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

作品数:65 被引量:341H指数:10
供职机构: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波市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平台重点资助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5篇死亡率
  • 8篇发病
  • 6篇疾病
  • 5篇阻塞性
  • 5篇阻塞性肺疾病
  • 5篇流行病
  • 5篇流行病学
  • 5篇慢性
  • 5篇慢性阻塞性
  • 5篇慢性阻塞性肺...
  • 5篇发病率
  • 5篇肺疾病
  • 4篇肿瘤
  • 4篇腺癌
  • 4篇慢性病
  • 4篇疾病负担
  • 4篇宫颈
  • 4篇宫颈癌
  • 3篇血管
  • 3篇影响因素

机构

  • 48篇宁波市疾病预...
  • 7篇中国疾病预防...
  • 5篇宁波大学
  • 3篇奉化市疾病预...
  • 3篇宁波市北仑区...
  • 3篇宁波市鄞州区...
  • 2篇宁波市海曙区...
  • 1篇慈溪市疾病预...
  • 1篇宁波市医疗中...
  • 1篇宁海县疾病预...
  • 1篇浙江省慈溪市...
  • 1篇浙江省宁波市...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48篇王永
  • 28篇李辉
  • 21篇崔军
  • 18篇应焱燕
  • 14篇纪威
  • 14篇李思萱
  • 11篇张涛
  • 11篇许国章
  • 9篇龚清海
  • 8篇朱银潮
  • 7篇刘世炜
  • 5篇章群
  • 5篇陈洁平
  • 4篇闫鹏
  • 4篇陆蓓蓓
  • 4篇张良
  • 3篇王爱红
  • 3篇徐倩倩
  • 2篇李小勇
  • 2篇杨秀珍

传媒

  • 9篇疾病监测
  • 7篇中国预防医学...
  • 4篇中国慢性病预...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国农村卫生...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伤害医学(电...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6-2010年浙江省宁波市妇女宫颈癌发病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了解宁波市妇女宫颈癌发病特征,为制定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统计分析宁波市2006-2010年宫颈癌校正发病率及各年龄组和地区间宫颈癌发病率差异,用Joinpoint回归分析宫颈癌发病的时间趋势。结果 40~59岁年龄组宫颈癌发病率最高,在20.96/10万~38.87/10万之间;奉化市宫颈癌标化发病率较其他2个监测区海曙区和余姚市高,为17.18/10万;未发现宫颈癌发病率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结论 40~59岁年龄组妇女是宁波市宫颈癌高发人群,农村地区是宫颈癌高发地区。
李寿俊许国章纪威崔军应焱燕王永
关键词:宫颈癌发病特征发病率
宁波市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直接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了解宁波市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及影响因素,为卫生决策者制定相应的卫生策略和卫生服务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宁波市1个城乡结合部(鄞州区)慢性病防控示范区,2个城市(海曙、江东区)慢性病防控示范区中的24个社区,在每个社区中随机抽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80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纳入调查。采用逐户走访填写问卷,结合查阅健康档案的方法对803例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患者的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相关内容,直接经济负担相关费用和人均收入等。结果宁波市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年直接经济负担的中位数为3 600元,各年龄组、男女性别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全年直接经济负担中,住院医保费用占全年总费用的50.37%,住院及门诊费用及额外花费合计占90%以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直接经济负担的因素有与子女同住(OR=0.68,95%CI:0.105~0.855),年消费水平在10万以下各段(OR值为1.62~2.75)及目前存在饮酒情况(OR=0.62,95%CI:0.092~0.89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给宁波地区社区人口带来的直接经济负担是巨大的,国家应及时制定相应的政策医疗,并对患者医疗费用及其他疾病相关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干预与调节。
史碧君张涛崔军王永李辉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直接经济负担影响因素
《宁波市慢性病防治规划(2013-2016年)》实施效果评价
2020年
目的评价《宁波市慢性病防治规划(2013-2016年)》(以下简称《规划》)主要目标中各项指标达标情况,为制定慢性病防治相关规划等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6年《规划》中主要目标的有关数据资料,分析和评价达标情况。结果2013-2016年宁波市共计出台19项有关的政策文件;《规划》中主要目标为防治体系、防控环境、健康素养、筛查干预和防控效果等5个方面共计20个分目标,其中达到《规划》目标的有13个,达标率为65.00%。未达到《规划》目标的有4个,数据不全无法评价的有3个。结论《规划》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规划》中仍有部分主要目标尚未达到或数据不全而无法评价,这为继续围绕《规划》开展相关数据的收集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陈洁平李辉贺天锋应焱燕崔军王永李思萱许国章
关键词:慢性病
2009—2016年宁波市自我暴力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了解宁波市居民自我暴力流行病学特征,为暴力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9—2016年宁波市6家省级伤害监测医院,收集门急诊自我暴力的病例信息并进行分析。主要采用构成比来描述病例特征,组间构成比差异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2009—2016年宁波市共监测到434例门急诊自我暴力患者,76.9%患者为15~34岁青壮年人群,男女性别比为0.5∶1。刺割伤(74.8%)和服毒(9.2%)是最主要的自我暴力方式。2男性患者采用服毒和钝器伤比例较高,而女性则刺割伤比例较高(χ~2=37.989,P<0.001)。家庭矛盾是居民发生自我暴力事件的最主要原因(55.0%)。29.3%的患者自我暴力前有饮酒行为。结论青壮年和女性人群是宁波市自我暴力的高危人群,应根据流行病学特征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朱银潮王永王慧施丹华李辉李小勇陈洁张涛
关键词:流行病学
宁波市热浪对寿命损失年影响的总效应及附加效应
2024年
目的评估宁波市热浪对寿命损失年(YLL)影响的总效应及附加效应。方法收集2013—2019年宁波市死亡、人口、气象和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计算得到每日YLL率;根据日最高气温的百分位数和持续时间定义15种热浪类型,利用时间序列方法结合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评估热浪对人群YLL率影响的总效应及附加效应,并按照性别和年龄(<65岁、≥65岁)进行分层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宁波市人群总YLL率为(19.74±3.14)人年/10万,热浪期的总YLL率均高于非热浪期(P<0.05)。随着热浪强度增加和持续时间延长,热浪的总效应均呈上升趋势。当热浪定义为日最高气温≥P97.5(37.2℃)且持续时间≥2d时,热浪累积10 d(Lag0-10 d)的总效应最大,总YLL率增加3.77(95%CI:2.25,5.29)人年/10万。热浪对男性和老年人影响的总效应高于女性和低年龄人群。仅部分热浪类型对男性和老年人YLL率影响的附加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浪导致宁波市人群YLL率增加,且对男性和老年人的影响更大;热浪的附加效应可能仅在男性和老年人等敏感人群中出现。
谷少华王爱红王永陆蓓蓓张丹丹
关键词:寿命损失年
社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因素被引量:15
2022年
目的: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焦虑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3751名宁波市接受社区管理的年龄≥60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调查对象的焦虑状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查对象焦虑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SAS平均得分为(36±8)分,其中191例有焦虑症状(5.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1万元且<10万元、家庭年收入≥10万元且<20万元、糖尿病病程>10年是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发生的保护因素;年龄≥70岁、中心性肥胖、血糖控制不满意是2型糖尿病患者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病程、肥胖、血糖控制情况均是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因素。
李思萱龚清海王思嘉纪威应焱燕王永李辉刘世炜
关键词:2型糖尿病焦虑老年人
2002-2010年浙江省宁波市男性居民前列腺癌死亡趋势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分析宁波市前列腺癌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开展病因学研究和人群防治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宁波市男性居民2002-2010年前列腺癌死亡报告资料,统计分析各年份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年龄别死亡率等。结果 2002-2010年,宁波市男性居民前列腺癌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3.78/10万,死亡标化率为2.11/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5);年龄别死亡率均从60岁起明显上升,至85岁组达到高峰,前列腺癌死亡率随年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P<0.05);年龄分层后,除15~34岁组外,其余年龄组的不同婚姻状况人群间的总体死亡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除70~岁组中学和大学文化程度间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余年龄组间的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总体死亡率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前列腺癌带来的社会和生命问题将越来越大。因此,卫生部门应根据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的特征,加强前列腺癌的监测工作以及病因学研究,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人群的防治工作。
王永应焱燕杨秀珍
关键词:前列腺癌死亡率病因学研究
宁波市≥25岁居民高胆固醇症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和期望寿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宁波市≥25岁居民高胆固醇(total cholestrol,TC)水平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和期望寿命的影响。方法使用宁波市2015年成人慢性病监测血清TC水平计算人群归因分值(population attribntable fration,PAF),采用2015年死因监测资料和人口统计数据估算血清高TC相关疾病归因死亡人数和对期望寿命的影响。结果2015年宁波市≥25岁居民血清TC水平为(4.92±0.97)mmol/L,男性血清TC水平(4.89±0.96)mmol/L低于女性(4.93±0.98)mmol/L,城市地区(4.91±0.95)mmol/L与农村地区(4.92±0.99)mmol/L居民血清TC水平基本一致,不同性别及地区居民血清T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归因于血清高TC的死亡人数1139人,占全部死亡人数的2.97%;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归因于血清高TC的死亡人数分别为771人和368人,PAF分别为33.25%和11.61%。血清高TC导致宁波市期望寿命损失0.27岁,女性0.29岁高于男性0.25岁,城市地区期望寿命损失与农村地区一致均为0.27岁。结论宁波市血清高TC水平导致缺血性心脏病和缺血性脑卒中死亡,对女性期望寿命的影响大于男性。
冯伟王永李思萱毛书奇龚清海朱银潮张良李辉刘世炜
关键词:胆固醇
2018—2021年宁波市≥30岁居民高血压合并肿瘤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 分析宁波市居民高血压合并肿瘤死亡原因的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开展人群防控工作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2018—2021年宁波市居民高血压合并肿瘤死亡报告资料,统计分析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分性别、年龄别死亡率,不同文化程度死亡率及主要肿瘤构成比。结果 2018—2021年宁波市≥30岁居民高血压合并肿瘤死亡率为76.54/10万(标化率124.79/10万),男性为100.11/10万(标化率为164.98/10万),女性为54.16/10万(标化率为87.16/10万),男女性别高血压合并肿瘤死亡率以及不同文化程度死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231.21,P<0.01);总人群、男性、女性高血压合并肿瘤年龄别死亡率均随年龄增加呈现上升态势(χ2=29 376.25,P<0.01);高血压合并肿瘤的种类主要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胰腺癌。结论 宁波市应重点防控≥60岁、男性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人群的高血压合并肿瘤死亡情况;对于高血压人群,尤其注意加强对主要肿瘤如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胰腺癌等的预防和控制。
王永崔军李思萱陈洁平应焱燕朱银潮王思嘉包凯芳冯宏伟
关键词:高血压肿瘤流行病学
宁波市2009-2010年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9
2012年
目的:了解宁波市学生常见病监测结果及变化规律,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宁波市2009-2010年监测点14 992例中小学生健康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学生常见病检出率依次为视力不良(6245%)、龋齿(22.06%)、营养不良(1227%)、贫血(7.51%)、肥胖(642%)、沙眼(1.58%)和蠕虫(0.29%)。视力不良、龋齿和营养不良检出率在不同年级中初中生高于小学生,而小学生的贫血和肥胖检出率高于初中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中视力不良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处于常见病的首位,且视力不良、营养不良和肥胖有所上升,龋齿和贫血检出率下降,沙眼和蠕虫检出率均低于2%,处于常见病的低位,结论:学生沙眼、蠕虫防治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视力不良率仍居高不下需引起高度重视。
杨秀珍李辉王永
关键词:常见病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