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增福
- 作品数:19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通化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理论品性意识与批判导读方式——文学概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体认被引量:2
- 2005年
- 强化文学概论棵的理论品性意识,倡导教学中的批判精神与当代解释学理念,由此形成批判导读的教学方式。
- 陈增福
- 关键词:文学理论课
- 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诗的真实性被引量:4
- 2001年
- 亚里士多德“摹仿”的真实涵义 ,应是艺术对大自然创造过程本身的摹仿。这实质上是艺术家以出自心灵的形式之于创造材料的实现过程。因此《诗学》中关于诗的真实问题根本上不是诗人对现实反映的正确与否 ,问题在于诗人将其形式之于材料的实现方面是否达到整一、和谐 。
- 陈增福伊慧明
- 关键词:摹仿诗歌亚里士多德《诗学》
- 理论品性意识与批判精神——文学概论课教学改革与实践的体认被引量:2
- 2004年
- 本文就高校文学概论课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讨,明确提出强化文学概论课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的理品性意识,并自觉应用于教学的具体操作中;并借鉴康德意义上的“批判”概念,与解科学的“效果历史、“对话”
- 陈增福
- 关键词:文学概论
- 五四“尝试”期中白话诗歌的思维精神
- 1996年
- 对以往传统文化价值的怀疑与重估,以及引进并且弘扬"赛先生"与"德先生"的"五四"先驱者们,其具体文化批判操作的内在依据与价值尺度之一,仍是西方的理性精神;只是此种理性精神并不是源于古希腊的为真理而真理、为知识而知识、为了绝对的真理与知识进行绝对追求那种具有信念意义上的理性精神,而是一种科学与实证意义上的研究与思维方式。可以说,
- 陈增福
- 关键词:白话诗文化批判写作思维思维方式文学革命
- 席勒的审美教育理论与素质教育概念被引量:2
- 2001年
- 目前的素质教育的概念与席勒的审美教育理论在精神上存有相通性。二者发生的深层原因都与人自身的分裂相关;二者都以人自身为目的,是人的整体和谐的教育;二者都强调人的基本潜能的整体和谐的实现,而非某一专业技能的培养,因此具有基础性与中介性意义。
- 陈增福
- 关键词:席勒素质教育相通性
- 李贽“童心说”的浪漫主义精神
- 2002年
- 揭示出"童心说"的实质在于张扬坚守自我本真个性的"个体的人","童心"乃是这种人的灵魂,强调了正是在这一根本点上"童心说"与以个人为中心的浪漫主义在精神上相符.由此,引申出了以"童心"为逻辑起点的文学表现论,并指出了这种表现论所隐含的文学的天才观,因此表明了"童心说"中的推崇独创与自由的浪漫主义气质.
- 陈增福
- 关键词:童心说浪漫主义精神天才观文学本体观美学思想
- 艾青诗歌抒情主体人格管见被引量:1
- 1999年
- 陈增福
- 关键词:艾青诗歌抒情主体地之子叛逆精神
- 艾青“诗的散文美”概念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本文着眼于艾青关于诗的具体言论,从四个方面阐论了艾青文体论的核心概念——诗的散文美:即新诗与韵文无关;新诗的语言根本是在于表达形象的;新诗的音韵与语言形象表达的关系;"散文美"与"诗的散文美"的关系。文章最后总结出艾青的"诗的散文美"的具体含义。
- 陈增福
- 关键词:文体
- 关于康德“艺术像似自然”命题的探索被引量:1
- 2002年
- 陈增福
- 关键词:美学审美判断力
- 失重的诗歌——论戈麦及其诗被引量:1
- 2009年
- 圣徒似的诗人戈麦已经遁入了死神的怀抱,在神话缺失的年代里,戈麦不可能再创造一个"诗国"神话。本文通过对诗歌价值的追寻与动摇;对神秘及神秘事物的偏好与陷溺;对温情的渴求与拒斥几个纬度对戈麦及其诗歌的"失重"进行解读,进而对戈麦诗歌的悲剧性作出阐发。
- 陈增福项喜岩
- 关键词:戈麦诗歌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