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国祥

作品数:32 被引量:398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南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矿业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4篇矿压
  • 13篇冲击矿压
  • 5篇褶皱
  • 3篇前兆
  • 3篇巷道
  • 3篇煤岩
  • 3篇工作面
  • 2篇导论课程
  • 2篇地压
  • 2篇支护
  • 2篇深部开采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前兆信息
  • 2篇露天
  • 2篇露天矿
  • 2篇锚杆
  • 2篇煤层
  • 2篇课程
  • 2篇教学
  • 2篇采动

机构

  • 18篇河南工程学院
  • 14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华亭煤电公司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作者

  • 30篇陈国祥
  • 15篇郭兵兵
  • 13篇窦林名
  • 5篇牟宗龙
  • 5篇陆菜平
  • 4篇孙文标
  • 3篇高明仕
  • 3篇赵新涛
  • 3篇曹安业
  • 3篇李志华
  • 3篇郭军杰
  • 2篇孙强
  • 2篇巩思园
  • 2篇孙光中
  • 2篇温明明
  • 1篇姚精明
  • 1篇秦玉红
  • 1篇张小涛
  • 1篇王玉刚
  • 1篇左秋玲

传媒

  • 4篇煤炭工程
  • 3篇煤炭技术
  • 2篇煤矿开采
  • 2篇煤炭学报
  • 2篇采矿与安全工...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矿业安全与环...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煤矿安全
  • 1篇矿业快报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创新创业理论...
  • 1篇河南工程学院...
  • 1篇教育观察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采矿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被引量:14
2011年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大学专业教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河南工程学院采矿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出发,依托行业背景和学科优势,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通过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保障实习经费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指导书,加强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实践教学体系执行效果的考核机制,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培养高素质的采矿工程专业人才。
郭兵兵陈国祥徐星
关键词:采矿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边坡岩土参数优化确定方法研究被引量:10
2011年
岩土参数是影响边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论文介绍了目前参数确定的主要方法:试验法、经验类比法、公式估算法、岩体质量分类法、反演法,分析了影响参数确定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个优化确定岩土参数数值的综合方法。在伊敏露天矿东南帮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应用该方法确定东南帮边坡地层中泥岩的抗剪强度参数,得到较合理的参数值,获得了较准确可靠的稳定性分析结果。
郭兵兵孙光中孙强陈国祥
关键词:岩土参数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分析
褶皱区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其对冲击矿压的影响被引量:71
2008年
为探讨褶皱构造区应力场分布规律及其对冲击矿压的影响,采用FLAC2D数值模拟程序,研究了褶皱构造形成过程中的应力分布规律和工作面开采导致的局部应力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褶皱形成后,褶皱核部的最大水平应力比翼部大,翼部的最大水平应力比背斜处大,褶皱构造区具有初始地应力场分布的非均匀性;与仰采推进相比较,从背斜往向斜的方向俯采推进时,煤岩体内应力集中程度更高,褶皱区具有开采后局部地应力场变化的方向性.褶皱向斜部分是水平应力集中区,采掘时冲击危险性较高,而翼部、背斜处的冲击危险性次之;褶皱区工作面最有利的推进方向应是自向斜起往背斜方向推进.
陈国祥窦林名乔中栋陆菜平巩思园
关键词:褶皱构造非均匀性方向性冲击矿压
动力挠动对回采巷道冲击危险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7
2009年
煤矿开采过程中,顶板断裂等动力挠动常会导致冲击矿压等动力现象的发生.根据弹性力学理论,探讨了扰动波诱发煤层巷道冲击的机理.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2D模拟程序中动态模块,研究分析了挠动波在不同加载水平、挠动波强度以及频率影响下,从巷道一侧上方传入时内、外帮围岩的应力和塑性区动态响应变化情况,对开采工作面巷道内帮易发生冲击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研究表明:动力扰动不仅使巷道周边煤体发生层裂破坏降低其侧向约束阻力,而且在煤体中形成了高应力.处于工作面支承压力带内的巷道内帮煤体,相比外帮而言,受到动力挠动时其最大垂直和水平应力上升较快,开采过程中更易发生冲击.
陈国祥窦林名高明仕牟宗龙
关键词:冲击矿压巷道
模拟腐蚀性压力水环境的浸泡试验装置及方法
模拟腐蚀性压力水环境的浸泡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包括支架、承压桶和加压装置,承压桶顶部通过可拆卸的螺栓设置有密封盖,承压桶底部设置在支架上,承压桶侧部连接有压力表,承压桶底部中心处开设有上下通透的放液孔,放液孔下端口连接有...
郭兵兵常利营赵新涛陈国祥
文献传递
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被引量:1
2011年
边坡工程地质勘察为露天矿边坡设计及治理方案提供基础数据,是进行边坡稳定性评价和边坡治理的基础工作。说明了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工作的一般程序,内容和技术要求,以某露天煤矿东南帮的边坡工程地质勘察为例,介绍了勘察的内容,方法和要求,对勘察成果做了分析,获得了东南帮边坡的地层情况,岩体结构情况,岩层软弱层的形态和分布情况,各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研究边坡变形破坏模式,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边坡治理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数据。
郭兵兵孙文标陈国祥
关键词:露天矿边坡工程地质勘察
褶皱区工作面开采布置与冲击地压的关系探讨被引量:20
2010年
为提高褶皱区冲击地压的防治水平,在总结褶皱区冲击地压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对褶皱区巷道掘进方向和工作面开采布置对冲击地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从冲击地压的战略防御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表明,沿最小水平应力开挖巷道、自褶皱背斜轴部起工作面俯采推进和先开采位于褶皱翼部的工作面,再开采位于向斜附近的工作面都易于在煤体中积聚更多的弹性能,冲击危险性会越大。研究认为,在褶皱区巷道应与最大水平构造应力成平行或小角度掘进;褶皱区工作面合理的开采方向应是从向斜起往背斜方向逐渐推进;工作面布置上,应先开采位于向斜附近的工作面,然后往背斜方向逐渐展开。
陈国祥郭兵兵窦林名
关键词:向斜背斜构造应力工作面布置冲击地压
一种煤矿沿空巷道支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沿空巷道支护装置,包括巷帮支护板、巷帮支护网、锚杆、锚索、支撑横梁、辅助支撑板Ⅰ、辅助支撑板Ⅱ、竖直支撑板、铰接块、支撑拱顶钢板和水平辅助支撑板,支撑横梁的中部与支撑拱顶钢板的中部设置有竖直支撑板...
郭兵兵陈国祥孙文标赵新涛
文献传递
褶皱区冲击矿压的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探讨被引量:7
2010年
在总结褶皱区冲击矿压发生特点的基础上,基于冲击矿压的发生条件,分析了褶皱区冲击矿压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冲措施。研究表明,褶皱区冲击矿压显现具有分区性、方向性、发生强度大以及巷道底板型冲击的重要特征。通过煤层中孔和深孔爆破、注水及坚硬顶板深孔爆破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或消除褶皱区冲击矿压的威胁。
陈国祥郭军杰窦林名王杰
关键词:坚硬顶板冲击矿压
“三软”不稳定厚煤层复采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为提高资源回收率,在豫西"三软"煤层矿区,进行煤层复采,回收残留煤炭。通过矿压观测与分析,获得了复采区工作面支柱工作阻力大于原始煤层区;工作面来压较明显;复采区工作面来压步距较短;复采工作面压力分布不均匀等矿压显现的重要特征,为复采采场支护和工艺技术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郭兵兵陈国祥关鹏云
关键词:三软煤层不稳定厚煤层复采工作面矿压观测矿压显现特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