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晋卿

作品数:69 被引量:195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5篇液相色谱
  • 15篇色谱
  • 15篇相色谱
  • 14篇药动学
  • 14篇液相
  • 13篇质谱
  • 10篇健康受试者
  • 10篇串联质谱
  • 9篇药代
  • 9篇药代动力学
  • 9篇药物
  • 8篇质谱法
  • 8篇中国健康受试...
  • 8篇高效液相
  • 8篇高效液相色谱
  • 8篇串联质谱法
  • 7篇液相色谱-串...
  • 6篇人血浆
  • 5篇多剂量
  • 5篇药物监测

机构

  • 24篇广州医科大学
  • 15篇广州市脑科医...
  • 11篇广州市惠爱医...
  • 4篇中山大学
  • 2篇中山大学孙逸...
  • 2篇山东省交通医...
  • 1篇广州军区广州...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澳门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江门市新会区...
  • 1篇萍乡市人民医...
  • 1篇江门市第三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珠海亿邦制药...

作者

  • 48篇胡晋卿
  • 40篇温预关
  • 35篇倪晓佳
  • 34篇尚德为
  • 32篇张明
  • 24篇邱畅
  • 19篇王占璋
  • 14篇刘霞
  • 11篇卢浩扬
  • 11篇朱秀清
  • 8篇邓书华
  • 4篇石红梅
  • 4篇黄文灿
  • 4篇李璐
  • 3篇胡礼军
  • 2篇谭焕君
  • 2篇黄民
  • 2篇宁玉萍
  • 2篇李芳芳
  • 2篇吴福喜

传媒

  • 6篇今日药学
  • 4篇中国临床药学...
  • 4篇中国医院药学...
  • 4篇广东药学院学...
  • 3篇中国药学杂志
  • 3篇中华医学会临...
  • 2篇中国现代应用...
  • 2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2015广东...
  • 1篇中华精神科杂...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海峡药学
  • 1篇药品评价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2014中华...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13篇2014
  • 1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布南色林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的药代动力学
目的 研究布南色林片单次给药后的人体药代动力学.方法 经广州市脑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招募30例健康志愿者并分为3组,每组10人,男女各半,分别单次口服4 mg、8 mg和12 mg布南色林片后,采集0、0.25、0...
倪晓佳胡海棠张明胡晋卿邱畅尚德为刘霞温预关
基于群体药动学的拉莫三嗪个体化剂量调整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基于群体药动学方法,预测患者不同用药方案服用拉莫三嗪后的稳态血药浓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58例患者的282个拉莫三嗪血药浓度观测值,并记录联合应用丙戊酸的情况,利用已经建立的拉莫三嗪群体药动力学模型,分别通过第1个、前2个血药浓度值估算个体间变异,并预测后续浓度值,评估两种情况对模型预测准确性的影响。结果:预测结果显示,分别采用第1个、前2个血药浓度值预测产生的误差的中位值分别为-0.32、-0.41μg/ml,均接近0值;得到的平均预测误差分别为-0.66、-0.42μg/ml,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80、3.19μg/ml,说明在上述两种情况下,模型均有较好的预测性。结论:无论从采集1个浓度值还是2个浓度值时开始使用该模型进行预测,均能得到较准确的预测结果。
尚德为朱秀清陈伟家李璐王占璋邓书华卢浩扬胡晋卿张明倪晓佳温预关
关键词:拉莫三嗪治疗药物监测群体药动学
HPLC-MS/MS测定血浆中丁丙诺啡的浓度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建立人血浆中丁丙诺啡浓度的HPLC-MS/ MS 测定法。方法以曲马多为内标,将待测血浆样品经氢氧化钠碱化后,加正己烷提取,上清液经Agilent Eclipse plus C18 (4. 6 mm ×150 mm,3. 5 μm)色谱柱分离,甲醇- 水(80∶20,v∶v,含0. 005 mol/ L 甲酸铵和0.25%甲酸)为流动相,流速0. 5 mL/ min,进行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ESI),以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正离子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分别为m/ z 468. 3→55. 2 和m/ z 264. 2→58. 1(内标)。结果血浆中丁丙诺啡的浓度与峰面积比在50-20 000 ng/ L 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下限为50 ng/ L;提取回收率大于67%,日内日间精密度小于11%。结论该法简单、灵敏、快速,分离效果良好,可用于人体血药浓度测定和药动学研究。
刘霞倪晓佳钟思俊尚德为胡晋卿张明王占璋邱畅温预关
关键词:丁丙诺啡MS血浆
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戈美拉汀的浓度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阿戈美拉汀血药浓度,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药动学研究中。方法血浆样品经碱化后,采用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体积比4∶1)萃取,以托莫西汀为内标,采用HPLC-MS/MS法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4.6 mm×150 mm,3.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体积比95∶5,含0.005 mol.L-1甲酸铵和质量分数0.1%甲酸),流速为0.5 mL.min-1,柱温为40℃;质谱条件采用ESI离子源,检测方式为正离子电离,选择性离子检测(MRM),阿戈美拉汀m/z为244.2→185.2,托莫西汀m/z为256.1→44.1。结果阿戈美拉汀质量浓度在0.025~10μ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提取回收率在84.45%~86.94%之间,批内、批间精密度分别小于3.76%、12.23%。结论本文建立的用于测定人血浆中阿戈美拉汀的HPLC-MS/MS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药动学研究及治疗药物监测。
尚德为倪晓佳张明胡晋卿邱畅刘霞温预关
关键词:阿戈美拉汀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药动学
新型抗精神分裂症药布南色林对催乳素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考察中国男性和女性健康受试者多次服用布南色林后血清中催乳素水平的影响变化。方法 12名受试者(男女各半)连续给药7 d,每天给药2次,每次4 mg,于第7天服药前(0 h)以及服药后0.5、1、2、4、12 h采集肘静脉血4 mL测定血清中催乳素水平。结果男性和女性健康受试者服药2 h后血清中催乳素水平达到峰值,其中男性催乳素峰值为(965.68±382.2)mIU/L,女性催乳素峰值为(2 124.2±889.1)mIU/L,女性催乳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服药12 h后,男性和女性受试者催乳素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布南色林不会显著引起催乳素累积增加,关于患者长期服用布南色林对催乳素水平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
石红梅黄顺燕温光池张明倪晓佳尚德为胡晋卿温预关
关键词:催乳素精神分裂症副反应
进食对于布南色林在男性健康志愿者中药代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目的布南色林是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疗效与安全性良好,目前在国内尚无剂型上市。布南色林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个体差异大,受多利因素影响,根据文献报道,本研究拟通过比较健康受试者空腹与进食后服用布南色林的经时血药浓度曲线与...
胡晋卿温预关倪晓佳张明邱畅刘霞李芳芳
关键词:健康受试者
布南色林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的多剂量药代动力学
目的 研究布南色林及其代谢产物在中国健康受试者多剂量药动学特征.方法 2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4mg bid组和8mg qd组),分别连续7天口服布南色林,采集第5、6、7日早晨服药前和第7日服药后60h内血样;采...
尚德为倪晓佳张明胡晋卿刘霞邱畅温预关
氯氮平普通片和口腔崩解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中的群体药动学特征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研究氯氮平普通片和口腔崩解片在中国健康受试者的群体药动学特征,并探讨氯氮平口服吸收的特征。方法 42名健康男性志愿者按自身交叉试验方案设计,分别口服普通片和口腔崩解片各25 mg,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0.25、0.5、0.75、1、1.5、2、3、4、6、8、10、12、24、36、60 h采集血样,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氯氮平的浓度,并采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法(NONMEM)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求算2种剂型氯氮平的药动学参数。结果氯氮平体内药动学过程符合二室口服零级和一级平行吸收模型,一级吸收速度常数为0.43 h-1,零级吸收的比例为0.65%。一级吸收的滞后时间为0.471 h,零级吸收的滞后时间为0.123 h。群体药动学分布模型符合二室模型,氯氮平中央室的群体清除率和表观分布容积分别为43.6 L.h-1和13.5 L,外周室的群体清除率和表观分布容积分别为123 L.h-1和658 L,口腔崩解片和普通片的药动学参数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氯氮平的吸收同时存在一级和零级吸收模型,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可为氯氮平普通片和口腔崩解片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尚德为卢炜张明倪晓佳胡晋卿刘霞邱畅温预关
关键词:氯氮平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口腔崩解片
412例利培酮不良反应/事件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分析某院利培酮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特点及其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方法对某院2005年4月至2016年12月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412例怀疑利培酮ADR/ADE报告表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在所有ADR/ADE报告中,男性205例,女性207例; 41~50岁、21~30岁年龄段所占比例较高,分别为23. 30%和22. 57%;累及器官或系统最常见于神经系统(40. 29%)和内分泌系统(14. 61%)。ADR/ADE常发生于用药后0~5 d(占26. 94%),其中锥体外系反应、催乳素升高、体位性低血压、转氨酶升高、便秘等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利培酮严重ADR/ADE常见于严重锥体外系反应、体位性低血压和横纹肌溶解等。所有ADR/ADE报告中,超说明书(超适应证、超年龄和超剂量)使用比例较低。结论超药品说明书使用引起的利培酮ADR/ADE比例虽然相对较低,精神科医务工作者仍须重视对重点人群、ADR/ADE高发时段加强监测和积极上报。
陈伟家朱秀清王占璋邓书华卢浩扬陈雨晴石磊胡晋卿邱畅尚德为温预关
关键词:利培酮
坎地沙坦酯片人体生物等效性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国产坎地沙坦酯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30名男性健康志愿者按开放、随机、单中心、单剂量三周期三制剂二重双交叉设计,分别口服受试制剂A、B和参比制剂各8 mg,并采集48 h内动态血标本,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坎地沙坦浓度,计算药动学参数,并判定三种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A、B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分别为(92.24±29.15)μg·L-1、(94.72±33.17)μg·L-1、(92.06±28.79)μg·L-1,tmax分别为(3.79±0.84)h、(3.63±0.74)h、(4.01±0.67)h,t1/2分别为(8.26±1.78)h、(8.33±1.82)h、(8.36±1.31)h,AUC0-48分别为(881.79±268.24)μg·L-1、(854.88±303.46)μg·L-1、(835.85±272.76)μg·L-1,AUC0-∞分别为(897.10±271.52)μg·L-1、(869.59±305.87)μg·L-1、(851.77±278.86)μg·L-1,3种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经对数转换后进行方差分析及双单侧t检验,并计算90%置信区间,表明2种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2种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10.16±31.65)%和(104.75±23.42)%。结论:国产坎地沙坦酯片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侯剑萍熊雪丰邝赛玲胡晋卿倪晓佳张明尚德为温预关
关键词:坎地沙坦酯生物等效性药动学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