慢阻肺评估测试评分(CAT)(分数<10分为低分组,≥10分为高分组)、咳嗽、咳痰与喘鸣(无症状组与症状组)分别进行二分组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影像学参数与以上症状的关系。结果186例患者中,男162例,女24例;年龄(68.9±9.3)岁;mMRC高分组83例,CAT高分组120例,咳嗽组146例,咳痰组154例,喘鸣组65例。mMRC高分组年龄及肺气肿参数PI-950均高于低分组,而用药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预计值)、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预计值)及用药后最大中期呼气流速(MMEF)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预计值)低于低分组(均P<0.05)。CAT高分组年龄高于低分组,而用药后FEV_(1)%预计值及用药后MMEF%预计值低于低分组(均P<0.05)。咳嗽组男性比例、有吸烟史比例及吸烟指数均高于无咳嗽组,而4WA%低于无咳嗽组(均P<0.05)。咳痰组男性比例、有吸烟史比例、吸烟指数及PI-950高于无咳痰组,而用药后FEV_(1)%预计值、4WA%低于无咳痰组(均P<0.05)。喘鸣组5WA%及6WA%高于无喘鸣组,而用药后MMEF%预计值低于无喘鸣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调整了人口学特征、吸烟、合并疾病及肺功能混杂因素后,PI-950每增加10%,mMRC高分组风险增加67.3%(OR=1.673,95%CI:1.052~2.658);6 WA%每增加10%,
王玉霞孙铁英李燕明张旻王国选陈起航郭岩斐
关键词:咳痰喘鸣
支气管哮喘的肺部HRCT被引量:5
2000年
目的 回顾分析 2 8例支气管哮喘病人的肺HRCT表现 ,并与胸部平片比较。方法  2 8例临床诊断的支气管哮喘患者 ,年龄 2 0~ 75岁 ,平均 37 5岁 ,男性 9例 ,女性 19例 ,所有病人均有X线平片和CT扫描 ,HRCT采用1~ 1 5mm层厚 ,高频率重建算法和吸气末扫描 ,另 7例加扫呼气末HRCT ,肺窗条件窗宽 15 0 0Hu ,窗位 - 6 70~ -70 0Hu。记录X线平片及HRCT表现并对比分析。结果 X线平片见肺容积增加和肺透亮度增加 4例 (14 3% ) ,肺纹理增粗 5例 (17 9% ) ,纵隔气肿 1例 ,总阳性率 2 5 % (7/ 2 8)。HRCT表现呈支气管壁增厚 15例 (5 3 6 % ) ,支气管扩张 6例 (2 1 4% ) ,马赛克征象 3例 (11 8% ) ,纵隔气肿 1例 ,小叶中心型肺气肿 4例 ,呼气末空气潴留 5例 ,总阳性率 71 4% (2 0 / 2 8)。结论 HRCT比X线平片更有效显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肺内异常表现 。
陈起航刘甫庚吴国庚周诚潘继戌
关键词:高分辨率CT胸部平片支气管哮喘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