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俊俊 作品数:118 被引量:304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广西医科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阿片类毒品对HIV-1感染者PBMCs中TLR9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015年 探讨滥用阿片类毒品(Opiates)对Ⅰ型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LR9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为阐明阿片类毒品促进HIV-1复制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首先在南宁、柳州、钦州市地区的美沙酮、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招募对象,经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分为4组,即阿片类毒品滥用的HIV-1感染组(Opiates HIV(+)组)、阿片类毒品滥用非HIV-1感染组(Opiates HIV(-)组)、非阿片类毒品滥用的HIV感染组(Non-opiates HIV(+)组)和健康对照组(Control组),每组随机招募50人。其次,以问卷形式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并采集其外周静脉血,分离出PBMCs后提取RNA。最后采用qPCR、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法检测4组人群PBMCs中TLR9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经调查发现4组人群在年龄、性别、民族、户籍所在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和吸毒年限等人口学特征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Opiates HIV(+)与Non-Opiates HIV(+)组病毒载量中位数分别为4.450×103和3.977×103 cp/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9 mRNA相对表达量在Opiates HIV(+)、Non-Opiates HIV(+)、Opiates HIV(-)和Control组中分别为(2.13±1.59)×10-3、(3.66±2.22)×10-3、(1.96±1.42)×10-3和(7.66±4.87)×10-3。阿片类毒品滥用和HIV感染对TLR9的表达存在交互作用(F=25.91,P=0.000)。经单独效应分析,HIV阳性与阴性人群中,阿片类毒品滥用者TLR9相对表达量均明显低于非毒品滥用者(P<0.05);在吸毒人群中,HIV阳性者与HIV阴性者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吸毒人群中,HIV阳性者低于正常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的结果显示,Opiates HIV(+)、Non-Opiates HIV(+)、Opiates HIV(-)三组TLR9蛋白的表达量均低于Control组。上述结果表明阿片类毒品能够下调HIV-1感染者PBMCs中TLR9的表达水平,提示阿片类毒品可能通过影响TLR9所介导的机体免疫效应,进而促� 潘沛江 韦富梅 蒋俊俊 梁冰玉 黄颉刚 廖艳研 苏锦明 李彧 杨小艺 陈晖 叶力 梁浩关键词:阿片类毒品 HIV-1 萤火虫荧光素酶标记的马尔尼菲篮状菌菌株及构建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萤火虫荧光素酶标记的马尔尼菲篮状菌菌株及构建方法,该菌株命名TM‑LUC菌株,其微生物保藏号是:CGMCC No.10452;本发明中该萤火虫荧光素酶标记的马尔尼菲篮状菌菌株及构建方法包括:S1、构建萤火虫... 蒋俊俊 韦吴迪 梁浩 赖菁贞 罗强 王刚 叶力 廖艳研 刘洁 陈晖 崔萍艾滋病治疗药物蛋白酶酶抑制剂耐药突变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及其引物组 本发明公开了检测艾滋病治疗药物蛋白酶酶抑制剂主要耐药突变位点D30N、V82S‑2、I84V的引物,每个引物对均由上游特异序列和下游序列组成。据此,还建立了相应多重PCR检测方法及试剂盒。应用本发明可检测HIV‑1病毒R... 叶力 梁浩 臧宁 余军 陈荣风 杨全略 梁冰玉 蒋俊俊 黄颉刚 宁传艺 廖艳研文献传递 2016年广西鹿寨县吸毒人群新型毒品使用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调查吸毒人群吸食新型毒品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制定该人群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依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的要求,于2016年5~7月,对广西鹿寨县社区、强制戒毒所以及美沙酮门诊的吸毒人员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HIV。结果共有250人完成调查,其中使用传统毒品者136人,吸食新型毒品者84人,使用混合毒品者30人。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32.069,95%CI=13.762~74.727)和近一年未接受过同伴教育(OR=4.020,95%CI=1.821~8.876)是吸食新型毒品的危险因素。结论鹿寨县吸毒人群新型毒品吸食率和HIV阳性率均较高,应加大同伴教育推广力度和加强对年轻吸毒者的宣教和行为干预,从而降低新型毒品使用率和遏制该人群的艾滋病疫情。 黎远帆 黄颉刚 黄礼平 梁浩 叶力 陈允刚 蒋俊俊 梁冰玉关键词:吸毒人群 新型毒品 艾滋病 HIV 哨点监测 同伴教育 广西男性吸毒人群HIV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2013年 目的了解广西男性吸毒人群HIV感染的影响因素,探讨包皮环切与该人群HIV感染的关系。方法应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以男性吸毒人群中HIV感染者为病例组,对照组为按照年龄、调查地区、调查时段进行1∶1匹配的男性吸毒人群中非HIV感染者。回顾性调查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吸毒史、性行为特征、性病史、是否做过包皮环切手术等信息。结果共调查258例HIV感染者,对照匹配258名非HIV感染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平均月收入低于500元、与别人共用过针具、最近一个月注射过毒品、固定性伴吸毒、吸毒后发生性行为时从未使用安全套的研究对象更容易感染HIV,而做过包皮环切术者相比未实施过包皮环切者不易感染HIV。结论包皮过长可能是吸毒人群HIV感染的一个因素;社会人口学特征、吸毒行为特征、性行为特征和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该人群的HIV感染。 蒋俊俊 梁浩 韦所苏 韦富梅 廖艳研 黎明强 石珊 何斌 向绍密 徐娜 邓伟 宁传艺 杨晓波 叶力 张志勇 韦波关键词:HIV 包皮环切 病例对照研究 阿片类毒品对HIV感染者PBMCs中IFN-α、ISG56、Mx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通过检测阿片类毒品(opiates)对HIV感染者中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干扰素诱导基因56(interferon-stimulated gene 56,ISG56)、粘病毒抵抗蛋白A(myxovirus resistance protein A,Mx A)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阿片类毒品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复制影响的机制。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美沙酮门诊、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门诊人群200名,分为4组:Opiate+HIV+组、Opiate+HIV-组、OpiateHIV+组和对照组。面对面问卷调查并采集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免疫印迹法、ELISA法等检测4组人群中IFN-α、ISG56、Mx A的mRNA,蛋白表达水平,比较相关因子相对表达量的差异。结果 4组人群在年龄、性别、民族、户籍所在地、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及职业等人口学特征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无论是在基因还是蛋白水平上,HIV感染人群中毒品滥用者的IFN-α、ISG56和Mx A的表达水平均低于非毒品滥用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阿片类毒品可能抑制抗病毒效应因子IFN-α、ISG56和Mx A的表达,从而促进HIV-1的复制。 蒋俊俊 李旭 廖艳研 韦富梅 潘沛江 梁冰玉 黄颉刚 苏锦明 李彧 陈晖 叶力 梁浩关键词:干扰素Α 流行病学方法 胃腺癌组织中血管活性肠肽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IP)及其受体(VIPR)mRNA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胃腺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RT-PCR方法,检测32例胃腺癌组织(胃腺癌组)、33例不典型增生胃黏膜组织(不典型增生组)和24例正常胃腺组织(正常对照组)中VIP及VIPR mRNA的表达。结果:3组胃腺组织的VIP mRNA表达率均为100.00%。胃腺癌组的VIP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不典型增生组(P<0.01),正常对照组和不典型增生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胃腺癌组和不典型增生组VIPR1 mRNA表达率依次为83.33%(20/24)、43.75%(14/32)和60.61%(20/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IPR2 mRNA表达率在正常对照组、胃腺癌组和不典型增生组依次为66.67%(16/24)、50.00%(16/32)和57.59%(19/3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腺癌组的VIPR1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不典型增生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而正常对照组和不典型增生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IPR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不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腺癌组织中VIP mRNA的表达量高于正常胃黏膜和不典型增生胃黏膜组织,但VIPR1mRNA的表达量却低于正常胃黏膜和不典型增生胃黏膜组织,VIP可能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阮族明 廖艳研 莫林芳 蒋俊俊 梁冰玉 陈晖关键词:胃腺癌 血管活性肽 甲基苯丙胺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冰毒)对 HIV 感染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MIP-1β、IL-6表达的影响。方法设吸食甲基苯丙胺的 HIV 感染组、无吸毒史的 HIV 感染组、吸食甲基苯丙胺的非HIV 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每组15名。流式细胞仪检测 HIV 感染者 CD4+ T 淋巴细胞计数,并测定HIV 载量;ELISA 法检测血浆 MIP-1α、MIP-1β、IL-6表达水平。组间差异比较和交互作用分析采用 t检验和方差分析。结果在 HIV 感染者中,吸食甲基苯丙胺者与非吸毒者比较,CD4+ T 淋巴细胞明显下降、HIV 载量明显升高(t 值分别为5.431,4.670,均 P <0.01)。在 HIV 感染者中,吸食甲基苯丙胺者 MIP-1α、MIP-1β、IL-6表达量分别为(40.60±9.84)、(47.35±11.25)和(37.94±11.44) pg/mL ,无吸毒史者分别为(31.31±8.11)、(39.40±8.41)和(31.31±8.11) pg/mL(t=2.822,P=0.001;t=2.192, P=0.020;t=1.831,P=0.043);非 HIV 感染者中,吸食甲基苯丙胺者 MIP-1α、MIP-1β、IL-6分别为(24.45±5.90)、(27.82±7.25)和(27.18±8.57) pg/mL ,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8.42±5.79)、(31.76±9.04)和(23.28±6.07) pg/mL(t=1.860,P=0.158;t=1.317,P=0.233;t=1.438,P=0.228)。甲基苯丙胺与 HIV 感染在调节上述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时,均不存在交互作用(均 P>0.05)。结论吸食甲基苯丙胺可上调 MIP-1α、MIP-1β的表达,表明甲基苯丙胺可能在促进 HIV 的感染中具有调节作用。 李彧 石艺 叶力 陈晖 蒋俊俊 梁冰玉 黄颉刚 周波 廖艳研 苏锦明 潘沛江 梁浩关键词:甲基苯丙胺 白细胞介素6 吗啡对拉米夫定抗HIV-1药效影响的体外MT2细胞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吗啡是否影响拉米夫定(3TC)抗H1V-1的抗病毒效果。方法MT2细胞随机分为吗啡+3TC、吗啡+纳洛酮+3TC、纳洛酮+3TC处理组及3TC对照组和病毒对照组;用纳洛酮处理相应组的MT2细胞0.5h后,加入吗啡处理细胞24h,然后每组细胞加入等量的HIV-1ⅢB病毒和3TC溶液;病毒感染细胞第3、4、5和6天,取培养上清,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的HIU-1 p24抗原,根据p24抗原表达量,计算各个处理组的3TC抗HIV-1p24抗原抑制率。结果HIV-1感染细胞第3和第4天,吗啡+3TC处理组的3TC抗HIV-1p24抗原抑制率最低,与3TC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吗啡+纳洛酮+3TC处理组和纳洛酮+3TC处理组的3TC抗HIV-1p24抗原抑制率相当,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两组分别与3TC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细胞第5和第6天,各处理组的3TC抗HIV-1p24抗原抑制率与3TC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处理组的3TC抗HIV-1p24抗原抑制率随感染时间延长而降低,呈现时间一效应关系。结论吗啡在病毒感染初期能降低3TC的抗HIV-1药效;纳洛酮能够阻滞吗啡降低3TC的抗HIV-1药效作用。 梁冰玉 庄道民 蒋俊俊 刘思扬 苏齐鉴 李敬云 梁浩关键词:吗啡 拉米夫定 抑制率 广西百色男性矿工包皮环切接受意愿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调查男性矿工对包皮环切术的接受意愿,分析影响其接受意愿的关键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广西百色市煤矿中男性矿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及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69名男性矿工中有包皮环切意愿的占25.13%(143/56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愿意接受包皮环切手术组和不愿意接受手术组矿工中的婚姻、文化程度、对包茎或包皮过长的危害及实施包皮环切手术的原因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矿工中患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比例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婚(OR=0.498,95%CI=0.272~0.913)、有包皮疾患(OR=8.181,95%CI=4.252~15.741)和知道包皮过长可形成包皮垢(OR=1.713,95%CI=1.090~2.693)更愿意手术。结论男性矿工包皮环切接受意愿较低,提高艾滋病和包皮环切术基本知识可能有助于在该人群中推广包皮环切术。 罗皓 梁旭 陈坚 杨晓波 蒋俊俊 邓伟 邹云锋 韦波 张志勇 柳志豪 梁浩关键词:包皮环切术 接受意愿 艾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