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新春
- 作品数:1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甘肃省中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吹填泥沙胶凝固结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 杨荣博张务民潘凤文王立伟聂宁崔树国李庆国李悦韩金华李战国李学辉柳永年桂增俭赵百洁丁峰葛新春何亚楼张金喜路永华张从国
- 针对吹填泥砂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工程特性,制备出了适合于吹填泥砂的专用固化胶凝材料。结合实体工程,研究出吹填沙、淤泥和固化剂混合材料适用于公路工程的最佳配合比,具有创新性。对吹填沙、淤泥和固化剂混合材料进行了工程特性和微观结...
- 关键词:
- 关键词:公路工程
- 滨海滩涂地区高等级公路路基变形破坏机理及安全性评价
- 张务民刘春原潘凤文郭抗美李庆国聂宁桂增俭柳永年崔树国葛新春韩金华丁峰何亚楼赵百杰李岩崔锐
- 利用对道路施工过程的沉降观测资料,对路基参数(c、φ、cv、Es)进行反演分析,得出路基内部应力场和位移场分布特征,评价施工阶段路基现状稳定性的安全系数,及时掌握其运行状态及变化趋势。在该基础上,利用可靠度理论对滨海滩涂...
- 关键词:
- 关键词:道路工程变形破坏机理
-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振动成型法在高速公路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上的路面结构主要有三大类: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约占75%,水泥混凝土路面,约占23%;刚性组合式路面,约占2%。水泥稳定碎石作为路面基层的一种材料,具有原料易得,整体性好,刚度和承载力大,水稳性以及抗冻性好,且随时间的延伸其强度也不断增长的特点,越来越多地使用于高速公路的路面基层施工中。
- 葛新春
-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成型法路面基层施工振动
- 水泥混凝土耐久性不足及应对措施被引量:1
- 2010年
- 二战后基础建设大规模开始,30年后出现大量混凝土劣化和结构过早破坏事例,尤以海工结构和桥梁为甚。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耐久性问题。据2003年10月的《中国腐蚀调查报告》统计,我国年腐蚀损失约为5000亿人民币。其中,公路、桥梁、建筑物的年腐蚀损失约为1000亿人民币,占全部损失的20%。
- 葛新春
-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水泥混凝土劣化人民币
- 三黄膏巴布剂的基质配方工艺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优选三黄膏巴布剂的最佳基质配比,为其成型工艺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涂展性、均匀性、剥离性、皮肤追随性及外观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表对三黄膏巴布剂的基质配方进行优选研究,以确定其最佳配比组合。结果:三黄膏巴布剂最佳基质配比为甘油1.2 mL,聚丙烯酸钠0.5 g,羧甲基纤维素钠0.2 g,明胶0.2 g。结论:按照优选基质配方制成的三黄膏巴布剂膏体柔软,粘性适度,皮肤追随性好,剥离不残留,保湿性、涂展性良好,此基质配方可使用于三黄膏巴布剂的制剂生产。
- 葛新春徐玉娥焦正花顾秀琰潘从泽
- 关键词:正交设计基质配方
- 肿痛消颗粒的制备工艺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建立肿痛消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通过正交试验对肿痛消颗粒制备过程中的影响条件(即醇沉浓度、浸膏相对密度、烘干温度等因素)进行考察分析,同时对颗粒粒度、水分含量、生产效率等进行检验分析。优选该颗粒剂的最佳制备生产工艺。结果:综合分析试验中的各项指标,肿痛消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是醇沉浓度为含醇量60%,相对密度为1.26~1.36,烘干温度为55~65℃。结论:该工艺条件稳定,可为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葛新春毕映燕
- 关键词:含水量正交试验
- 正交实验法优选肿痛消颗粒的成型工艺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通过正交实验优选肿痛消颗粒的成型工艺。方法:以吸湿率为指标考察所用辅料的种类及配比;以吸湿率和成型率指标优选肿痛消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条件,并考察该颗粒的休止角、吸湿率。结果:辅料蔗糖粉/糊精以2∶1为最好;浸膏与辅料的混匀比例为1∶1,润湿剂体积分数为60%,干燥温度为60℃,依此制得的颗粒流动性好。结论:本成型工艺合理、可行,可为该颗粒的大量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 葛新春张宏武徐玉娥潘从泽
- 关键词:正交实验吸湿率
- 小儿退热灌注液的制备与应用
- 2002年
- 葛新春
- 关键词:感染性高热疗效
- 运脾颗粒的制备及临床观察被引量:3
- 2006年
- 王炯李永新葛新春梁海宁
-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 PDCA循环管理法在中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2017年
- 研究分析在中药房管理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某三甲中医院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中药房进行研究管理,通过不同时间段实施的管理办法对其进行分组,其中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为常规中药房管理办法实施阶段,定义为常规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为应用中药质量规范化管理阶段,定义为实验组,统计两组中药管理质量。结果 统计数据分析,实验组中药管理质量要高于常规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中药房日常管理中,积极应用PDCA循环管理办法,对中药房管理质量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提高各科室医护工作人员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对中药房管理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的意义。
- 葛新春
- 关键词:中药房管理PDCA循环管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