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
- 作品数:88 被引量:525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硅酸盐岩高效溶蚀细菌假单胞菌NLX-4及其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酸盐岩高效溶蚀细菌苏假单胞菌NLX‑4及其应用,该硅酸盐岩高效溶蚀细菌的分类命名为假单胞菌<I>Pseudomonas </I><I>protegens</I> NLX‑4,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
- 张金池吴雁雯林杰张波
- 文献传递
- 一种水土保持构件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水土保持技术领域的一种水土保持构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上至少开设有两组安装口,还包括开设于安装口相对侧面上的活动槽、设于安装口内的防护网板组、设于活动槽内用于与防护网板组侧壁接触的活动块以及设于活动槽内的...
- 李卓远林杰
- 一种称重自动排液式树干径流测定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称重排液式树干径流测定系统,包括树干径流采集器和集液桶,在集液桶上设有称重传感器和自动排液装置;所述的称重传感器与无纸记录仪相连,所述的无纸记录仪由太阳能供电系统供电。该称重排液式树干径流测定系统,结构简...
- 庄家尧张金池胡海波鞠俊杰初磊林杰
- 文献传递
- 一种丘陵山区结构化植被指数模型的构建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丘陵山区结构化植被指数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测定不同植被层的植被盖度,以及收集文献中不同植被结构的地表径流数据和土壤侵蚀量数据;(2)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减流率、单位盖度减流率或单位盖度...
- 林杰代侨许彦崟张金池姜姜初磊
- 文献传递
- 大气校正模型对阔叶林叶面积指数遥感估算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为利用遥感技术定量提取区域尺度的阔叶林叶面积指数前的大气校正模型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利用6S模型、FLAASH模型和ATCOR2模型对Landsat 8 OLI影像进行了大气校正,分析了3种模型下的阔叶林叶面积指数(LAI)与多种植被指数(VI)相关性,建立了LAI-VI的线性和非线性的回归模型,最后通过验证数据组LAI预测值(Y)与LAI实测值(X)的均方根误差(RMSE)及线性相关性大小对阔叶林LAI遥感估算结果进行了精度对比.【结果和结论】ATCOR2模型不适于阔叶林LAI-VI的回归建模;除比值植被指数(RVI)外,FLAASH模型与6S模型下的阔叶林LAI与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修正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有较好的相关性,其中FLAASH模型下的阔叶林LAI-MSAVI幂函数模型拟合优度最佳;FLAASH模型的阔叶林LAI估算精度优于6S模型;借助遥感技术定量提取植被生理参数时,应慎重选择适宜的大气校正模型.
- 顾哲衍张金池林杰韩诚刘鑫
- 关键词:遥感叶面积指数大气校正
- 基于多时相遥感数据的常州市城市热景观变化特征被引量:6
- 2017年
- 为分析20多年来常州城市热景观时空变化特征,选用4景TM/ETM+影像(1986年、1992年、2000年、2010年)为基本数据源,在RS,GIS技术以及景观分析工具的支持下,分析了常州市区热岛景观格局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86—2010年常州建成区均存在显著的热岛效应。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到2010年城市与郊区的温差达到最大,为35.3K;城市强热岛及其以上等级面积从1986年的8 580.24hm^2增加到2010年的17 725.23hm^2,相应比例从4.58%增加到9.45%,增幅达106.33%;城市热岛等级类型的景观指数分析表明,到2010年高等级的热岛斑块分布范围和强度都明显提高,两环内高等级的热岛片状分布明显。受城市人类活动加剧的影响,各热岛等级斑块的形状逐渐趋于复杂。从景观水平尺度变化来看,2010年热岛景观多样性最丰富,分布最均匀,同时破碎化程度也最高。研究结论可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 佟光臣林杰陈杭顾哲衍唐鹏张金池
- 关键词:城市热岛景观分析
- 基于染色示踪的土壤剖面水文连通指数构建方法及装置
-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染色示踪的土壤剖面水文连通指数构建方法及装置,属于土壤水分运动技术领域,其方法包括:获取土壤横向剖面染色图,所述土壤横向剖面染色图是由野外土壤剖面染色示踪试验提取得到;将所述土壤横向剖面染色图转换为黑白...
- 张英虎 陈进红林杰姜姜 张文奇 黄晨洋 王鹭
- 文献传递
- 应用137Cs示踪法估算淮北土石山区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被引量:2
- 2019年
- 选取淮北土石山区--赣榆区为研究区,通过径流小区法和137Cs核素示踪技术修订EPIC模型,并利用克里金插值技术获取赣榆区土壤可蚀性因子(K值)的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EPIC模型不能直接应用于淮北土石山区K值的估算,估算值在耕地上波动较大;修订EPIC模型估算K值与实测K值的相对偏差为5.4%,精度较高,适用于淮北土石山区K值的估算;赣榆区K值主要分布在0.032~0.041t·h·MJ^-1·mm^-1。4种土类K值平均值:棕壤类为0.034t·h·MJ^-1·mm^-1,潮土类为0.037t·h·MJ^-1·mm^-1,砂姜黑土类为0.037t·h·MJ^-1·mm^-1,盐土类为0.039t·h·MJ^-1·mm^-1。
- 李肖唐鹏林杰张阳朱茜曾广偌刘创
- 关键词:土壤侵蚀EPIC
- 南方红壤丘陵区侵蚀沟道内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特征被引量:9
- 2020年
- 为了更好地揭示特殊地形下水蚀过程对土壤结构和有机碳含量分配的影响,选取典型南方红壤丘陵区—青原山小流域为研究区,采用核素137Cs示踪技术研究小流域侵蚀沟道内水土流失现状,分析了沟道侵蚀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侵蚀沟道的坡顶处137Cs含量最高,且高于背景值,属于沉积区,而坡上、坡脚属于中度侵蚀,坡中属于轻度侵蚀;侵蚀沟道顺坡而下侵蚀过程依次表现为绝对沉积、绝对侵蚀、相对沉积和绝对侵蚀,其中植被和地形因子是主导因素;沉积区相比于侵蚀区平均质量直径(Mean Weight Diameter,MWD)和大团聚体含量(粒径≥0.25 mm)更高,侵蚀区中相对沉积的坡中有着更稳定的土壤团粒结构;沉积区各个粒径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均高于侵蚀区,侵蚀区的土壤团聚体有机碳更趋向于均匀分配,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差异也会影响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侵蚀沟道中土壤侵蚀模式与传统坡面并不一致,土壤结构及相关碳组分主要受地形和植被支配下的土壤侵蚀程度影响。
- 张相李肖林杰钱洲曾广偌崔琳琳
-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有机碳
- 安徽省大别山区上舍小流域植被根系与土壤抗冲性研究被引量:19
- 2007年
- 采用标准地调查方法,对大别山区上舍小流域不同植被类型根系,在0~40cm土壤深度范围内按照10cm间隔分层采样,室内测定不同径级(〈0.5,0.5~1.0,1.0~2.0和2.0~5.0mm)根系生物量和根系长度,同时在各标准地根系相似地段内,采用C·C·索波列抗冲仪,在0~40cm深度范围内按照10cm间隔分层测定土壤的抗冲性。结果表明:植被根系主要分布在0~40cm土层内,表土层根量最大,根径〈1.0mm的细根在根长上占有绝对优势;同一植被类型表土层土壤抗冲能力大于心土层;植物根系,尤其是根径〈1.0mm的细根具有较强的固持土壤功能,细根长、根质量、根密度与土壤抗冲指数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73、0.7159和0.5434,可知,细根长是影响土壤抗冲性的关键因子;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的抗冲性与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表明森林植被的固土功能是通过根系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创造具有抗冲能力的生物土壤复合体结构实现的。
- 庄家尧张金池林杰罗红艳苏继申付军
- 关键词:植物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