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建梅

作品数:54 被引量:292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5篇流产
  • 12篇妊娠
  • 11篇人工流产
  • 8篇生殖
  • 7篇子宫
  • 6篇细胞
  • 6篇健康
  • 6篇宫内
  • 6篇避孕
  • 5篇生殖健康
  • 5篇受体
  • 5篇女性
  • 5篇子宫内膜
  • 5篇内膜
  • 5篇宫内膜
  • 5篇产后
  • 4篇剖宫产
  • 4篇米索
  • 4篇米索前列
  • 3篇阴道

机构

  • 52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天津市中心妇...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天津市医学科...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福利会国...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长沙市妇幼保...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福建省妇幼保...

作者

  • 53篇王建梅
  • 14篇李奕
  • 11篇张钰娟
  • 10篇张钰
  • 9篇辛亚维
  • 9篇顾艳
  • 7篇霍彦
  • 6篇张步美
  • 5篇杨敬
  • 4篇李俊霞
  • 3篇谢国华
  • 3篇杨华
  • 3篇殷文静
  • 2篇华绍芳
  • 2篇魏振河
  • 2篇盛红娜
  • 2篇李鹏
  • 2篇王振霞
  • 2篇潘彩君
  • 1篇黄小琛

传媒

  • 7篇天津医药
  • 4篇中国妇幼保健
  • 4篇医师在线
  • 3篇中华妇产科杂...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3篇中国计划生育...
  • 3篇中华生殖与避...
  • 2篇中国计划生育...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城乡企业...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国际生殖健康...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北京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生殖与避孕
  • 1篇求贤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3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4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内膜取样方法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是指子宫内膜对胚胎的接受能力,部分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容受性存在缺陷,影响胚胎的成功着床。了解子宫内膜的容受状态时不孕症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刮取子宫内膜,但该方法为有创性操作,不适合应用于临床。非内膜取样方法评价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具有无创、便捷的优点。本文综述了超声检查和内分泌指标变化在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中的作用。
王建梅李奕
关键词:子宫内膜容受性超声内分泌指标
医学生对艾滋病KAP现状及干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3年
据联合国艾滋病(AIDS)规划署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球约有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eoplelivingwithHIVandAIDS,PLWHA)共计3400万人,艾滋病已成为全球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第18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发布最新报告称,全球每年新增的HIV病毒感染者中约有50%是15~24岁的青少年。在任一艾滋病流行的地区,青年人都是非常重要的高危人群。医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既是青年人,又是未来的医务人员,
张钰娟王建梅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医科干预性研究
人工流产与继发性不孕相关性的研究-基于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的结果被引量:17
2021年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对中国女性继发性不孕风险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病例对照研究。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自主设计的调查表,按照统一的标准,在研究对象知情同意情况下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方法进行抽样,通过SPSS 19.0软件完成数据分析。结果在4家医疗机构就诊的898例(25~35岁)女性的调查信息纳入了本次研究,其中242例继发性不孕患者,656例自然怀孕女性。经多因素校正后,有人工流产经历的女性与无人工流产史的女性相比,继发性不孕发生风险的OR值及其95%可信区间(95%CI)为3.28(2.17,4.97)。与无人工流产史的女性相比,流产1次的女性继发性不孕发生风险的OR(95%CI)为3.04(1.96,4.71),流产2次及以上的女性继发性不孕发生风险的OR(95%CI)为3.44(2.13,5.58)。此外,年龄较大的女性(≥30岁)以及月经不规律的女性,其继发性不孕发生风险更易受人工流产的影响。结论根据本次研究结果,人工流产增加中国育龄女性(25~35岁)继发性不孕的发生风险;重复人工流产对中国女性继发性不孕发生的影响更大;应开展更多的研究丰富相关研究证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茅群霞刘庆张维宏张巧刘晓红王建梅刘明星程丽娜
关键词:人工流产中国女性病例对照研究多中心调查
天津市妇产科医务人员对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的KAP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天津市妇产科医务人员对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PAFPS)的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现状,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三级和二级医疗机构的妇产科医务人员290例,采用自填式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KAP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PAFPS知识知晓情况、PAFPS相关态度、自身非意愿妊娠发生情况、提供PAFPS的情况及相关培训需求。结果被调查者对PAFPS的形式、随访事宜、流产后避孕方法等知晓程度较低。三级医疗机构者的PAFPS知识得分高于二级医疗机构者;医生高于护士;职称越高,得分越高。95.34%的被调查者认为广泛开展PAFPS很有必要,但93.55%认为按要求开展PAFPS存在一定困难,包括服务流程不明确、专项资金短缺、人力资源紧张、配套设施不完善和服务意识淡薄。53.36%有性生活史的被调查者自身发生过意外妊娠,主要原因为避孕失败和未避孕。目前PAFPS的不足主要为无规范的服务流程、中远期随访环节缺失、集体咨询环节缺失、未及时提供避孕药具、未重视避孕指导等。90.68%的被调查者有PAFPS培训需求。结论今后应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加强妇产科医务人员的PAFPS培训,增加各方面投入,完善服务流程,提高医务人员的PAFPS水平。
杨敬霍彦张钰娟王建梅王振霞
关键词:流产计划生育服务避孕妇产科健康知识
人工流产女性非意愿妊娠现状调查分析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人工流产女性非意愿妊娠的现状,减少女性非意愿妊娠和重复流产的发生,维护和促进女性生殖健康。方法采用现况调查的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计划生育科8 745例要求人工流产的女性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人工流产情况以及非意愿妊娠原因等情况。以人工流产次数≥2次的患者为病例组,只有1次人工流产的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8 745例人工流产患者,其中重复流产者共5 648例,占65.2%;在重复流产者中,≥3次者占全部对象的33.0%。患者意外妊娠原因主要为未避孕(50.1%)和避孕失败(34.4%)。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大者(OR=2.38,95%CI:2.10~2.69)和有过生育者(OR=1.50,95%CI:1.32~1.70)发生重复流产的风险较高。结论我国育龄妇女人工流产率及重复人工流产率均较高,应进一步开展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促进高效避孕方法的使用,从而保障女性身心健康。
潘彩君王建梅邱小楠王琪娜周维谨
关键词:人工流产非意愿妊娠重复流产避孕方式生殖健康
MicroRNA在胎盘发育及复发性流产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3年
复发性流产(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RSA)是女性妊娠期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5%。随着流产次数的增加,RSA复发的风险也逐步上升,既往发生3次以上自然流产的患者再次妊娠后的胚胎丢失率为40%~80%[1]。母体的自身免疫和同种免疫等免疫学因素、夫妇及胚胎的染色体异常、遗传性和获得性易栓因素、内分泌异常、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异常等是RSA已知的主要病因。
辛亚维王龙斌张步美王建梅顾艳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女性生殖系统内分泌异常同种免疫免疫学因素
不同分子分型子宫内膜癌PD-L1表达及免疫细胞浸润特征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子分型子宫内膜癌之间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表达及免疫细胞浸润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选择2016年11月至2022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术前未接受新辅助治疗的90例初治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取手术石蜡包埋组织,应用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子宫内膜肿瘤分子分型方法,通过POLE基因Sanger测序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D-L1及CD3、CD4、CD8、CD68、CD20蛋白表达情况,将染色切片扫描成数字病理图像,定量分析PD-L1和各免疫细胞浸润密度;评估PD-L1相关评分,包括肿瘤细胞评分(TCS)(PD-L1阳性肿瘤细胞占总体肿瘤细胞的百分比≥1%为TCS阳性,<1%为TCS阴性)、免疫细胞评分(ICS)(PD-L1阳性肿瘤相关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占总体肿瘤相关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百分比≥1%为ICS阳性,<1%为ICS阴性)、联合阳性评分(CPS)[PD-L1阳性染色细胞(包括肿瘤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存活肿瘤细胞总数×100≥1为CPS阳性,<1为CPS阴性]。分析不同分子分型患者间临床病理特征及PD-L1评分和免疫细胞浸润密度差异;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分子分型、PD-L1评分、免疫细胞浸润密度分层患者无病生存(DFS)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子宫内膜癌患者DFS不良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90例患者中位年龄58岁(范围:33~72岁);子宫内膜样癌78例(86.7%),非子宫内膜样癌12例(13.3%);分子分型中POLE突变型6例(6.7%),错配修复缺陷(MMRd)型23例(25.6%),p53异常型14例(15.6%),无特异性分子谱(NSMP)型47例(52.2%)。4种分子分型组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三级淋巴结构、雌激素受体表达、孕激素受体表达不同状态患者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90例患者中,TCS阳性18例(20.0%),ICS阳性31例(34.4%),
鞠宝辉杨春蕊刘冬杨裕琰王建梅张慧英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分子分型免疫疗法
未婚青少年重复人工流产心身症状及避孕行为调查分析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调查未婚重复人工流产青少年心身症状及生殖避孕状况,为开展完善的流产后服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以及自编生殖健康调查表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分析资料。结果:研究组100例平均年龄21.45岁。SCL-90各因子除强迫和偏执以外,其余分值均高于全国常模,躯体化、抑郁、焦虑和敌对性分值高于对照组(已婚经产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SAS和SDS标准分高于常模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前次流产后2周内恢复性生活的15人,1个月内尚未转经恢复性生活27人。前次流产后主动寻求避孕措施的占55%;避孕失败者选用避孕方法依次为:体外排精避孕、安全期避孕、事后服用紧急避孕药、避孕套。结论:未婚青少年重复人工流产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落实有效的避孕措施,该人群存在明显的心身障碍,积极开展围手术期生殖心理健康咨询,指导并督促落实可靠的避孕措施,是防范未婚青少年重复流产,保障其身心健康的关键。
王建梅杨华李奕
关键词:重复人工流产未婚青少年心身症状避孕
天津市妇产科医务人员对孕前和孕期保健的KAP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天津市妇产科医务人员对孕前和孕期保健(PAPC)的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现状,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各级医疗机构的妇产科医务人员382例,采用自填式孕前和孕期保健KAP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PAPC知识知晓情况、PAPC相关态度、提供PAPC服务的情况及相关培训需求。结果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64份,被调查者对补充叶酸、孕前必查项目和传统产前检查的知晓程度较高;对补钙补铁、孕前备查项目和新兴产前检查的知晓程度较低。一级医疗机构者的PAPC知识得分高于三级和二级医疗机构者,医生高于护士,低年龄组和低工作年限组的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1.21%的被调查者认为PAPC意义重大,但86.54%对自身能否提供全面的PAPC咨询缺乏信心。分别有63.74%、54.67%、38.74%和32.42%的被调查者能提供有不良妊娠史、甲状腺功能异常、生殖道感染和糖尿病等特殊情况的PAPC指导。被调查者最需要的培训内容为存在合并症或高危因素时的PAPC知识、产前诊断的新进展、孕期营养和咨询沟通技巧。结论建议通过一系列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妇产科医务人员的PAPC认知水平,使其增强服务信心,改进相关行为,从而提供更科学、全面的PAPC服务。
王建梅张钰娟霍彦杨敬谢国华殷文静
关键词:孕前保健产前保健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宫血宁胶囊用于高危人工流产术后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高危人工流产术后应用中药宫血宁胶囊,对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及促进月经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196例高危人工流产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8例,在手术流产后服用宫血宁胶囊2粒,3次/d,共6d;对照组98例,在手术后口服益母草流浸膏15mL,2次/d,共6d。结果观察组术后出血时间、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一个月内月经恢复正常比例,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后服用宫血宁胶囊,能明显缩短阴道出血的天数、减少阴道出血量、促进月经恢复,其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杨华魏振河王建梅
关键词:宫血宁胶囊高危人工流产阴道出血子宫内膜修复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