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娟

作品数:11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保定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耳聋
  • 2篇预后
  • 2篇声门
  • 2篇突发性耳聋
  • 2篇细胞
  • 2篇泻肝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龙胆
  • 2篇龙胆泻肝
  • 2篇龙胆泻肝汤
  • 2篇龙胆泻肝汤治...
  • 2篇金纳多
  • 2篇喉癌
  • 2篇发性耳聋
  • 1篇蛋白
  • 1篇低通气
  • 1篇低通气综合征
  • 1篇动脉
  • 1篇心病

机构

  • 9篇保定市第二医...
  • 3篇唐县人民医院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 1篇河北省保定市...

作者

  • 11篇王立娟
  • 7篇罗安平
  • 4篇叶琳
  • 3篇邵长宝
  • 3篇李佳
  • 2篇邵庆宝
  • 2篇王彦珍
  • 1篇王佳宁
  • 1篇王晔
  • 1篇高爱武
  • 1篇邵腾皓
  • 1篇马士华
  • 1篇齐丽敏
  • 1篇张瑞红
  • 1篇王素娟
  • 1篇朱红伟
  • 1篇杨卫东
  • 1篇王德生
  • 1篇许锦红
  • 1篇王云

传媒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中国听力语言...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对比剂用量、低辐射剂量在超重肥胖人群冠状动脉CTA中的应用
王素娟朱红伟王晔郝继伟王立娟马士华杨卫东高爱武王德生王云
课题针对拟诊冠心病进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超重肥胖人群,由于患者检查时对比剂注入的同时即开始进行冠脉图像扫描,所以调整对比剂用量和辐射剂量可同时进行。根据体重计算对比剂用量的改进前(体重×0.7ml/kg)用量和改进后用...
关键词:
关键词:肥胖冠心病影像诊断
金纳多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观察金纳多联合龙胆泻肝汤综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均予金纳多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加服中药龙胆泻肝汤,治疗14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金纳多注射液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以及眩晕等突发症状效果更佳,有显著协同作用。
邵长宝邵腾皓杨新艳齐丽敏许锦红邵庆宝王立娟罗安平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金纳多龙胆泻肝汤
CO_(2)激光术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临床价值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CO_(2)激光术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80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手术组给予CO_(2)激光术联合含0.9%氯化钠溶液胶囊治疗,联合组给予CO_(2)激光术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年嗓音功能、免疫功能、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两组治疗后随访1年,记录患者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谐噪比高于治疗前,基频微扰、振幅微扰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谐噪比高于手术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低于手术组(均P<0.05)。治疗后1年,手术组CD3^(+)、CD4^(+)、CD4^(+)/CD8^(+)水平低于治疗前,联合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手术组(均P<0.05)。治疗后1年,两组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SS)评分和功能、总体生命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症状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GUSS评分和功能、总体生命质量评分高于手术组,症状评分低于手术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_(2)激光术联合复方斑蝥胶囊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能够促进嗓音功能恢复,改善免疫及吞咽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王立娟刘志华王东亚
关键词:早期声门型喉癌复方斑蝥胶囊嗓音功能
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积液HMGB1、IL-6表达及意义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检测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白细胞介素-6(interleakin-6,IL-6)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血清及耳积液表达水平,探讨其在分泌性中耳炎中的致病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本院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3例,依据病情分期分为急性组(急性中耳炎,病程<3周)28例、亚急性组(亚急性中耳炎,病程3周~3个月)30例和慢性组(慢性中耳炎,病程3~6个月)25例;根据耳积液性质分为浆液性组50例、黏液性组33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无任何耳鼻喉疾病史)抽血并留血清8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及耳积液HMGB1、IL-6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HMGB1、IL-6水平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病程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血清HMGB1、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血清比较,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积液HMGB1、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急性组、亚急性组、慢性组中耳炎患者耳积液HMGB1、IL-6表达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浆液性组比较,黏液性组患者耳积液HMGB1、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积液HMGB1、IL-6表达水平与患者病程呈正相关(r=0.667,r=0.546,P<0.05)。结论HMGB1、IL-6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耳积液中呈明显高表达,与分泌性中耳炎病程及炎症反应程度有关,其可能参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生发展。
苏雅静罗安平叶琳李炜王立娟
关键词:高迁移率族蛋白B1白细胞介素-6分泌性中耳炎
声门上型喉癌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miR-204-5p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声门上型喉癌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miR-204-5p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16年11月~2020年11月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治疗的118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118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生存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n=20例)与预后良好组(n=98例)。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对LncRNA MALAT1、miR-204-5p的表达量进行检测;Pearson法分析血清LncRNA MALAT1与miR-204-5p水平之间的关联性;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LncRNA MALAT1及miR-204-5p水平对声门上型喉癌患者预后方面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的血清LncRNA MALAT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iR-204-5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LncRNA MALAT1与miR-204-5p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87,P<0.001);血清中LncRNA MALAT1与miR-204-5p表达水平与肿瘤T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相较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患者患者血清中LncRNA MALAT1的浓度明显升高(P<0.05),T1级、无淋巴结转移、高分化、临床Ⅰ~Ⅱ期及血清miR-204-5p水平显著降低(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LncRNA MALAT1与miR-204-5p联合应用于预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预后,其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LncRNA MALAT1单独预测的AUC(Z=3.079,P=0.002)及miR-204-5p单独预测的AUC(Z=3.338,P=0.001)。结论声门上型喉癌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水平升高,血清miR-204-5p水平降低,对预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的预后情况展现出一定价值。
甄全胜王立娟刘冬梅
关键词:喉肿瘤预后
喉鳞状细胞癌中泛素结合酶E2C、胞浆磷蛋白-1表达与预后相关性
2023年
目的探讨泛素结合酶E2C(UBE2C)、胞浆磷蛋白-1(STMN1)在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中取得的97例喉鳞癌组织标本作为喉鳞癌组,另外选取对应的癌旁组织标本作为癌旁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UBE2C和STMN1在不同组织标本中的表达情况;通过χ^(2)检验分析UBE2C、STMN1表达与喉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喉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喉鳞癌组UBE2C阳性率高于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喉鳞癌组STMN1阳性率高于癌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分期为Ⅲ~Ⅳ期、T分期为T_(3)~T_(4)期、有淋巴结转移的喉鳞癌患者UBE2C、STMN1阳性率均高于临床分期为Ⅰ~Ⅱ期、T分期为T_(1)~T_(2)期、无淋巴结转移的喉鳞癌患者(P<0.05)。UBE2C阴性的喉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UBE2C阳性的喉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MN1阴性的喉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STMN1阳性的喉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为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UBE2C阴性、STMN1阴性的喉鳞癌患者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临床分期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UBE2C阳性、STMN1阳性的喉鳞癌患者(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UBE2C阳性、STMN1阳性表达是喉鳞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UBE2C、STMN1在喉鳞癌患者中主要呈阳性表达,且与喉鳞癌患者预后密切有关,有望成为喉鳞状细胞癌预后评估的指标。
王立娟韩宇李佳
关键词:喉鳞状细胞癌预后
金纳多联合龙胆泻肝汤治疗突发性耳聋协同疗效观察
邵长宝王立娟赵文娟邵庆宝张瑞红罗安平
该研究将突发性耳聋患者60例(62耳),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32耳),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3~71岁,平均42岁,病程6h至61d。对照组30例(30耳)治疗方法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兑...
关键词: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金纳多龙胆泻肝汤
高剂量激素对突发性聋的挽救性治疗分析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观察鼓室内注入高剂量地塞米松对全聋型突发性聋常规治疗无效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单侧全聋型突发性聋患者43例,均为耳内科常规综合治疗无效者,其中21例应用高剂量地塞米松鼓室内通风管注药治疗(地塞米松组),22例继续常规耳内科治疗(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均进行听力检查,描记6个频率(0.25、0.5、1.0、2.0、4.0、8.0 kHz)听力阈值,治疗1周后重新记录上述6个频率,综合比较两组之间气导纯音听阈均值差异,以下降15 dB以上为有效。结果:1周后地塞米松组治疗前后平均听阈(t=11.749)、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平均听阈(t=7.364)、两组治疗后平均听阈(t=-2.628)、两组听力改善平均听阈(t=2.7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地塞米松组有效16例(76.2%),常规治疗组有效10例(4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8,P<0.05)。地塞米松组治疗前18例伴有眩晕症状,治疗后随访6个月,14例眩晕消失或减轻,眩晕好转率为77.8%;常规治疗组治疗前17例伴有眩晕症状,治疗后随访6个月,6例眩晕消失或减轻,眩晕好转率为3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鼓室内注入高剂量地塞米松用于挽救性治疗全聋型突发性聋较常规治疗效果更好,可帮助改善眩晕。
李佳王佳宁苏雅静罗安平叶琳李炜王立娟王永杰
关键词:突发性聋激素类挽救性治疗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导致耳气压伤一例
李佳罗安平王立娟苏雅静叶琳王彦珍
中鼻甲气化与头痛的关系
2011年
头痛患者在人群中患病率很高,经常就诊于神经内、外科,儿科,耳鼻咽喉科与眼科。如何明确头痛的发病原因,确定头痛是否与耳鼻咽喉疾病有关,是鼻科医生的重大课题。
邵长宝王立娟罗安平
关键词:中鼻甲气化头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