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培英
- 作品数:31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凝血因子XⅢAPro564Leu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探讨人凝血因子XⅢ A亚单位(FXⅢA)Pro564Leu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对80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及80例健康对照者FXⅢA第12号外显子Pro564Leu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脑出血组发现FXⅢLeu564/Leu564纯合子型8例,Pro564/Leu564杂合子型21例,对照组发现Leu564/Leu564纯合子型1例,Pro564/Leu杂合子型6例,脑出血组Leu56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FXⅢAPro564Leu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有关,携带有Pro564Leu基因型者可能增加脑出血的危险性。FXⅢA Pro564Leu基因多态性在广西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可能较黑色和白色人种低。
- 唐玉兰秦培英黄芩郭尔娜李海虹
- 关键词:脑出血基因多态性
- 三联疗法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TIA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TIA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 秦培英禤彩霞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低分子肝素钙
- 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评估
- 秦培英陆琼兰刘廷智梁宝毅黄涯马春艳苏维祥韩静禤彩霞黄载
- 项目《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短期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评估》是来源于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医药卫生自筹经费计划科研课题,合同编号:Z2015080。
该项目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1月在该院神经内科住院...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颈内动脉系统
- 适量华法林在预防不同年龄段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不同强度华法林在预防不同年龄段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共360例,分为老年组和中青年组,每组180例。两组又分别随机分为常规抗凝强度华法林1组、低抗凝强度华法林2组和阿司匹林对照组;治疗组每日服华法林1次,华法林1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为2.2~3.0,2组INR为1.5~2.1,对照组每日给予阿司匹林100mg。各组均随访2年。全程观察各组缺血性脑卒中、出血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老年组华法林1组及2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阿司匹林对照组(P〈0.05),但1组出血发生率较其他两组高(P〈0.05);2中青年组华法林1组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明显低于2组及对照组(P〈0.05),各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老年组华法林1组及2组组间比较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1组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INR达标后1个月复查凝血功能,与治疗前比较,两个年龄组患者华法林1组及2组凝血酶原时间(PT)均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抗凝强度华法林能有效减少中青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缺血性脑卒中血栓事件发生,相对安全;对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可能更适合应用低抗凝强度的华法林来预防缺血性脑卒中血栓事件发生。
- 秦培英禤彩霞周钦
- 关键词:华法林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
- O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5年
- 刘有腾吴建语粟世勇欧传活秦培英文军程
- 关键词:晚期胃癌胃癌疗效观察OLF不能手术切除标准化疗方案胃肠道癌症
- 凝血因子ⅩⅢAPro564Leu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关系的研究
- 目的探讨人凝血因子ⅩⅢA亚单位(FⅩⅢA)Pro564Leu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脑出血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对80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及80例健康对照者FⅩⅢA第12号外显子Pro564Le...
- 唐玉兰秦培英黄芩郭尔娜李海虹
-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携带者基因型
- 文献传递
- 凝血因子XⅢA Val34Leu、Pro564Leu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关系研究
- 目的:探讨人凝血因子ⅩⅢA亚单位(FⅩⅢA)Val34Leu、Pro564Leu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脑出血的关系。方法:临床筛选80例原发性脑出血患者为实验组(脑出血组)及80例非卒中者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
- 秦培英
- 关键词:脑出血基因突变多态性
- 文献传递
- 脑出血及可干预危险因素与FⅩⅢA Pro564Leu多态性关系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原发性脑出血的糖尿病、高血压、低密度脂蛋白增高、吸烟4种可干预性危险因素与凝血因子ⅩⅢ A亚单位(FXIIIA)Pro564Leu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以80例脑出血为病例组,8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调查两组的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等情况,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对FⅩⅢA第12号外显子Pro564Leu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1)脑出血组和对照组各基因型(χ2=17.681,P<0.01)和等位基因频率(χ2=21.747,P<0.01)组间分布有显著性差异;(2)FⅩⅢA Pro564Leu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分布频率是否伴有高血压病、低密度脂蛋白增高、糖尿病、吸烟各组间分布均无显著差异(P>0.05);(3)Leu564合并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吸烟较未合并上述因素者出血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FⅩⅢA Pro564Leu基因多态性与脑出血有关;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无关;FⅩⅢA Pro564Leu与低密度脂蛋白增高、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在脑出血发病中无协同作用。
- 秦培英唐玉兰黄芩
- 关键词:脑出血基因多态性
- 普拉克索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帕金森病伴抑郁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4年
- 浅析普拉克索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帕金森病(PD)伴抑郁(dPD)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的时间跨度为2020年12月至2023年5月,纳入总共100例d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参与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组入组服用盐酸普拉克索片联合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覆盖患者50例;对照组单药服用盐酸普拉克索缓释片治疗,覆盖患者50例。通过指标对比,研判普拉克索联合文拉法辛治疗对dPD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治疗后第8周,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呈现出更高的水平;同时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帕金森判定量表(UPDRS)以及帕金森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NMSS)的评分上,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表明对于dPD患者而言,采用普拉克索联合文拉法辛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改善其抑郁症状,提升认知功能、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 胡文丽韩静刘廷智陈剀昌秦培英
- 关键词:文拉法辛帕金森病抑郁
- 糖皮质激素对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0和CD40L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CD40和CD40配体(CD40L)的表达和糖皮质激素(GC)治疗对CD40和CD40L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MS急性发作患者(MS组,32例)GC治疗前后及健康对照组(30例)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0和CD40L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MS组淋巴细胞中CD40和CD40L的表达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分别为CD40(29.67±9.95)%vs(26.60±6.28)%(P<0.05)和CD40L(9.65±3.62%)vs(6.90±1.66)%(P<0.01);GC治疗后淋巴细胞CD40L表达较治疗前显著降低(8.27±2.28)%vs(10.07±4.00)%(P<0.05),而CD40表达较治疗前显著增高(34.75±7.86)%vs(29.51±9.95)%(P<0.05)。结论MS急性发作时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上CD40和CD40L的表达明显增高,GC对MS患者淋巴细胞CD40L表达有调节作用,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
- 唐玉兰李海虹秦雪秦培英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CD40配体糖皮质激素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