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红
- 作品数:86 被引量:458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阳春砂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被引量:8
- 2005年
- 贺红刘婷娜
- 关键词:基本培养基植株再生6-BA光照时间顶芽
- 红江橙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的研究(简报)被引量:20
- 1997年
- 贺红韩美丽何亚文张兰英李耿光潘瑞炽
- 关键词:红江橙外植体离体培养
- 佛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研究佛手种质资源多样性和遗传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了佛手13份种质材料的亲缘关系。结果从110条引物中筛选出16条多态性高的引物,共扩增出185条DNA带,其中多态性带有168条,多态率为90.8%。通过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0.67的水平上将13份材料分为3类。结论佛手种质间存在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聚类结果与以产地为依据对佛手进行品种类群划分较为一致。
- 张桂芳徐鸿华贺红
- 关键词:佛手
- 红江橙胚轴愈伤组织诱发及植株再生研究初报被引量:4
- 1996年
- 红江橙无菌苗上、下胚轴切段培养于MT+2,4-D0.5+BA(或KT)1(mg/l)诱导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而后转移到MT+2IP(或ZT)1+NAA0.1+AD10+ME500(mg/l)分化培养基上培养2个月后能分化出芽。上胚轴愈伤组织比下胚轴愈伤组织更易分化。
- 贺红李耿光何亚文何亚文
- 关键词:红江橙胚轴愈伤组织分化柑桔类果树
- 蕉柑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的研究被引量:16
- 1997年
- 以蕉柑(Citrusreticulatacv.Tankan)实生苗的上、下胚轴及茎段为材料进行培养,结果表明:上胚轴出芽率最高,可达90%以上.MT+BA1mg·L-1对上、下胚轴出芽效果较好,BA浓度升高,出芽率随之下降.培养时,上、下胚轴均选取苗龄为20d的实生苗效果较好.外植体在培养基上的接种方式,对出芽也有一定影响,上胚轴切段以形态学下端垂直插入,出芽率高.
- 贺红潘瑞炽何亚文何亚文李耿光
- 关键词:蕉柑外植体离体培养出芽率植株再生
- 农杆菌介导的GUS基因在枳壳中的转移被引量:4
- 2000年
- 用枳壳 Poncirus trifoliata Raf.实生苗的上胚轴为材料 ,探索以根癌农杆菌介导的 GU S基因在枳壳中的转移 ,结果表明 :抑菌剂选择头孢霉素较好 ;卡那霉素作为选择试剂 ,浓度为 5 0 m g/ L;外植体与农杆菌共培养时间以 2~ 3d为宜。GU S基因瞬时表达检测 ,80 %的外植体呈阳性反应 ;GUS基因稳定表达检测 ,抗性植株中 ,GU S反应呈阳性所占比例为 70 .0 %。
- 贺红韩美丽
- 关键词:枳壳农杆菌GUS基因
- 穿心莲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的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探讨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穿心莲快速繁殖的方法,为工厂化育苗提供依据。[方法]以穿心莲不同外植体为材料,诱导丛生芽的产生。[结果]以全子叶一子叶节为外植体时出芽率最高,为100%,半子叶一子叶节次之,出芽率为90%以上。6-苄基氨基嘌呤(BA)浓度以0.5—1.0 mg/L为适宜,有利于芽的增殖和生长。外植体苗龄对出芽无明显的影响。根的诱导以MT(Murashige and Tucker)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 mg/L萘乙酸(NAA)或吲哚丁酸(IBA)效果较好,接种10 d,生根率高达61.9%。[结论]通过穿心莲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建立了良好的离体繁殖体系。
- 贺红黄昌杰刘昌辉李郁茹徐鸿华
- 关键词:穿心莲外植体离体培养繁殖系数
- 广佛手茎尖微嫁接技术研究
- 目的:探讨广佛手茎尖微嫁接技术,为广佛手无病苗木的培育奠定基础。方法:黑暗条件下培养柠檬实生苗用作砧木,以广佛手茎尖为接穗,采用倒“T”字形法进行茎尖微嫁接试验,并对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成功获得了广佛手茎...
- 贺红张桂芳林小桦徐鸿华
- 关键词:成活率
- 灵芝液体深层发酵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28
- 2000年
- 贺红
- 关键词:灵芝液体深层发酵中药
- 青枯菌侵染广藿香的组织病理学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青枯菌对广藿香的入侵过程及侵染后寄主植物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以青枯菌HX6为供试菌株,分别对伤根及不伤根的广藿香试管苗进行侵染试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青枯菌从广藿香根部入侵的过程,并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青枯菌侵染后广藿香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青枯菌侵染前期,伤根的植株比不伤根的植株发病更严重;侵染后期,两者的病情指数均为100。电镜观察发现侵染24 h后,青枯菌及其胞外分泌物在广藿香根部出现;48 h时后,在茎部导管出现。青枯菌入侵造成植株茎部导管离析、扭曲及破裂,随之,叶表皮组织也逐渐破坏,植株死亡。【结论】青枯菌对广藿香具有强的亲和性,侵染速度快,青枯菌及其胞外致毒素能直接破坏寄主维管组织,使得水分运输受阻,造成植株枯萎死亡。
- 徐燃贺红邓素坚李润美杨玉秀邓志成金华
- 关键词:青枯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