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代坤
- 作品数:23 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10—2014年长江三峡库区万州段居民食用盐碘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掌握长江三峡库区万州段农村居民碘盐食用现状,为碘缺乏病防治及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重庆市碘缺乏病监测方案》,每年监测1次,每个镇乡监测点随机抽查4个行政村或居委,每个行政村或居委随机调查15户居民的食用盐,每户抽1份食盐样50g。按GB/T 13025·7-1999定量直接滴定法检测碘离子含量。标准评价:2012年前按《食用盐碘含量》GB5461-2000,碘酸钾含量(35±15)mg;2013年后按GB26878-2011标准,碘盐碘含量21-39mg/kg。结果 2010—2014年食用盐碘镇乡监测覆盖率80.48%,监测食用盐1 667份,合格碘盐1 602份,碘盐合格率为96.56%。2013年碘盐合格率最低(90%),其余4年均在95%以上,但仍有3.44%碘盐碘含量低于或高于碘盐国家规定标准限值。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96.10%,不合格碘盐食用率3.44%,在5个监测年度中,4个年度发现有非碘盐,占监测样本数0.47%。结论万州属轻度缺碘地区,三峡库区万州段又系榨菜生产地,榨菜加工生产企业在对榨菜中使用非碘盐,当地农村一些居民存在对碘缺乏病防治认识不足,贪图榨菜盐便宜,导致一些榨菜加工盐流入居民户,会对碘缺乏病防治成效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居民食用碘盐监测工作需要持续持久开展。
- 罗超周新郑代坤陈春蓉王军
- 关键词:长江三峡库区食用盐碘含量碘盐合格率
- 一起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调查处置
- 2017年
- 目的对重庆市万州区2015年报告的1例埃博拉出血热留观病例进行调查处置,为以后类似新发传染病的调查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采集患者血液标本检测埃博拉病毒和疟原虫。同时落实患者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医学管理、消毒及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测结果,排除埃博拉出血热,但标本检出疟原虫,判定为一起疟疾输入疫情。结论埃博拉出血热等新发传染病的防控应以加强疫情早期预警监测、落实部门联防联控和加强舆情管控为重点。
- 冉华颜朝阳郑代坤罗超王军
- 关键词:埃博拉病毒
- 重庆市万州区2015年登革热与蚊虫媒介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掌握重庆市万州区登革热情况及其传播媒介伊蚊的种类分布、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评估登革热流行风险,为登革热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5年5-10月,在4个监测点开展蚊幼虫密度监测,采用布雷图指数法监测伊蚊幼虫密度,双层叠帐法调查成蚊种群密度;采用流行病学比较法分析病例资料。结果 2015年万州区登革热输入性病例1例,发病率为0.62/10万,未发生因该输入病例造成的疫情扩散。在4个监测点开展蚊幼虫密度监测,伊蚊布雷图指数为3.74~7.54,5-10月采用双层叠帐法共监测6次,捕获成蚊15只,其中中华按蚊1只,骚扰阿蚊14只。均未捕获到登革热媒介目标蚊种,成蚊、伊蚊叮咬指数均为0。结论万州区人口流动频繁,发生输入病例的可能性大,该区有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分布,存在因登革热输入性病例引发本地疫情暴发的低风险,应加强监测。
- 罗超郑代坤陈春蓉王军
- 关键词: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
- 三峡工程三期蓄水库底卫生清理档案整理质量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万州区三峡工程三期蓄水库底卫生清理档案整理质量影响因素,为三峡工程四期库底卫生清理档案整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参与万州区三期库底卫生清理档案整理的51名工作人员所整理的889卷档案进行调查,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万州区三期库底卫生清理档案整理质量与工作人员参加培训、是否专职、是否参与现场工作、有无二期工作经验、专业与否等有关,与工作人员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关系不大。[结论]专业工作人员参加培训的次数多、专职、有二期工作经验、全程参与现场清理工作的人员整理的档案质量较好,合格率较高。
- 郑代坤毛德强
- 关键词:卫生清理档案
- 三峡库区基层公卫服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分析及对策建议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了解地处三峡库区的重庆市万州区基层医疗机构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探讨其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减轻其职业倦怠状况,让其更好地为广大居民健康服务。方法采用普查的方式,自编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及李超平翻译并修订的国际通用职业倦怠普适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general Survey,MBI-GS)对重庆市万州区1 266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万州区基层医疗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情绪衰竭维度平均得分(1.51±1.39)分,玩世不恭维度平均得分(1.03±1.21)分,成就感低落维度平均得分(3.70±1.94)分;各个维度中、高度倦怠程度比例分别为32.0%、19.3%、48.2%。结论基层医疗机构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员在情绪衰竭、成就感低落2维度比较严重,职业倦怠现象明显存在,其中性别、工作地点、学历、职称、薪酬等是其职业倦怠的主要影响因素。
- 刘亚军郑代坤张欢欢张晓峰许红
- 关键词:职业倦怠基层医疗机构三峡库区
- 三峡工程三期蓄水库底卫生清理档案整理状况分析
- 2007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万州区三峡工程三期蓄水库底卫生清理行业验收时档案整理状况,为三峡工程四期库底卫生清理档案整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万州区三期库底卫生清理行业验收检查所形成的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万州区三期库底卫生清理行业验收时档案的完整率为37.50%,准确率为45.83%,制成材料合格率为91.67%,整理规范合格率为62.50%。影响档案完整率的主要因素为移民资金拨款及领款凭证、分类清理前后的照片、迁墓告示、宣传资料等、清理汇总表收集不齐全完整;影响准确率的主要因素为资料有逻辑错误和未分类填写或填写不规范。[结论]合格的库底卫生清理档案一定要按要求收集齐全完整、内容真实准确、制成材料和整理符合规范,特别要主意移民资金拨款及领款凭证、分类清理前后的照片、迁墓告示、宣传资料等及清理汇总表的收集,同时内容上要避免有逻辑错误,填写要规范并分类。
- 郑代坤毛德强
- 关键词:卫生清理档案
- 2012-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居民恶性肿瘤死因构成及顺位分析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了解2012-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居民恶性肿瘤死因构成及顺位情况,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资料来源于2012-2014年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居民死亡病例,输入Death Reg2005,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期望寿命和去肿瘤死因期望寿命。结果 2012-2014年,万州区恶性肿瘤年均死亡率189.50/10万。男性恶性肿瘤年均粗死亡率为251.41/10万,女性恶性肿瘤年均粗死亡率为127.56/10万,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2.88,P=0.000<0.01),除宫颈癌、乳腺癌外,肺癌、食管癌、肝癌、胃癌、肠癌、白血病、膀胱癌、鼻咽癌死亡率男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其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均明显高于女性。恶性肿瘤中,肺癌死亡率为55.17/10万,居第1位,其次为食道癌和肝癌;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7.21岁,去恶性肿瘤死因后期望寿命增加4.12岁。结论肺癌、食道癌、肝癌、胃癌、肠癌、白血病以及女性乳腺癌、宫颈癌是危害万州区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死因,是万州区制定恶性肿瘤防控策略的重点。
- 陈春蓉罗超颜朝阳郑代坤王敬东
- 关键词:恶性肿瘤死亡率死因顺位
- 2005-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居民伤害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了解2005-2014年重庆市万州区居民伤害死亡情况,为伤害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死亡资料来源于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口资料来源于区计划生育办公室,2005-2014年的死亡资料和人口资料输入DeathReg2005,应用SPSS13.0结合Excel2007,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死因顺位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4年万州区伤害死亡8521人,死亡率55.57/10万,伤害死亡占总死亡数的8.90%,居全死因第4位,前5位伤害死因是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淹死、意外中毒。交通事故是男性伤害的第1死因,自杀是女性伤害的第1死因。淹死是0~15岁组的第1位伤害死因,交通事故是15~55岁组的第1位伤害死因,55~75岁的第1位伤害死因是自杀,75岁以上年龄组的第1位伤害死因是意外跌落。结论交通事故、意外跌落、自杀、淹死、意外中毒是危害万州区居民健康的主要伤害死因,是我区伤害防治工作的重点,同时应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伤害死亡特征,制定相应的伤害防治策略。
- 陈春蓉郑代坤颜朝阳罗超王敬东
- 关键词:死亡率死因顺位
- 2010年-2015年重庆市万州区流感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了解2010年-2015年万州区流感病毒流行情况及变化趋势,为科学制定流感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4月-2015年3月万州区国家级流感哨点监测医院流感样病例标本,利用实时荧光逆转录PCR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标本接种MDCK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鉴定。结果 2 766份流感样病例标本中检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349份,阳性率为12.62%,各年度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8,P=0.000<0.05);分离出186株毒株,其中季节性H3N2型91株、BV系41株、甲型H1N1 37株、BY系17株。流感病毒在各监测年度均有1个冬季流行高峰,以甲型H1N1、B型、季节性H3N2型等混合流行;有3个年度均出现夏季流行高峰,以季节性H3N2型流行为主。结论万州区在2010年4月-2015年3月先后有4种毒株流行,流行强度呈总体下降趋势。甲型H1N1、B型、季节性H3N2型毒株呈现此消彼长、依次交替流行。
- 郎中凯王恒芹丁建武郑代坤
- 关键词:流感病原学
- 2005-2007年重庆市万州区血吸虫病及相关因素监测结果分析
- 2010年
-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万州段血吸虫病及其潜在流行因素,为制定库区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方案》要求,在2005-2007年间选择重庆市万州区全国血吸虫病监测点区域内,开展血吸虫病疫情监测及血吸虫病潜在流行因素钉螺与家畜感染输入情况的监测。结果本地居民无血吸虫病例报告,居民血吸虫病血清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78%,外出疫区返乡人员血清抗体阳性检出率为2.10%,疫区来万州人员血清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97%。在万州段港口码头、船坞、沟壑、洲滩以及水生动植物的饲养繁殖场所开展钉螺输入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库区存在钉螺输入因素,但暂未发现有钉螺输入。库区117份牛血清IH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重庆三峡库区万州段存在着潜在血吸虫病输入传染源和血吸虫病流行的相关因素,三峡成库后的生态环境变化及居民生产生活习惯为血吸虫病的传播提供了有利条件,提示应重点加强监测与防控。
- 周新肖邦忠罗超吴成果郑代坤陈家荣
- 关键词:血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