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玉贵
- 作品数:14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北省沙洋监狱管理局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转B.t基因棉花杂种产量竞争优势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在皮棉 1433kg·hm-2 产量水平下 ,测定了转B t基因棉花杂种F1、F2 、F3、F4 的产量竞争优势。结果表明 ,F1较B t棉增产 2 4 2 0 % (1 0 5 %— 44 74% ) ,较常规棉增产 2 6 91% (3 2 5 %— 47 89% ) ;F2较B t棉增产 10 2 8% ,较常规棉增产 12 6 8%。增产机理分析表明 ,F1、F2 较B t棉单铃重、衣分、绒重有显著改良 ;较常规棉结铃性有显著改良。F1、F2 、F3、F4 产量竞争优势递减 ,F3、F4 由于结铃性、铃重、衣分退化而出现负效应。生产上要积极研究应用抗虫杂交棉F1,稳妥地研究应用F2 。
- 胡国祥贺玉贵张永玲卢才文黄健胡钰
- 关键词:转基因棉杂种竞争优势抗虫基因
- 转基因抗虫棉GK19生产试种示范与研究被引量:9
- 2000年
- GK1 9是我国自育的转Bt基因棉花新品系。该品系对棉铃虫、红铃虫抗性突出 ,可减少蕾铃受害率 90 %以上 ,节省治虫费用 90 % ;抗病性及纤维品质均好 ,产量性状构成水平高。GK1
- 施爱民涂松林胡国祥高三明贺玉贵胡兴宜廖兵哀琼郭三堆倪万潮
- 关键词:转基因棉GK19抗虫性棉花试种示范
- 中国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策略被引量:2
- 2002年
- 中国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的条件基本成熟 ,实施转基因抗虫棉产业化应采取创新、合作、务实、高效的策略 ,实现宽领域、广覆盖。在目标上 ,强调政策性、社会性、群众性、安全性 ;在方法上强调市场化、一体化、程序化、法制化 ;在观念上 ,强调改变思想、改革投入、改善管理、改进服务 ;在应用中 ,巩固传统技术、普及成熟技术、推广辐射技术、试验创新技术 ;在后续研究时 ,加强基因库、种质库。
- 胡国祥吴明高贺玉贵卢才文
- 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棉科技成果转化
- 江汉平原棉区棉花营养钵育苗技术规范
- 2004年
- 棉花营养钵一播全苗对于促进江汉平原植棉业的规模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营养钵一播全苗壮苗需要采取模式化管理技术 ,即建床三便、三肥配套、严格三平、播时三防、调节三水、三步炼苗、旺苗三控、病虫三治、勤于三拔、三壮移栽、栽前三带、栽时三看、栽后三管 ,规范操作。在培育全苗壮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及时观察。
- 胡国祥贺玉贵吴明高卢才文周兴超严祥新王绍璞王仁权
- 关键词:棉花营养钵育苗规模化
- 高产优质抗病品种鄂抗棉8号
- 2000年
- 通过湖北省抗病区试资料分析,表明鄂抗棉8号具有丰产优质与抗病的显著特点,是一个综合性优良,稳产性好的棉花新品种,1998年通过省级审定,1999年在湖北省病区棉田大面积推广应用,表现突出,效益显著。
- 施爱民卢才文黄健贺玉贵
- 关键词:棉花抗病性抗病品种
- 鄂抗棉3号选育与应用研究的历史回顾
- 2001年
- 鄂抗棉 3号以综合性状第一 ,1 995年通过湖北省审定 (证书号 1 0 4 ) ,1 999年通过国家审定 (证书号990 0 1 )。先后参加省部级以上 6个重大项目。累计推广应用 50万公顷 ,抑制了枯萎病的蔓延扩展 ,提高皮棉单产一成 ,极显著地改善了原棉纤维品质 ,创社会经济效益 5亿元以上。选育与应用技术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 ,为棉花育种、栽培、植保、遗传、良繁、加工。
- 胡国祥贺玉贵张永玲卢才文胡钰
- 关键词:选育纤维品质育种栽培
- 湖北植棉区棉花纤维品质地点间稳定性分析被引量:9
- 2002年
- 选择 2 0 0 0年中后期虫害重、低温阴雨气候类型的 9个品种、 5个生态试验点 ;2 0 0 1年中后期虫害轻、高温干旱气候类型的 9个组合、 1 0个生态试验点 ,系统分析了湖北植棉区棉花纤维主要性状指标的地点间稳定性。结果表明 ,马克隆值、伸长率是受环境影响最大的因素 ,品种间差异大 ,改良研究与推广应用时 ,应注意基因与环境互作效应 ;同时 ,杂交棉组合与常规棉品种的纤维品质的环境稳定性表现存在差异 ,杂交棉的纤维长度、强度、细度、成熟度、色泽等都不太稳定。建议湖北植棉区通过优质常规棉、优质抗虫棉实现纤维品质优质化 ;通过超高产杂交棉实现原棉产量递增跨越。
- 胡国祥常树堂贺玉贵李丰平吴明高涂振华
- 关键词:植棉区棉花纤维品质稳定性
- 四种不同类型的棉田棉红蜘蛛的发生特点
- 2000年
- 通过对 4种不同类型的棉田棉红蜘蛛的跟踪调查 ,了解其发生特点 ,对参数作分析 ,认为将为害指数0 30作为苗期、花蕾期防治指标较为恰当。
- 贺玉贵胡国祥黄健
- 关键词:棉红蜘蛛棉花害虫
- 抗虫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23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4
- 2006年
- 1998~2005年育种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专业鉴定、现场考察结果表明,该品种皮棉生产潜力大,公顷产量多年稳定在1 468.20~2 114.55 kg,增产幅度4.11%~43.40%,产量居多组试验第一位;产量结构好,铃型一致,铃重5.70~6.62 g,小样衣分41.88%,大样衣分40.89%,成铃以内围铃、中部铃为主。生产上表现出十大优势。栽培方面应结合品种生长发育规律和气候特点落实配套技术。
- 胡国祥涂松林贺玉贵吴明高李勇卢才文郭拥军施爱民周玉蓉李艳平
- 关键词:棉花选育栽培
- 鄂中棉区夏播棉花灌溉与否对其产量的影响
- 2016年
- 在夏播棉花生长期偏干旱年份,采用裂区设计方法,对21个夏播棉花品种(系)进行自然不灌溉和合理灌溉条件下的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灌溉比不灌溉,21个材料的平均单株成铃数多3.30个,平均单铃重增加0.47 g,平均衣分高2.68个百分点,籽棉产量增加111.38%,皮棉产量增加126.94%。同时,与中棉所50相比较,自然无灌溉条件下,有11个品种增产,灌溉条件下有5个品种增产,有9个品种两种条件下都减产。中061930、中915、中425、中619、中杂2022和中001101耐干旱能力较强,在不灌溉条件下比对照增产,而在灌溉条件下却不增产。
- 胡国祥蔺江霞韩光明黄昌武贺玉贵施爱民周家华李红菊王美容
- 关键词:棉花夏播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