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ρ型空肠代胃术在全胃切除中的价值
- 2002年
- 目的探讨胃恶性肿瘤全胃切除后ρ型空肠代胃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1例全胃切除后ρ型空肠代胃重建消化道的胃恶性肿瘤患者,观察总结患者术后并发症、营养状况、代胃的储存及排空功能和生存情况。结果21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返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及倾倒综合症。术后3月血红蛋白、血清蛋白稳定并恢复正常。但术后一年生存率57.5%(8/14),二年生存率28.6%(2/7)。结论ρ型空肠代胃手术安全易掌握,术后并发症低,营养状况良好值得临床运用,但对生存率的影响需进一步观察。
- 许示心周士福王光辉蒋晖费伯健
- 关键词:全胃切除胃恶性肿瘤
-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12年
- 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和直肠癌环周切缘(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CRM)概念的提出相辅相成,它们在肠外科领域的广泛接受和应用已使TME手术成为直肠癌手术的质量控制标准,明显降低了直肠癌的局部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使得直肠癌的生存期已接近结肠癌患者.如何提高结肠癌患者的疗效?德国Hohenberger等[1]提出了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 CME)的概念,以期用高质量的手术来提高根治性结肠切除术的疗效.我科于2010年6月开始在临床上按CME的要求来完成开腹或腔镜结肠癌手术,现将至2011年12月的开腹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患者报道如下.
- 金留根费伯健王卫理许示心曹华祥蒋晖许洪卫何平
- 关键词: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肠系膜胰头腹膜肌肉骨骼系统完整结肠系膜切除
- VCAM-1表达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及临床病理的关系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研究乳腺癌瘤体中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VCAM 1)及外周血清中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sVCAM 1)的表达对乳腺癌血管生长及转移的影响。方法 对 5 2例乳癌瘤体、瘤旁 (2cm)及正常乳腺组织标本 ,2 0例良性乳房纤维瘤标本进行了VCAM 1、CD34免疫组化染色 ,图像分析 ,了解VCAM 1表达、CD34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VCAM 1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 (MVD)的相关性 ,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 2 5例正常人 ,30例乳腺癌术前、术后一周外周血进行检测 ,分析瘤体及外周血清中VCAM 1的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VCAM 1不仅在乳腺癌血管内皮细胞上高表达 ,在乳腺癌细胞膜上也有表达 ,而且VCAM 1的表达强度、表达率与乳腺癌的血管的生成和转移相关。乳腺癌组病人外周血清中sVCAM 1的浓度比正常对照组高 (P <0 0 0 1) ,并且术后乳腺癌病人血清中sVCAM 1的浓度下降 (P <0 0 1)。结论 VCAM 1在乳腺癌的血管生成、癌细胞转移中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sVCAM 1有望成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判断复发的指标。
- 曹华祥周士福许示心费伯健丁永斌
- 关键词:VCAM-1乳腺癌血管生成临床病理学血管生成肿瘤转移
- 血浆TPEF、K-ras基因联合检测早期诊断大肠癌
- 目的分析大肠癌患者外周血血浆游离DNA中K-ras基因12密码子突变率,TPEF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率,探讨联合检测这2个分子标记早期非损伤性诊断大肠癌的可行性。方法提取大肠癌患者组织及外周血血浆DNA,采用突变富集P...
- 朱斌许示心楚建军李莉华刘登洋谢思明
- 关键词:大肠癌血浆游离DNAK-RAS
- 文献传递
- 直肠切除结肠J袋肛管吻合术治疗低位直肠癌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评价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结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对排便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行经腹直肠切除保留肛门的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根据重建消化道的方法分为 2组 :第 1组CPA(ColonicJ pouchanastomosis)组 ,在直肠切除后 ,作一结肠J型贮袋以重建新“直肠” ;第 2组CAA(Straightcolonanalanastomosis)组 ,直肠切除后行结肠肛管直接吻合术。分别于术后 3、6、12个月及超过 12个月时对排便功能进行评估 ,同时对两种手术方法的并发症及无瘤生存率进行比较。结果 CPA组的排便功能表现为 2 4小时排便次数明显减少 ,控便时间长 ,能辩别排气或排便 ,术后第 2年CPA组与CAA组相比排便功能的优势得以保持。手术并发症 :CPA组发生吻合口漏 1例 ,CAA组 4例 ;CPA组无吻合口狭窄发生 ,CAA组发生吻合口狭窄 3例。 5年无瘤生存率CPA组与CAA组相似。结论 低位直肠癌前切除 ,结肠J型贮袋肛管吻合术既能达到根治性切除、不增加手术并发症 ,又具有明显改善排便功能的作用。
- 周士福邱东民费伯健金留根许示心
- 关键词:直肠切除术低位直肠癌排便功能手术方法
- 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完整结肠系膜切除与传统方法对比研究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 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在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CME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及59例传统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等指标.结果 CME组平均淋巴结清扫数(21.2±7.8)枚,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14.2±6.8)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Ⅱ、Ⅲ期患者淋巴结数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淋巴结数增加无统计学意义.Ⅲ期患者阳性淋巴结数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ME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增加淋巴结清扫,提高手术质量,同时并不明显增加手术风险,具备安全、可行性.
- 金留根费伯健王卫理许示心曹华祥蒋晖许洪卫何平
- 关键词: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右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 直肠癌不同盆腔植物神经保留术对残余尿量的影响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不同的盆腔植物神经保留手术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对患者残余尿量的影响。方法:观察完全保留盆腔植物神经15例(A组)和不完全保留盆腔植物神经17例(B组)的直肠癌前切除手术前、术后膀胱残余尿量的变化。B超测定术前与术后14天、术后3个月残余尿量。结果:A组平均残余尿量分别为4.09m l、8.00m l、7.02m l,手术前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分别为3.90m l、36.55m l、22.64m l,手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的盆腔植物神经保留手术可对直肠癌患者术后排尿功能产生影响,残余尿量的变化是观察盆腔植物神经是否完全保留的指标。
- 许示心何平
- 关键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盆腔植物神经残余尿量
- 经骶尾部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被引量:1
- 2004年
- 周士福费伯健许示心王光辉王卫理
- 关键词:直肠肿瘤局部切除术
- 内镜联合胸腹腔镜治疗消化道良性肿瘤的初步应用体会被引量:10
- 2010年
- 我院2005年06月至2009年02月通过腹腔镜、胸腔镜联合胃镜、超声胃镜微创治疗33例巨大广基上消化道良性肿瘤,取得满意的疗效,现结果和初步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 屠惠明费伯建翁鸢许洪卫许科斌王卫理许示心乔峤金留根李捷杜琰萍钱荦荦魏丽君刘慧智
- 关键词:良性肿瘤胸腹腔镜上消化道微创治疗内镜超声胃镜
- 内镜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的疗效评价被引量:6
- 2014年
-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采用内镜辅助腹腔镜手术治疗胃间质瘤53例患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2月至2013年4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胃间质瘤患者共53例,其中男22例,女31例;年龄(60±9)岁;肿瘤位于胃下1/3区13例,胃中1/3区21例,胃上1/3区19例.患者术前均行胃镜、超声胃镜及CT检查提示胃占位,并排除肝、肺等远处转移.
- 史俊峰许示心何平谢智惠
- 关键词:胃间质瘤手术治疗内镜辅助腹腔镜疗效评价超声胃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