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之连
- 作品数:14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心肌灌注断层显像诊断缺血性心脏病
- 1991年
- 报道了33例^(99m)TC—MIBI心肌断层显像结果,结果证实它对心肌梗塞的定位比心电图更确切且更敏感,可提高临床早期准确诊断缺血性心脏病的水平,同时对冠心病预后的估测和心律失常病因估价都具有很大意义,具有广泛临床应用的前景。
- 吴红玲王剑秋曹宏宇贺洪平贺之连张青
- 关键词:心脏病断层显像
- 34例特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肌断层显像被引量:2
- 1995年
- 34例特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心肌断层显像尹林,赵绮,曹宏宇,贺之连,王剑秋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大多数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约5%的患者无明确的心脏病证据,被称为"特发性心房颤动"(IAF).我们对在我院就诊的34例IAF患者进行了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
- 尹林赵绮曹宏宇贺之连王剑秋
- 关键词:心房颤动放射性核素显像心脏
- 骨转移癌的^(153)Sm-EDTMP治疗评价被引量:2
- 1995年
- 分析了 ̄(153)Sm-EDTMP治疗24例骨转移癌的结果。经静脉给药,剂量为25.9MBq/kg,结果表明: ̄(153)Sm-EDTMP镇痛效果明显,总有效率达91.6%,其中10例经连续多次治疗,患者中40%病灶出现消失,变淡改变。实践证明, ̄(153)Sm-EDTMP治疗骨转移癌,具有明显的临床价值。
- 张青杨晓青贺之连未姺熊立跃胡冬莲
- 关键词:骨转移癌显像
- 探讨癌患者血清铁蛋白浓度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 贺之连刘淼任园
- 关键词:血清诊断铁蛋白放射免疫测定
- 甲状腺动态显象鉴别良恶性肿瘤的价值
- 1991年
- 报告甲状腺动态显象鉴别良恶性肿瘤60例的结果,并经病理证实。从肘静脉“弹丸”式注入^(99m)TCO_4,以帧/2 s速度摄片20帧为动态显象,20 min后再做静态显象。冷(凉)结节与温结节56例,诊断为良性者51例;恶性者5例,均与病理对照一致,热结节4例均为良性,亦与病理对照一致。实践证明本法可用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 张青贺之连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
- 全身骨显像诊断癌的骨转移灶分析
- 1991年
- 对77例全身骨显像诊断癌的骨转移灶分析。采用自行设计的病灶相对灵敏度说明全身骨显像较X线摄影检测癌的骨转移灶灵敏4.87倍,而病例相对灵敏度则表明前者较后者灵敏1.83倍。并对其设计及计算方法等作了探讨。
- 贺之连张青熊立跃欧阳军胡冬莲
- 关键词:骨肿瘤肿瘤转移放射造影术
- TRH兴奋试验在某些非甲状腺疾病的临床意义
- 1990年
- 报告136例4种非甲状腺疾病及36例健康人TRH兴奋试验结果,其中肝硬化46例,未控制糖尿病4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42例,慢性肺心伴心功能不全5例,均有血清T_3水平下降,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控制情况相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肝硬化与失代偿程度、有无伴发肝昏迷以及血清白蛋白浓度有关;未控制糖尿病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慢性肾功能不全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呈负相关,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呈正相关。患者血清TSH呈弱反应者为61.90~88.23%,峰值时间延迟者16.67~34.88%,提示垂体储备功能较差和(或)下丘脑功能受损。
- 傅敏端龚经文朱越藩昌玉兰兰信永贺之连
- 关键词:促甲状腺激素肝硬变糖尿病肾功能衰竭
- 175例恶性肿瘤核素骨显像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 1996年
- 本文对175例恶性肿瘤进行全身骨显像,阳性率为76%。其中有60例骨痛者与X线检查对照,X线检查阳性率为75%,骨显像阳性率为95%,骨显像呈多发病灶者49例,单发病灶8例。骨痛时间长短与X线改变和骨显像有一定关系。骨显像是一个灵敏简便的检查方法,对骨转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价值。局部放疗加化疗对转移病灶的止痛效果较好。
- 陈声波钟陆行赵绮贺之连
- 关键词:肿瘤骨显像锝^99M放射疗法
- 运动^(99)锝心肌断层显象对冠心病诊断价值探讨
- 1992年
- 本文对90例冠心病运动^(99)锝-甲氧异丁异腈(^(99m)Tc-MIBI)心肌断层显象和心电图运动试验、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进行比较,评价运动^(99m)=Tc-MIBI 心肌断层显象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表明: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前者优于后二者(P<0.01);心肌断层显象对冠心病心肌梗塞的后壁、前侧壁、心尖部定位诊断优于心电图(P<0.01);运动^(99m)Tc-MIBI 心肌断层显象对冠心病心绞痛诊断较敏感,对冠心病心肌梗塞定位诊断较全面,对冠心病心律失常型诊断较准确。
- 王梦洪罗雄贺之连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心肌放射性核素成像锝心电描记术
- 107例恶性肿瘤的全身骨显像结果分析
- 1992年
- 报告107例恶性肿瘤的全身骨显像结果并加以讨论。其中广泛骨转移者74例,占69.16%。在肺癌组、乳腺癌组及鼻咽癌组,骨显像阳性率分别是22/28、20/33、16/24,三组阳性者中,骨转移区域由多到少分别为:乳腺癌—胸部—胸椎、骨盆—腰椎;鼻咽癌—胸椎—腰椎—胸部、骨盆;肺癌—腰椎、胸部—胸椎—下肢骨、骨盆。说明全身骨显像对恶性肿瘤早期骨转移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 赵绮贺之连
- 关键词:放射性核素成像肿瘤转移肺肿瘤乳腺肿瘤鼻咽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