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艾滋病
  • 2篇性病
  • 2篇性传播
  • 2篇性传播疾病
  • 2篇疫情
  • 2篇疫情分析
  • 2篇传播疾病
  • 1篇性病流行
  • 1篇性病门诊
  • 1篇性病门诊病人
  • 1篇艾滋病病毒
  • 1篇艾滋病疫情
  • 1篇艾滋病疫情分...
  • 1篇HIV感染
  • 1篇病毒

机构

  • 5篇新疆疾病预防...
  • 1篇喀什市疾病预...

作者

  • 5篇董永慧
  • 5篇陈晶
  • 2篇郅琦
  • 2篇倪明建
  • 2篇王冬莉
  • 2篇金涛
  • 2篇张艺
  • 2篇倪明健
  • 1篇王东莉
  • 1篇阿地力
  • 1篇郭海荣
  • 1篇李君
  • 1篇金雁
  • 1篇阿迪力

传媒

  • 4篇地方病通报
  • 1篇中国艾滋病性...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疆艾滋病/性病流行形势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1
2004年
倪明健董永慧陈晶王东莉
关键词:艾滋病
1995~2005年新疆和田地区艾滋病流行概况
2006年
目的掌握新疆和田地区艾滋病的感染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WB)或两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判定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HIV). 结果 1995~2005年上半年新疆和田地区共报告65例HIV感染者,分布于和田地区7县市,其中最多的是和田市报告感染人数为26例.男性53例,占81.5%,女性12例,占18.5%;感染者年龄最小的是2岁,最大的是47岁,以青壮年为主20~岁占48.1%,30~岁占39.3%;以维吾尔族最多,占96%;传播途径以静脉吸毒(IDUS)共用注射器传播为主,占HIV感染者总数的70.8%;感染途径不详的也占相当比例占16.9%. 结论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应有效控制性病,并开展持续、广泛的针对不同人群的有效干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监测管理.
倪明健陈晶董永慧王冬莉金涛张艺阿迪力
关键词:艾滋病
2003年新疆艾滋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 掌握新疆艾滋病的感染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蛋白印迹法 (WB)或两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来判定是否感染艾滋病病毒 (HIV)。结果 2003年新疆共发现 1 060例HIV感染者,占前三位的地市分别是伊犁州直属 436例,乌鲁木齐 415例,阿克苏地区 55例;男性 827例,占 78. 02%,女性 233例,占21. 98%;感染者年龄最小 2岁,最大 71岁,以青壮年为主, 20岁年龄组占 48. 11%, 30岁年龄组占 39. 25%;以维吾尔族最多,占 85. 00%;传播途径以静脉吸毒(IDUS)共用注射器传播为主,占HIV感染者总数的 75. 47%;感染途径不详也占相当比例(16. 42% )。结论 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应开展持续、广泛的针对不同人群的有效干预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监测管理。
陈晶倪明建董永慧王冬莉金涛张艺阿地力郅琦
关键词:艾滋病疫情分析
2003年新疆性传播疾病疫情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 为掌握新疆性传播疾病(性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全冒性传播疾病疫情统计软件汇总,分析新疆性病疫情报告系统上报表。结果 2003年新疆15个地州市共报告8种性病16519例,较2002年增长2.01%,总发病率为85.81/10万;报告8种性病中男性为9687例,占58.64%,女性为6832例,占41.36%,前3位的是非淋菌性尿道炎(NCU)、淋病和梅毒,分别为47.18%,25,90%和16,12%;传播途径以非婚性接触为主,占54.03%,其次为配偶间接触传播,占21.81%,不详占17.33%;感染者主要集中在20-岁和30-岁,分别占42.32%和38.84%;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职业分布主要分布在个体、干职及工人中。结论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性传播疾病,应针对流行特征制定相应的措施,开展持久、广泛的健康教育,早发现、早治疗,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监测管理。
陈晶倪明建董永慧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疫情分析
新疆性病门诊病人HIV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了解和掌握新疆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现况,为制定预防与控制HIV性传播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新疆5个城市15个性病门诊就诊者,静脉采血3ml,进行HIV和RPR的检测,并由首诊医生负责完成行为调查表。结果共调查2 499例就诊者,发现HIV抗体阳性28例,感染率为1.12%;RPR阳性145例,阳性率为5.80%。其中男性HIV感染率0.97%,女性HIV感染率1.37%;汉族HIV阳性8例,感染率0.44%;RPR阳性66例,阳性率3.66%;维吾尔族HIV阳性20例,感染率3.49%;RPP阳性79例,阳性率13.79%。在212例梅毒患者中,HIV阳性4例,感染率为1.89%;420例淋病患者中HIV阳性10例,感染率为2.38%。行为学问卷调查发现,100%使用安全套者没有感染HIV,从未使用过安全套的有付钱性行为者HIV感染率最高为2.77%。结论性传播正在逐步成为新疆艾滋病传播的一种不可忽视的途径,有必要通过对高危人群进行血清学和行为学监测,以掌握流行情况,并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控制其进一步传播。
董永慧郅琦金雁陈晶李君刘伟郭海荣赵有华张传俊
关键词:性传播疾病艾滋病艾滋病病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