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恒林
- 作品数:32 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盐城市医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CT定位卵圆孔穿刺技术的应用
- 2013年
- 卵圆孔穿刺的靶点是三叉神经半月节,临床上主要用于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止痛效果满意。但目前常用的卵圆孔穿刺方法仍存在两个重要缺陷:(1)经验丰富的医生多采用"徒手穿刺",简单快速,其手感经验往往需要"师徒传承",难以普及推广。(2)针尖在半月节内缺乏"定位"手段。
- 张立勇陈恒林夏咏本韩清崔永华
- 关键词:穿刺技术卵圆孔CT定位止痛效果徒手穿刺穿刺方法
- 微骨瓣额中回入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微骨瓣额中回入路在重型脑室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微骨瓣额中回入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脑室内外血肿清除满意,改善了GCS评分、脑室积血Graeb评分。主要并发症:弥漫性脑肿胀1例,脑血管痉挛3例,颅内感染1例,肺部感染7例。随访1~6个月,按ADL分级恢复良好5例,中度残疾9例,重度残疾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3例。结论微骨瓣经额中回入路可有效清除脑室内外血肿,及时解除梗阻性脑积水,减轻继发性脑损害,改善患者的预后。
- 崔永华夏咏本张立勇韩清陈恒林
- 关键词:脑室血肿引流术
- 双针微创治疗脑室系统完全铸型出血患者32例临床观察
- 2007年
- 王建明陈其元严严陈恒林王者凤
- 关键词:微创手术
- 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观察小骨窗侧裂—岛叶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CH)的效果,总结手术指征、技巧及围术期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小骨窗开颅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39例基底节区HC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血肿清除>90%者26例,80%~90%者10例。术中改颞上沟入路者2例。术后再出血3例。术后随访3个月~2 a,根据GOS,良好19例,中残15例,重残3例,死亡2例。结论侧裂—岛叶入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HCH效果好,但应注意把握手术适应证。良好的操作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前提,围术期出血的有效防治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 夏咏本李爱民颜士卫张立勇韩清陈恒林崔永华姜大业
-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基底节区手术径路小骨窗血肿清除术
- 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术在双额叶脑挫裂伤中的运用被引量:15
- 2010年
- 目的探讨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术在双额叶脑挫裂伤中的运用。方法对2008年9月至2009年11月应用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的5例双额叶脑挫裂伤伴难治性高颅内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毕去骨瓣3例,骨瓣复位2例。术中无矢状窦及蛛网膜颗粒大出血及急性脑膨出发生。按GOS分级评定预后,其中良好1例、中残1例、重残1例、死亡2例。结论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术适用于双额叶脑挫裂伤、中线无明显移位的难治性颅内压增高。严格把其握适应证,掌握手术技术要点,可以有效控制高颅内压,改善预后。
- 夏咏本李爱民颜士卫韩清张立勇陈恒林崔永华
- 关键词:冠状切口脑挫裂伤颅内压增高
- 继发性脑室出血合并脑中心疝31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继发性脑室出血发病急骤,极易发生脑疝,其中脑中心疝病情隐蔽,易被临床医师忽视,一旦脑中心疝形成将大大增加死残率.所以脑中心疝的早期判定及尽早手术对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 崔永华夏咏本张立勇韩清陈恒林
- 关键词:脑疝
- 三叉神经、颈2背根神经节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慢性偏头痛一例被引量:4
- 2018年
- 患者女,33岁,酒店经理,因“发作性头痛6年,每日头痛3个月”于2016年6月6日入院。初期呈发作性额颞部单侧头痛,多位于右侧,每次持续6-24h,2次/月左右。头痛为中度或重度,伴倦怠、畏光、畏声、重时恶心,罕呕吐。受凉、精神刺激、月经诱发。
- 张立勇崔永华陈恒林夏咏本韩清
- 关键词:慢性偏头痛A型肉毒毒素背根神经节三叉神经注射治疗发作性头痛额颞部
- 双额大骨瓣开颅在外伤性急性颅高压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1年
- 双侧脑叶挫裂伤(以双额叶为主)和(或)弥漫性脑水肿、脑肿胀导致的难治性颅高压患者,病情危重,死亡率高[1].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0年5月采用双额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9例此类患者,现报告如下.
- 夏咏本李爱民颜士卫韩清张立勇陈恒林崔永华
- 关键词:急性颅高压大骨瓣开颅外伤性病情危重双额叶
- 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在外伤后脑中心疝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冠切双额大骨瓣开颅术在双侧额叶脑挫伤和(或)弥漫性脑肿胀并发脑中心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双侧额叶脑挫伤和(或)弥漫性脑肿胀致脑中心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无急性脑膨出,无矢状窦及蛛网膜颗粒大出血;术毕8例去骨瓣减压,1例骨瓣复位。术后6个月按GOS分级对患者预后进行评估:预后良好3例,中残3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把握脑中心疝手术时机,掌握双额大骨瓣开颅技术要点,尽早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双侧额叶脑挫伤合并脑中心疝患者的预后。
- 崔永华夏咏本李爱民张立勇陈恒林
- 关键词:颅骨切开术外科皮瓣
- 三叉神经半月节区的解剖学观察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通过尸体解剖观察半月节区三叉神经的解剖标志,提高CT影像解读水平,为穿刺手术靶点设定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8月建湖县公安局法医室提供的5具10侧新鲜尸体进行解剖,确认半月节区三叉神经边界的骨性、硬膜性解剖标志;认定半月节及其前后根的分区和神经纤维行走路径。另予2020年2月至5月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0例三叉神经痛射频治疗的住院患者行CT薄层扫描,三维及多方位二维切面重建,认定解剖标志,描绘半月节及其前后根的解剖结构。结果尸体解剖显示,半月节区三叉神经位于Meckel腔内,其边界由各侧腔壁限定;神经节处体积膨大,由下方颅底凹陷加深与之匹配,而上壁硬膜形状不变。对照尸体解剖在CT影像上认定半月节区三叉神经的各边界线:颅底外侧界线为三叉神经管压迹外端—半月节窝外缘—卵圆孔外缘连线;颅底内侧界线为三叉神经管压迹内端—前结节—眶上裂内缘连线;神经的内侧边界为Meckel腔内侧壁;上方边界为Meckel腔上壁;下方边界为腔底颅骨。半月节边界由节窝形状和腔壁限定,根据纤维位置、走向,把半月节划分为眼区、上颌区和下颌区。结论本文以尸体解剖为基础,认定半月节及其前后根位置、边界、形状、分区的CT征象,为临床术前靶点的设定、术后实际损害灶与疗效关系的分析提供依据。
- 张立勇陈恒林崔永华祁正磊谢礼定何云峰
- 关键词:三叉神经节解剖学尸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