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瑞峰

作品数:7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精神分裂症
  • 6篇分裂症
  • 3篇血清
  • 3篇儿童
  • 3篇儿童青少年
  • 2篇蛋白
  • 2篇精神分裂症患...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定量蛋白质组...
  • 1篇血清催乳素
  • 1篇血清甲状腺激...
  • 1篇血清甲状腺激...
  • 1篇血清同型
  • 1篇血清同型半胱...
  • 1篇叶酸
  • 1篇叶酸水平
  • 1篇乙炔

机构

  • 7篇西安市精神卫...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西安高新医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贺瑞峰
  • 3篇张燕
  • 1篇张露莹
  • 1篇郭炫
  • 1篇王文娟
  • 1篇陈英
  • 1篇任晓兵
  • 1篇陈广福
  • 1篇庞利群
  • 1篇张潇潇
  • 1篇张蕊
  • 1篇马现仓
  • 1篇吴强驹
  • 1篇贾杰
  • 1篇沈德华
  • 1篇田玉梅
  • 1篇刘飞虎
  • 1篇崔小花
  • 1篇张曼
  • 1篇翟媛媛

传媒

  • 2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航空航天医学...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治疗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心理科2015年9月~2017年7月的8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29例)、奥氮平组(29例)和利培酮组(28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奥氮平和利培酮。于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各药物疗效与安全性,并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催乳素(PRL)水平。结果三组患者药物治疗后的PANSS评分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立哌唑组患者治疗后的PRL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治疗后PRL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药物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都有显著疗效,奥氮平和利培酮使患者的PRL水平明显升高。
段侠霞贺瑞峰张燕杨金宇刘丽娜郭炫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抗精神病药血清催乳素阿立哌唑奥氮平
不同比例气体流量对微量元素测定的影响
2013年
目的了解不同比例气体流量对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的影响,从而找到一个最适检测条件。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按照不同比例分别调节乙炔与空气的流量,检测不同浓度的样本和定值质控品;将质控品检测结果与定值比较,选定气体流量为1.2∶8做标准组,其余各组分别与之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气体流量对钙、铁、铜、镁、锌5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尽相同;在一定范围内增大乙炔流量时,铜、锌、镁这几类元素测定结果有下降的趋势,而钙、铁元素与之相反。结论在日常工作中分开测定5种元素既费时又加大了成本投入,故各实验室应通过实验,找到一个最佳气体流量比值,尽量兼顾5种元素的检测条件,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任晓兵王文娟陈广福贺瑞峰张潇潇庞利群白筱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微量元素乙炔
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少儿心理科2015年9月~2017年7月的8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病例组,并将病例组患者分为儿童组和少年组。选取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对病例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1)病例组的T3,T4,FT3和FT4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751,8.754,2.573,均P<0.05)。(2)病例组患者的阴性症状评分(N)与T3呈负相关(r=-0.382,P=0.017)。(3)儿童组和少年组患者TSH,T3,T4,FT3和FT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8,1.500,0.574,1.477,0.649,均P>0.05)。结论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3,T4,FT3和FT4值偏低,且阴性症状与T3呈负相关。
段侠霞张燕贺瑞峰张露李定杰翟媛媛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甲状腺激素
基于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表达差异的蛋白质,以探讨精神分裂症致病机制。方法收集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6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血清样本,采用非标记蛋白质组学技术联合液相色谱-质谱分析技术鉴定两组的差异蛋白,筛选出表达差异显著的蛋白质,并进行基因本体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非标记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共筛选出126个显著性差异的蛋白,其中63个上调蛋白,63个下调蛋白。这些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血液微粒、细胞质囊腔、囊腔、分泌颗粒管腔等细胞组分,分子功能主要表现在肽酶调节活性,主要参与蛋白激活级联、体液免疫应答、血小板脱粒、补体激活、蛋白修饰、急性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精神分裂症主要富集的KEGG通路包括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冠状病毒和全身性红斑狼疮。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通路,揭示该通路在精神分裂症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张娜苗云峰刘飞虎张蕊张蕊贺瑞峰
关键词:蛋白质组学差异蛋白生物信息学精神分裂症
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叶酸水平与PANSS评分的关系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叶酸水平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PANSS)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选取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儿少心理科2017年4月~2018年7月期间的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口腔医院12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水平,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scales,PANSS)评定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结果①病例组的叶酸水平为7.98±6.39ng/ml,Hcy水平为28.47±23.41μmol/L,对照组的叶酸水平为11.14±4.52ng/ml,Hcy水平为14.57±4.27μmol/L。病例组的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433,P<0.05;t=3.459,P<0.01);②病例组患者的PANSS评分与Hcy水平呈正相关(r=0.440,P<0.01),PANSS阴性评分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0.346,P<0.05),Hcy水平与叶酸水平呈负相关(r=-0.497,P<0.01)。结论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Hcy,叶酸水平和PANSS评分有密切的关系。
段侠霞陈英沈德华杨愉晨马瑾贺瑞峰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饮用水锂元素水平关系及相关基因调查研究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精神分裂症(SZ)是一种慢性的可致残的精神疾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但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本课题通过临床调研,考察锂元素与精神分裂症关系,同时从基因层面探究锂元素与精神分裂症的内在机制关系。方法:收集陕西省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病例,采集样本血液和头发,运用ELISA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内相关因子GSK-3β、NRG1、ErbB4、Bcl-2、CSF2RA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饮水中锂元素偏低的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比例显著升高,且其头发内锂元素含量也显著低于(P<0.05)正常人。此外, ELISA和Real-time PCR结果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内精神营养因子NRG1及其受体ErbB4,以及炎症细胞因子CSF2RA的和mRNA蛋白水平显著升高,锂的作用靶点GSK3β以及神经保护因子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表达量显著下降。结论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区域水质内锂含量的高低相关。
刘飞虎吴强驹崔小花贺瑞峰张曼师艳宁王国栋贾杰刘勇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ELISA基因蛋白表达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均使用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5、25周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和临床总体印象-严重程度分量表(CGI-S)进行评价,并分析患者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第1、5、25周,患者的PANSS、PSP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第1周,患者的CGI-S评分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第5、25周,患者的CGI-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在治疗期间,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少、较轻,经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有所减轻。治疗25周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58/60)。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恢复个人和社会功能,且安全性高。
贺瑞峰贺瑞峰张燕张露莹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