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洪宇
- 作品数:86 被引量:435H指数:10
-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细菌对四类土壤常见抗生素的降解机制被引量:4
- 2016年
- 为了解决土壤中常见抗生素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就细菌对4种抗生素的降解机制进行了综述。研究发现某些细菌具有分解抗生素的能力,作用机制:β-内酰胺酶使β-内酰胺类抗生素开环;酯酶、磷酸化酶和糖苷酶作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其钝化;AAC、APH和ANT三类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修饰作用;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基因catA和catB介导编码产生的酰基转移酶使氯霉素转化为无抗菌活性的代谢产物。通过阐明细菌对抗生素的降解机制,为解决土壤抗生素的污染问题提供了依据。
- 苏静静蒋亚梅温洪宇
- 关键词:土壤细菌抗生素降解机制污染
- 连云港台南盐田中嗜盐和耐盐菌群分布的调查被引量:6
- 2004年
- 2001年、2002年冬春夏3季在连云港台南盐场取卤水和底泥样品,对嗜盐菌和耐盐菌的分布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盐度(6.6%-32.3%)盐池中栖息着不同的菌群,夏季嗜盐菌和耐盐菌数量较高,主要以盐单胞菌属、海球菌属、盐水球菌属等非芽孢菌为优势菌,低盐度(6.6%-9.9%)池中耐盐菌数量高于嗜盐菌,中盐度(13.8%-17.4%)池中耐盐菌数量接近嗜盐菌,高盐度(20.2%-32.3%)池中主要为极端嗜盐菌.此外,底泥中嗜盐菌和耐盐菌的数量一般高于卤水中.
- 吕爱军王秀琴温洪宇胡斌
- 关键词:耐盐菌嗜盐菌生态系统
- 微生物降解多环芳烃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8
- 2005年
- 多环芳烃是一类长久存在于环境中,具有毒性、致突变与致癌等特性的环境优先污染物。本文对降解多环芳烃的微生物类群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在土壤与厌氧条件下细菌降解多环芳烃的研究情况,最后介绍了降解多环芳烃的相关酶类以及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并对消除环境中多环芳烃的相关生物技术提出展望。
- 温洪宇廖银章李旭东
- 关键词:多环芳烃微生物生物降解分子生物学
- 生物学创新实验室运行问题的探讨被引量:2
- 2013年
- 生物学创新实验室作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平台,能否高效运行值得管理部门思考。本文针对生物学创新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生物学创新实验室的管理问题";"学生创新实验的科研经费问题";"实验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激励问题"与"创新实验室的考核与运行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为生物学创新实验室的高效运行提供参考。
- 温洪宇韩征
- 关键词:生物学
- 普通微生物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及使用被引量:23
- 2010年
- 随着微生物学相关专业招生人数增加,微生物学实验室人员密度与使用频率逐年升高,如何安全高效利用微生物学实验室,值得实验室管理者思考。基于多年微生物学实验室管理经验,指出实行实验室的准入制度,实验安全操作规范制度,实验室定期消毒灭菌制度与微生物菌种保藏制度可有效保证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问题,通过实行实验预约申请制度可高效利用微生物学实验室。
- 温洪宇张田军沈露露王秀琴钱进
- 关键词:微生物学实验室安全
- 11株中度嗜盐菌的分离及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了解海产品、盐渍类食品中的中度嗜盐菌资源,探究其生理生化特性。[方法]对海产品、盐渍品样品进行分离纯化,获得11株中度嗜盐菌,对各菌株的形态进行观察,进行生理生化特征测试。[结果]11株中度嗜盐菌中7株为杆菌,其中JD6、HYD2、NY80和NY11革兰氏阳性,其他革兰氏阴性,JD6和JD910产生芽孢;4株为球菌,其中NY3和NY12革兰氏阳性,XH1和JH3革兰氏阴性。11株细菌在0~20%NaCl条件下生长,均分解葡萄糖产酸,产生过氧化氢酶、赖氨酸和鸟氨酸脱羧酶,不产生H2s;菌株XBD1、XH1、NY3、JH3和NY12在TCBS与SS琼脂上均能生长,NY11和JD910在SS琼脂上生长。11株细菌对氨苄青霉素和青霉素不敏感,对利福平敏感。11株细菌对小鼠无致死性。[结论]该研究为合理开发利用嗜盐微生物资源提供了参考。
- 吕爱军胡秀彩张冬杰温洪宇
- 关键词:中度嗜盐菌生理生化特性
- 微生物复合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复合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属微生物菌肥技术领域。其含有机质≥30%,氮、磷、钾各≥4%,同时每克菌肥含有:解磷菌、解钾菌、固氮菌、嗜碱菌和嗜盐菌各1.5-2.5亿个,嗜热细菌和嗜热放线菌各2-3亿个。其...
- 孙怡殷婷婷温洪宇
- 文献传递
- 一株肺炎克雷伯菌及其在制备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 一株肺炎克雷伯菌及其在制备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属于微生物燃料电池领域。本发明所述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quasipneumoniae)SP.203菌株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
- 温洪宇张浩郭雅婷王国振
- 文献传递
- 发酵醋醅酵母菌的分离、生长特性及分子鉴定被引量:10
- 2013年
- 从山西老陈醋发酵醋醅中分离纯化出2株酵母菌,编号分别为YW与YR-1。通过YW与YR-1在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的培养,采用浊度法测定培养菌液OD600值,确定最适生长温度与pH值,结果表明菌株YW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生长pH值为6.5;菌株YR-1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7.0。对菌株YW,YR-1的核糖体ITS+5.8S rDNA区的克隆与测序,获得菌株YW与YR-1的ITS+5.8S rDNA片段长度分别为607bp与602bp,序列已提交至Genbank(登录号为JX205095和JX205094)。通过在Genbank数据库BLAST以及与亲缘关系较近模式菌株构建分子发育树,表明YW属于毕赤酵母属(Pichia),与Pichia guilliermondii亲缘关系最近,命名为Pichia guilliermondii YW;YR-1属于掷孢酵母属(Sporobolomyces),与Sporobolomyces carnicolor亲缘关系最近,命名为Sporobo-lomyces carnicolor YR-1。
- 温洪宇史进王璐
- 关键词:醋醅酵母菌RDNA
- 微生物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 2008年
- 精品课程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现代化,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而课程建设则是确保教学质量,实现这一改革目标的重要基础。微生物学作为校级第5批重点建设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和精品课程,应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 吕爱军蒋继宏张鹏温洪宇徐颖
- 关键词:精品课程微生物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