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
- 作品数:27 被引量:124H指数:7
-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不同麻醉方式对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探讨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分析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单纯硬膜外阻滞(EA)与硬腰联合阻滞(CSEA)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172例行股骨头置换术的高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单纯硬膜外阻滞(EA组)与硬腰联合阻滞(CSEA组)。比较两组阻滞效果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CSEA组患者麻醉效果及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优于E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5 min,EA组HR较麻醉前显著升高、MAP则显著下降,且CSEA组MAP水平明显高于E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E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采用CSEA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EA,且麻醉止痛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
- 张红邓超李燕
-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术高龄硬膜外阻滞
- 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复苏的影响及对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复苏的影响及对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院内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患者9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对照组术毕前不应用地佐辛,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注药15 min时(T1)、伤口缝合结束时(T2)、拔管时(T3)、拔管后15 min(T4)及30 min时(T5)的平均动脉压(MAP)及心率(HR),对比两组患者苏醒后躁动、镇静评分(RASS)和疼痛评分(VAS)情况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T2、T3、T4和T5时的MAP及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T2、T3、T4和T5时的MAP显著高于T0时(P<0.05),且两组在T3、T4和T5时的HR显著高于T0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苏醒后30 min、1 h及4 h时的RASS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苏醒后1 h及4 h的RASS及VAS评分均显著低于苏醒后3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妇科患者应用腹腔镜进行手术时,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对患者术后复苏有积极的意义,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同时苏醒时间短、效果较为平稳,作用时间延长,且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 张红邓超李燕
- 关键词:妇科地佐辛术后复苏术后疼痛
-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4
- 2013年
-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为临床常见疾病,股骨头置换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老年患者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身体机能退化,导致对手术麻醉的耐受能力降低。而麻醉效果对手术成功与否,乃至术后患者的恢复均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选择适合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麻醉方法,对降低患者的麻醉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均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比不同麻醉方式下老年股骨头置换术患者的各项指标,以期选择更适合老年患者的麻醉方式。
- 邓超代志刚
- 关键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老年股骨头置换术
- 七氟醚和丙泊酚麻醉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影响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观察七氟醚、丙泊酚维持相同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对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和丙泊酚组各25例。诱导后调整七氟醚吸入浓度,以1 mg/(kg.min)递增或递减调整丙泊酚泵入速度,维持BIS在(50±5)。比较2组气腹前5 min(T1)、气腹后l0 min(T2)、气腹后40 min(T3)和手术结束前5 min(T4)平均动脉压、心率及血管紧张素Ⅱ、皮质醇和血糖水平。结果:(1)2组各时点BIS、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间点BIS、平均动脉压、心率与T1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T2、T3、T4时间点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糖水平均高于T1时间点(P<0.05);丙泊酚组T2、T3、T4时间点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糖水平高于七氟醚组(P<0.05)。结论:BIS指导下七氟醚预防或减轻气腹致手术中的不利应激反应较丙泊酚有效,适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维持。
- 邓超代志刚董希伟李燕张红
- 关键词:麻醉脑电双频指数腹腔镜妇科手术气腹
-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被引量:13
- 2011年
- 适宜的麻醉深度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创造良好手术条件的关键。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是用于监测镇静程度的一种新方法,自从临床应用以来它已得到多方面关注和研究,本文就其概念、原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 邓超代志刚张红
- 关键词:脑电双频指数
- C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麻醉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麻醉学是一门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泛的临床二级学科,且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较高,提高麻醉学教学质量意义重大。CBL教学法通过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病例结合起来,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PBL教学法发挥问题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将两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并引入到麻醉学本科教学中,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麻醉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 王学凯辜登凤邓超
- 关键词:麻醉学教学CBL教学法PBL教学法
- 一种便于携带的医学麻醉止疼泵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携带的医学麻醉止疼泵,涉及医学麻醉止疼泵技术领域,包括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放置有止疼泵本体,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弹垫,夹持机构的外...
- 邓超 辜登凤
- 患者角度分析BST教学法在产科教学中的实施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基于患者角度探讨床边教学法(Bedside teaching,BST)的实施,制定有效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2019年7月-2019年11月在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出院当天随机选取参与BST与拒绝BST的患者,调查其参与和拒绝的原因,各完成150例。结果:患者拒绝参与BST原因前三位依次为:担心隐私会被暴露(91.33%);感觉自己像试验品(90.00%);感觉没有得到尊重(70.00%);患者参与BST的原因前三位依次为:能为医学生带来帮助很开心(96.67%);学生和医生都很好,很可爱(93.33%);带教医生和学生动作自然有礼貌(90.00%)。结论:BST改革过程中需要加强医学生对患者隐私的保护意识,提高医学生沟通能力,使患者在接触过程中感到被尊重、被需要。
- 顾雅娟邓超孙浩罡
- 关键词:医学教育医学生问卷调查
- 手术体位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眼内压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观察手术体位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眼内压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7月在我院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T组和D组,每组20例。T组取截石位,头低脚高位30°后,调高手术床背板至水平,D组作为对照组,取截石位,头低脚高位30°体位。两组麻醉方法相同。分别于全麻后5min(T0)、手术体位5min(T1)、手术体位10min(T2)、20min(T3)、30min(T4)、40min(T5)和手术结束恢复平卧位10min(T6)时,记录眼内压,同时观测SBP、DBP、HR的变化。结果术中各时点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5时点眼内压显著升高(P<0.05);T组与D组同一时间点比较,眼内压显著降低(P<0.05)。结论采用调高手术床背板至水平,改变手术体位的方法,可有效抑制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中高眼内压的发生。
- 邓超代志刚陈咏今董希伟
- 关键词:手术体位眼内压腹腔镜检查
- 情景模拟联合TBL教学模式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法联合以团队为基础(Team-based learning,TBL)的教学法在成人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石河子大学医学院2016级临床医学本科生140名,随机分为两组,情景模拟联合TBL教学组(实验组),传统教学组(对照组),每组70名;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及对实践核心能力问卷调查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带教方式对实践能力的提高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联合TBL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成人心肺复苏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值得在成人心肺复苏教学中推广应用。
- 刘思琪顾雅娟邓超
- 关键词:情景模拟TBL教学法心肺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