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康
- 作品数:33 被引量:107H指数:6
- 供职机构:台州市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MPLI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 研究MPLI的参考范围,探讨其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并评估了其它几种常用检测方法的应用价值。2008年3月末采集3-6岁健康儿童咽拭子标本128例,采用FQ- PCR法分别检测MP-DNA和H actin...
- 胡大康张瑾刘池波李向阳
-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儿童FQ-PCR
- 文献传递
- 纳米中药对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的影响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纳米中药对大鼠急性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的影响。方法利用苦寒泻下中药番泻叶,灌服大鼠,使其产生脾虚症状,再用冰乙酸化学刺激法复制溃疡性结肠炎病理模型。用肉眼观察整段结肠的黏膜改变情况;梯度稀释法行粪便菌群分析,了解几种代表性的菌群的改变;一般病理切片,行染色,观察镜下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发生溃疡性结肠炎时动物的体重、肠道内优势菌群双歧杆菌(BS)和乳酸杆菌(LBS)均发生显著性降低(P<0.05),且伴随相关体征。结肠肉眼观察及病理切片检查的恶性改变。中药通过扶植肠道优势菌群缓解了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常态中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纳米中药小剂量即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纳米中药治疗组与常态中药治疗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纳米中药可以作为一种微生态调节剂,即从调整肠道微生态失衡角度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 曲颖胡大康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纳米中药
- 产ESBLs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了解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尤其要了解产ESBLs大肠杆菌氨基糖苷类的耐药性及其修饰酶基因流行情况。方法2006年1~12月我院分离的大肠杆菌用VITEK-32GNI+鉴定,K-B法检测对氨基糖苷类、β-内酰氨类等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对其中17株产ESBLs大肠杆菌用聚合酶连反应(PCR)检测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ac(3)-Ⅰ、aac(3)-Ⅱ、aac(6′)-Ⅰb、aac(6′)-Ⅱ、ant(3″-Ⅰ、ant(2″)-Ⅰ。结果产ESBLs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氨曲南、头孢唑啉、头孢匹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100%、100%、41.6%、100%、69.5%、30.5%、98.2%、81.0%、81.0%、79.6%、79.2%、34.4%、12.5%、7.1%、7.9%、5.4%、81.0%、,未见亚安培南耐药株,产ESBLs检出率为46.4%。其中17株产ESBLs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2.9%(9/17)、100%(17/17)和100%(17/17)。氨基糖苷类酰基转移酶基因检出率以aac(3)-Ⅱ最高,占94.1%,aac(6′)-Ⅰb次之,占35.3%,ant(3″-Ⅰ、ant(2″)-Ⅰ较低,分别占11.8%和5.9%,其中1株表型耐药,但未检出以上基因。6株aac(6′)-Ⅰb阳性的大肠杆菌,经DNA序列测定,其中4株为经典型,1株为aac(6′)-Ⅰb-Cr型,另外1株为aac(6′)-Ⅰb新亚型。结论大肠杆菌耐药性较为严重,尤其是产ESBLs大肠杆菌多重耐药更为突出。氨基糖苷糖苷类修饰酶基因以aac(3)-Ⅱ最高,aac(6′)-Ⅰb次之,ant(3″)-Ⅰ、ant(2″)-Ⅰ较低,aac(3)-Ⅰ和aac(6′)-Ⅱ未检出。大肠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6′)-Ⅰb至少存在3种型别,以经典型为主,同时存在aac(6′)-Ⅰb-Cr型和aac(6′)-Ⅰb新亚型。
- 俞莲花潘春琴胡大康刘池波王冬国
- 关键词:大肠杆菌耐药性
- 毒力基因pspA在肺炎链球菌入侵血液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研究不同来源肺炎链球菌(SPN)刺激THP-1细胞和A549细胞前、后毒力基因pspA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SPN入侵血液中的作用。方法从住院患者分离、搜集23株SPN,与SPN标准株ATCC49619一起进行培养,并提取RNA;THP-1和A549细胞经培养后调至一定浓度,再分别用上述24株SPN在37℃5%CO2环境下分别刺激4h和8h;然后,搜集细胞悬液进行离心,沉淀物用于RNA的提取;用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PCR法对刺激前、后毒力基因pspA的mRNA与16srRNA进行同时测定,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临床SPN刺激THP-1和A549细胞后毒力基因pspA的△Ct值均低于刺激前;临床SP株毒力基因pspA的△Ct值与ATCC49619间,血源性和痰源性SPN相比,刺激细胞后psaA的△Ct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SPN刺激THP-1和A549细胞后毒力基因pspA的表达均有上调,临床SPN株毒力基因pspA的表达与ATCC49619不同;毒力基因pspA表达的异化可能是血源性SPN入侵血液的原因之一。
- 胡大康张瑾王冬国刘池波曲颖罗新华刘双春杨锦红李向阳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逆转录PCR毒力基因
- 2277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及TEM与SHV型β-内酰胺酶基因的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尤其要了解TEM与SHVβ-内酰胺酶基因在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流行情况。方法2006年1月-2008年11月医院分离的2277株大肠埃希菌用VITEK-32 GNI+鉴定,GNS-145和GNS-448检测对氨基糖苷类、β-内酰氨类、喹诺酮类等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对其中36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用聚合酶连反应(PCR)检测TEM和SHV基因型别的流行状况。结果共检出1025株ESBLs阳性菌株,ESBLs检出率为45.0%;21种抗菌药物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氨曲南、头孢匹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西丁耐药率分别为83.0%、74.0%、52.0%、52.0%、29.1%、27.8%、16.5%、47.0%、31.0%、54.5%、53.0%、56.8%、10.0%、53.9%、38.5%、5.0%、4.0%、5.0%和5.0%,未检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株;36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PCR检测结果TEM阳性25株,SHV阳性14株,检出率分别为69.4%和38.9%。结论大肠埃希菌耐药性严重,尤其是产ESBLs大肠埃希菌存在着严重的多药耐药性,产ESBLs大肠埃希菌菌株TEM和SHV基因检出率高,且与多药耐药关系密切。
- 俞莲花潘春琴胡大康刘池波王冬国
-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耐药性超广谱Β-内酰胺酶Β-内酰胺酶基因
- 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的检测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研究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的阳性率及其分布状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3月-2009年6月于台州市立医院儿科采集353例住院患儿的血清和咽拭子标本,采用ELISA法分别检测肺炎支原体、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E-B病毒、柯萨奇病毒和麻疹病毒的IgM型抗体,采用咽拭子培养法检测细菌和真菌,并结合临床资料作统计性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巨细胞病毒、肺炎衣原体、腺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E-B病毒、柯萨奇病毒和麻疹病毒IgM型抗体阳性率依次为:27.20%、7.08%、5.38%、1.42%、1.13%、0.85%、0.85%、0.28%和0。细菌和真菌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15.58%和8.50%。结论:儿童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体的阳性率差异显著,临床医生需据此作出更佳的临床诊疗决策。
- 刘江平俞莲花胡大康张瑾王万勇项素萍曲颖潘晓
- 关键词:儿童肺炎支原体细菌真菌病毒
- 肺炎链球菌上调THP-1细胞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1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THP-1细胞受肺炎链球菌(SP)刺激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分泌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不同来源SP对此影响的差异。方法从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患者分离、搜集23株SP,和ATCC49619一起进行培养,并调浓度至1.0 McFarland。收集经传代、培养的THP-1细胞,调浓度至4.0×108/L,取1.0 mL加入24孔细胞培养板中,再向其中加入100μL浓度为1.0 McFarland的SP,置37℃5%CO2环境分别孵育4和8 h,吸出细胞悬液,离心取上清液。以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CAM-1的浓度。以SPSS 17.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P刺激THP-1细胞4、8 h后ICAM-1的浓度均高于相应的空白对照。血源性SP刺激THP-1细胞4、8 h后ICAM-1的浓度与相应的痰源性SP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源性/痰源性SP刺激THP-1细胞8h后ICAM-1的浓度均高于其刺激4 h后的浓度。血源性/痰源性SP刺激THP-1细胞4 h后ICAM-1的浓度均高于ATCC49619菌株刺激4 h后相应的浓度,而在刺激8 h后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P可使THP-1细胞分泌ICAM-1增加,但其浓度变化与刺激的时间有关。血源性和痰源性SP刺激THP-1细胞分泌ICAM-1的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二者和ATCC49619菌株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胡大康张瑾刘池波王冬国俞莲花曲颖罗新华任凭杨锦红李向阳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细胞间黏附分子1ELISA
- 一种蛋白酶检用的新型试剂盒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蛋白酶检用的新型试剂盒,包括试剂盒,试剂盒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拉手,试剂盒一侧的口沿设有抽拉盒,试剂盒的顶部固定安装有LED照明灯,抽拉盒通过四个边角设置的伸缩机构均与依次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两个矩形框架固定...
- 刘双春张瑾胡大康罗新华
- 文献传递
- 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抗菌素耐药的研究
- 目的研究温州地区肺炎链球菌的耐药特点,探讨其对大环内酯类抗菌素耐药的机制。方法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患儿痰液标本分离68株肺炎链球菌,通过药物敏感试验确定其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双纸片法(红霉素和克林霉素)...
- 张瑾胡大康曲颖罗新华刘双春杨锦红李向阳
-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红霉素耐药性
- 文献传递
- 儿童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调查和分析儿童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CASA)的耐药性,探讨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经验治疗。方法:收集2004.1-2008.7从我院门诊或入院当天的儿科病人送检的标本中分离的34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用VITEK-32 GPI、GPS-107、GPS-110、GPS-119做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在341株儿童社区获得性金黄色葡萄球菌(CASA)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31.4%;耐药性统计结果,青霉素耐药率最高,为96.8%,其次是红霉素为58.9%,其它抗生素的耐药性均在32.3%以下,耐药率低于5%的有呋喃妥因、利福平和莫西沙星,未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结论:儿童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CA-MRSA)的耐药性不容忽视,CA-MRSA具有多重耐药性;CA-MRSA感染者首选治疗药物为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其次为呋喃妥因、莫西沙星和利福平。
- 俞莲花牟思华胡大康阮晓宇
- 关键词:儿童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