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惠玲

作品数:34 被引量:150H指数:7
供职机构:甘肃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甘肃省卫生行业科研计划项目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2篇视网膜
  • 12篇网膜
  • 9篇视网膜病
  • 9篇视网膜病变
  • 9篇病变
  • 8篇糖尿
  • 8篇糖尿病
  • 7篇糖尿病视网膜
  • 7篇糖尿病视网膜...
  • 7篇糖尿病视网膜...
  • 5篇手术
  • 4篇细胞
  • 4篇2型糖尿
  • 4篇2型糖尿病
  • 4篇玻璃体
  • 3篇蛋白
  • 3篇葡萄膜
  • 3篇切除
  • 3篇青光
  • 3篇青光眼

机构

  • 3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5篇甘肃中医药大...
  • 2篇兰州大学第二...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深圳市眼科医...

作者

  • 32篇白惠玲
  • 28篇刘勤
  • 11篇张书
  • 10篇马建军
  • 3篇文瑾
  • 2篇金涛
  • 2篇徐晓琴
  • 2篇张文芳
  • 2篇张雪梅
  • 1篇李明华
  • 1篇杨君
  • 1篇刘丁龙
  • 1篇张晓霞
  • 1篇汪向利
  • 1篇严兰凤
  • 1篇梁丽
  • 1篇张娜娜
  • 1篇梁丽
  • 1篇吴小玲

传媒

  • 8篇国际眼科杂志
  • 5篇中华实验眼科...
  • 4篇中华眼外伤职...
  • 3篇甘肃医药
  • 1篇眼科研究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青海医药杂志
  • 1篇甘肃科技纵横
  • 1篇实验动物科学
  • 1篇西部中医药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眼科学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兰州市小学生干眼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甘肃省兰州市小学生干眼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利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7-10/11期间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抽取2所小学共1 347人作为调查对象,均进行干眼问卷调查及相关眼科检查确定诊断,并应用卡方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小学生干眼患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实际受检者共有1 268人,应答率为94.14%;诊断干眼271例,患病率为21.37%。经统计学分析发现:男生、高年级组小学生、经常使用滴眼液、不良用眼习惯、配戴角膜接触镜、视频终端设备日使用时间长、学习压力大为干眼患病危险因素。结论:干眼已成为困扰小学生生活及学习的主要疾病之一,应引起广泛重视。综合考虑以上影响因素,合理用眼,改善生活方式有助于减轻干眼对小学生眼部健康的损害。
卢聪聪刘勤白惠玲谢琳钱美伶
关键词:小学生干眼患病率影响因素
临夏州多民族青少年近视患病率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研究临夏州青少年近视患病率情况及影响近视发生的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6~18岁青少年8 683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视力、屈光度等,同时采用调查问卷收集其性别、年龄、民族、用眼习惯等资料。结果:本次调查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近视患病率为42.80%,不同民族研究对象近视患病率分别为藏族(59.05%)、汉族(46.71%)、东乡族(46.36%)、土族(45.24%)、撒拉族(41.30%)、保安族(40.61%)、回族(3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8,P=0.0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课间休息时在室外活动是近视的保护因素,而年龄、周末及节假日使用电子产品、在家学习使用房间同一照明是近视的危险因素。结论:临夏州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升高,不同民族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存在差异。教育部门与家庭应共同努力,增加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改善青少年用眼环境,减缓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发展。
钱美伶李正红白惠玲孔宝焕谢琳刘勤
关键词:近视临夏州患病率
改良Hotz术治疗重度上睑睑内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观察改良Hotz术联合灰线切开及自体睑板填充治疗重度上睑睑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我院重度上睑睑内翻25例(28眼)进行改良的Hotz术联合灰线切开及自体睑板填充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2年,25例(28眼)上睑睑内翻全部矫正,睑型自然,自觉症状消失,眼部较术前无新增不适,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 重度上睑睑内翻的改良Hotz术是安全有效、复发率低的手术方式.
白惠玲刘勤马建军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血清中CTRP9的表达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探讨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在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及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21-04/2022-04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5例作为试验组,根据免散瞳眼底照相结果分为无DR(NDR)组(n=45)、非增殖型DR(NPDR)组(n=45)、增殖型DR(PDR)组(n=45);根据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结果将DR患者分为DME组(n=51)、非DME组(n=39);另选取与试验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记录并比较各组受试者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检测结果,分析血清CTRP9水平与其他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探讨影响DR及DME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正常对照组、NDR组、NPDR组、PDR组受试者血清CTRP9水平有明显差异(P<0.001),且正常对照组>NDR组>NPDR组>PDR组;DME组与非DME组患者血清CTRP9水平有明显差异(P<0.001),且非DME组>DME组。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显示,DR患者血清CTRP9水平与糖尿病病程病程呈负相关(r_(s)=-0.251,P<0.05);DME患者血清CTRP9水平与空腹血糖(FBG)(r_(s)=-0.370,P<0.05)、糖化血红蛋白(HbA1c)(r_(s)=-0.421,P<0.05)呈负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OR=1.194,95%CI:1.068~1.335,P=0.002)、血清CTRP9水平(OR=0.936,95%CI:0.907~0.966,P<0.001)是影响DR发生的危险因素;血清CTRP9水平是影响DME发生的危险因素(OR=0.838,95%CI:0.778~0.903,P<0.001)。结论:血清CTRP9水平降低是DR及DME发生的危险因素,可能对二者的风险评估有重要意义。
景海霞张书白惠玲刘勤刘勤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糖代谢脂代谢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致玻璃体积血早期手术的效果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评价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所致玻璃体积血早期手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甘肃省人民医院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PDR所致玻璃体积血73例(78眼)的临床资料。根据玻璃体积血时间分为三组:A组,病程<1个月,28眼;B组,病程为1~3个月,26眼;C组,病程>3个月,24眼。所有患者玻璃体切除术前3~7 d行玻璃内抗VEGF药物注射,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手术耗时及术后视力。结果A组手术耗时(46.00±8.09)min,B组耗时(62.20±7.91)min,C组耗时(87.78±9.8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027,P<0.001)。术后3组视力均较术前提高(F=10.183,P<0.001)。A组与B、C两组之间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与C组之间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结论PDR所致玻璃体积血早期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效果良好。
张书马建军刘勤白惠玲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
结膜鳞状细胞癌眼内转移1例
2022年
患者,男,58岁,2019年1月发现左眼角膜缘处结膜肿物,当地医院以左眼结膜肿物行手术治疗,未行病理学检查。术后1个月,结膜肿物复发,再次于当地医院手术,术后病理检查示鳞状细胞癌。3个月后因结膜肿物再次复发于北京同仁医院眼肿瘤科住院行左眼结膜肿物扩大切除术,术中见巩膜表层受累,组织病理检查示鳞状细胞癌,切缘未见癌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CKH(+~++)、Ki-67(+)、p53(+)、p16(-)、PAS(-)(图1)。
白惠玲马建民刘勤刘勤
关键词:扩大切除术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科病理学检查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继发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例
2025年
患者男,56岁,因双眼逐渐视物模糊2年于2020年11月11日首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眼科。患者无其他全身及眼部疾病史。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4;左眼视力0.8,矫正无提高;眼压右眼28.0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26.0 mmHg;双眼球结膜无明显充血,前房浅,周边前房深度<1/4角膜厚度,瞳孔对光反射迟缓,晶状体透明;眼底检查显示视盘边界清、颜色淡,双眼杯盘比约为0.9,黄斑色素增生,左眼黄斑区可见萎缩灶,视网膜血管走行正常(图1);房角镜检查显示双眼房角分级为窄Ⅳ;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显示双眼中央前房深度为2.28 mm,房角关闭;视野检查显示双眼管状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检查见双眼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变薄(图2),双眼黄斑区视网膜椭圆体带和嵌合体带断裂(图3)。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明确诊断:双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双眼陈旧性黄斑病变。给予布林唑胺噻吗洛尔滴眼液(美国SA Alcon-Couvreur N.V.公司)点眼,3次/d,双眼眼压控制在15~20 mmHg。双眼间隔2 d先后行小梁切除术。左眼术后第1天裂隙灯检查见浅前房1度(Spaeth分级),眼压10 mmHg,采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沈阳兴齐眼药股份有限公司)点眼扩瞳,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美国SA Alcon-Couvreur N V公司)点眼,4次/d,未给予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术后第2天,前房深度恢复至术前,眼压12 mmHg。右眼术后第1天,眼压为10~12 mmHg,前房深度同术前。术后第4天,患者自诉右眼视力下降伴眼前黑影遮挡,眼底检查见右眼黄斑区盘状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图1)。黄斑OCT检查见双眼视网膜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左眼可见大的色素上皮脱离(pigment epithelial detachment,PED)(图3)。右眼自发荧光(autofluorescence,AF)显示视网膜脱离的高荧光轮廓。双眼荧光素眼底血管成像(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检查可见在静脉早期黄斑多个点状�
张书马建军白惠玲汪向利景海霞刘勤
关键词:慢性闭角型青光眼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兰州市中学生干眼症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甘肃省兰州市中学生干眼症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方法2018年7月对甘肃省兰州市5所中学的学生进行了横断面调查。通过随机整群抽样获得所选36个班级的1503名学生。使用Schaumberg干眼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访谈。由两位经验丰富的眼科医师于访谈后进行眼科检查(一位医师进行视敏度检查,另一位医师进行裂隙灯检查)。计算干眼症的患病率,并评估干眼症与性别、近视、配戴隐形眼镜、屈光矫正不足、经常使用滴眼液、睡眠质量和压力状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与干眼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兰州市中学生干眼症的患病率为24.5%(363/1482)。363例干眼症患者最常报告的眼部刺激症状是视疲劳(303例,83.5%),其次是疼痛(166例,45.7%),视力模糊(134例,36.9%),眼部瘙痒(129例,35.5%),以及砂砾感(96例,2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屈光矫正不足、经常使用滴眼液、睡眠质量差是干眼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中学生干眼症患病率高且易被忽视,针对中学生干眼症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可能有助于降低干眼症患病率并对学生的眼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苏萌白惠玲梁丽卢聪聪王芃萱刘勤
关键词:中学生干眼症患病率
黄芪注射液对模拟高海拔缺氧大鼠视网膜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黄芪注射液对模拟高海拔缺氧大鼠视网膜自由基代谢及病理学形态改变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健康不伴有眼疾的SD大鼠,依照随机分组法分为黄芪注射液组(干预组)与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每组各30只。每组大鼠中,随机各选取6只于放入模拟舱前分别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15mL/kg)与生理盐水(15mL/kg)。注射完30min之后放入5 000m的模拟舱,分别生存2、6、8、12、24h。出舱后立即处死并摘除眼球,用HE染色法观察视网膜形态的改变,比色法测定视网膜SOD和MDA含量。结果:HE染色示2h时两组视网膜均无形态学改变,随着缺氧时间延长,视网膜各层水肿逐渐加剧,但干预组水肿程度低于对照组。随高海拔缺氧时间的延长,两组SOD活性均下降,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DA的含量均逐渐升高,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OD活性在同时间点进行比较,除2h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间点两组MDA含量进行比较,除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以改善高海拔缺氧环境下大鼠视网膜病变的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增强SOD的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物MDA的含量。
潘星张文芳刘勤张书白惠玲贾茜钰
关键词:黄芪注射液视网膜SODMDA
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与肿瘤转移的关系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分析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水平是否与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转移和预后有关。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和正常对照组中外周血VEGF水平,并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肿瘤组织中VEGF mRNA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对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进行随访,用Kaplan-Meier法分析基线VEGF水平与患者术后转移的关系。结果: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外周血VEGF水平较健康者升高。就诊时肿瘤发生转移的患者VEGF mRNA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均较未发生转移的患者升高。在随访过程中,血清VEGF≥700pg/m L的患者,肿瘤发生转移的风险较高。结论: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中VEGF的表达水平与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的转移密切相关。
白惠玲刘勤文瑾吴小玲
关键词:葡萄膜恶性黑色素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肿瘤转移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