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滢如 作品数:51 被引量:541 H指数:13 供职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频率电针对晚孕大鼠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晚孕大鼠血清雌二醇(E2)及孕酮(P)含量、血栓素B2(TXB2)及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α)含量以及其比值的影响,探讨不同频率电针促晚孕大鼠分娩的机制。方法:健康成年晚孕Wistar大鼠66只,随机分正常组、模型组和4个不同频率电针组(2Hz、20Hz、50Hz、100Hz)。除正常组外均用托盘法造成大鼠妊娠模型。4个电针组于受孕第19日上午进行电针干预,取双侧"合谷""三阴交"穴,先电针"合谷"穴20min,再针"三阴交"5min,共留针25min。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E2、P、TXB2、6-keto-PGF1α含量,并计算E2/P、TXB2/6-keto-PGF1α比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2Hz、20Hz电针组血清E2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电针组血清P含量比较,100Hz较20Hz和50Hz组显著增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2 Hz、50 Hz电针组血清TXB2含量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2Hz、50Hz频率电针可升高血清TXB2含量及E2/P比值,提示2Hz和50Hz电针更有利于触发宫缩,加快产程。 朱玲 杨芳 金春兰 马良宵 陈滢如 苑鸿雯 朱江关键词:晚孕 电针 内分泌激素 三阴交 近9年针灸抗早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全部医学期刊,对所获40篇文献的研究方法、具体操作及结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临床研究上,针灸主要应用于人流和药流的辅助治疗:在人流中主要表现为镇痛、减轻人流综合征及扩张宫颈方面;在药流中主要表现为提高完全流产率、加速排囊、减轻不良反应及对术后出血情况的影响方面。机制研究上,从神经-内分泌激素角度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针灸对子宫组织的影响。表明针灸在人流、药流术中的作用已得到较多临床试验证实,但对其机制的揭示相当有限。下一阶段研究应着眼于改进临床研究方法,规范针灸操作过程,优化刺激参数,重视阐明针灸抗早孕的作用机制,从而提高针灸抗早孕的疗效和科学性。 苑鸿雯 马良宵 陈滢如 舒福政 任晓暄 李春华 刘玉祁 张鹏 李静 辛思源 林驰 朱江关键词:针灸 抗早孕 药流 中外针灸戒烟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比较分析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比较分析国内外针灸戒烟随机对照试验文献,为今后针灸戒烟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国内知网、万方、维普、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及国外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采用CONSORT声明37条标准及STRICTA标准20条标准对国内外发表的针灸戒烟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共纳入文献19篇,其中国内8篇,国外11篇。结论:国内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试验描述表浅,研究设计缺乏标准,国外研究描述与国内相比侧重点有所不同,但距离标准水平仍有相当差距。具体主要有:文献报告信息不够充分;试验设计不够严谨;缺少盲法及远期随访;统计方法不明确,不标准;国外治疗措施细节不够具体;理论依据不够充分。今后研究人员须不断强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案设计,提高研究质量。文献报告也应严格按照CONSORT声明和STRICTA标准进行报告,提高文献质量。 吴远 刘朝 陈滢如 王莹莹 邢鹏 李彩芬 叶航 张鸥 杨金生关键词:针灸戒烟 CONSORT STRICTA 雌鼠合笼天数与受孕率、排栓数与胎数相关性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观察在制备妊娠大鼠模型时,雌雄鼠合笼天数与排栓雌鼠受孕率的相关性,以及雌鼠交配后所排阴栓数与胎数的相关性.方法 70只Wistar雌性大鼠分批次与20只Wistar雄鼠随机合笼,采用托盘阴栓检查法以见栓者为交配成功,记录每次交配所用天数、所排阴栓数,后期采用解剖法判断受孕与否及所孕胎数.结果 雌鼠合笼天数与排栓雌鼠受孕率的person相关系数r=0.83(P=0.005);阴栓数与胎数的person相关系数r=0.16(P=0.18).结论 雌鼠合笼天数与排栓雌鼠受孕率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天数越多排栓雌鼠受孕率越高,但排栓数与胎数之间未见相关性. 陈滢如 舒福政 苑鸿雯 朱江关键词:受孕率 2002-2008年国内针刺助产文献分析 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计算机检索加手工检索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2002-2008年发表的针刺助产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得到相关文献65篇。分析发现针刺助产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针刺在促进宫缩、缩短产程、缓解分娩痛等方面作用显著,具有自身优势,但临床缺乏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疗效评定尚不规范、研究持续性不足、基础研究待进一步深入等问题亦应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陈滢如 朱江关键词:针刺 助产术 刍议针灸处方的选穴配伍 被引量:10 2012年 从腧穴主治、临证辨证、腧穴选择等角度,探讨临证时针灸处方选穴配伍应注意的问题。认为临证时应避免医者从简的思想,在选穴配伍时做到"把握主治、重视辨证、灵活选择、与时俱进",以确保选穴配伍精当,最大程度发挥针灸的临床疗效。 陈滢如 朱江 宋佳杉 佘延芬关键词:选穴 腧穴配伍 数据挖掘技术在针灸领域的应用现状分析 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我国针灸领域数据挖掘研究现状,为数据挖掘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加手工检索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资讯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历年发表的针灸数据挖掘文献,经人工拆分整理后,从文献发表、研究分类、研究方向、数据挖掘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得到针灸数据挖掘相关文献37篇,文献发表量逐年增加;研究分类中以应用研究为主,31篇占83.8%;研究方向集中在某种疾病针灸治疗取穴规律研究,28篇占75.7%;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为使用频率最高的计算方法;少有文献提及挖掘软件。结论:数据挖掘技术有助于腧穴使用规律的探讨;但目前多使用二元属性关系数据挖掘,尚无法满足对针灸处方多元关系数据(穴组)的挖掘,如何充分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对针灸诊治过程中隐含的、先前未知的信息进行挖掘值得关注。 陈滢如 高海波 王亮 刘海华 王莹莹 杨金生关键词:针灸 数据挖掘 文献计量学 取穴规律 数据分析 《肩周炎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被引量:114 2017年 2015年《肩周炎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作为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已正式发布出版。本文从指南目的、指南方法学、指南适用疾病范围、具体推荐方案主体等方面进行解读,为针灸临床医生使用该《指南》提供便利。该《指南》在全面检索针灸治疗肩周炎文献,采纳国内外当前最佳证据、专家经验、患者价值观,借用证据质量与推荐强度分级系统(GRADE)方法,参考古代、近现代名老针灸专家临床经验,结合全国大范围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制定而成,以期为针灸临床治疗肩周炎提供可靠证据,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指南》建议针灸治疗肩周炎采用分期施治原则;急性期以缓解疼痛为主,针灸取穴以循经选取远端腧穴为主,强刺激,并配合局部腧穴;慢性期及功能恢复期以纠正肩关节功能活动障碍为主,针灸治疗采用病因辨证与经络辨证相结合,取穴以局部腧穴为主,并配合循经及病因辨证取穴。 陈滢如 杨金生 王亮 吴远 屈建峰关键词:肩周炎 针灸 临床实践指南 循证 传统针刺助产处方对孕晚期大鼠子宫收缩影响的电针参数优化研究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电针参数组合传统针刺助产处方合谷-三阴交穴对孕晚期大鼠子宫收缩的影响,筛选该处方最佳电针参数组合,为提高助产效果、增强可操作性以及进一步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用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108只,分批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与妊娠组。妊娠组大鼠采用自由合笼托盘阴栓观察法制备妊娠模型,受孕后随机分为6个电针组(应用2×3析因设计,频率刺激方式为连续波、疏密波,频率选择15、30、50Hz)和妊娠模型组。电针组均先电针双侧合谷穴20min再加刺双侧三阴交穴5min,共针刺25min,电针的同一对电极一端连接穴位,另一端连接穴位旁开2~3mm近心端的非穴点,电流强度0.2~0.3mA。于大鼠子宫下段连接肌肉张力换能器及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大鼠子宫收缩张力变化幅度、收缩频率及收缩波时间。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及电针组的子宫收缩张力变化幅度、收缩频率及收缩波时间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1、6组的子宫收缩张力变化幅度显著增加(P<0.01或P<0.05);电针6组子宫收缩频率显著增加(P<0.01或P<0.05);电针1、5、6组子宫收缩波时间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电针6组与各电针组比较,除电针1组外,电针6组子宫收缩张力变化幅度、子宫收缩频率较其他电针组显著增加(P<0.01或P<0.05),电针6组与电针1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电针6组均值均大于电针1组;除电针1组和5组外,电针6组子宫收缩波时间较其他电针组均显著增加(P<0.01或P<0.05),电针6组与电针1、5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电针6组均值均大于电针1组和5组。结论:2Hz和50Hz交替的疏密波(电针6组)的组合方式可显著增加孕晚期大鼠子宫收缩张力变化幅度、收缩频率及收缩波时间,建议作为传统针刺助产处方的电针参数推荐组合方式,并建议� 陈滢如 苑鸿雯 舒福政 任晓暄 马良宵 刘仁权 朱江关键词:电针 子宫收缩 合谷穴 三阴交穴 基于调查的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关注问题 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对针灸临床医生开展问卷调查以探讨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关注问题。方法:以针灸临床医生为调查对象,围绕临床诊疗、个人经验展开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关注问题的调查和筛选。结果:所涉及的27个问题中,有26个问题关注度达50%以上,其中临床症状表现、诊断要点及取穴位居前3位;治疗方面:针刺+艾灸为临床最常用方法,肩周炎的针灸治疗应该早期介入,针灸治疗优势在于对疼痛的缓解;临床疗效评价方面:91.40%的被调查者选取综合疗效作为针灸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的评价指标,仅有不足3%的人能例举用于评价缓解肩部疼痛及功能活动受限的具体方法。结论:临床关注问题主要集中在疾病诊断、治疗与疗效评价3个方面;同时在疾病的中西医诊断、卫生经济学评价、疗效评价指标选择等方面尚存在分歧和不足,有待进一步规范和重视。 陈滢如 王亮 高海波 屈建峰 王莹莹 杨金生关键词:肩周炎 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