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圣敏 作品数:80 被引量:343 H指数:12 供职机构: 中央民族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育部“985工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社会学 政治法律 文化科学 更多>>
走向世界学术舞台中心的道路——建设民族学中国学派 被引量:13 2019年 民族学自西方传入已一百多年,至今中国民族学界的研究成果仍未站到国际民族学人类学舞台的中央,主要原因是缺乏在学科理论上的中国特色与创新。解决之道就是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从数千年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创建民族学的中国学派。 杨圣敏关键词:民族学 中国学派 中国新疆维汉间内隐信任态度研究 被引量:8 2015年 信任是社会交往中影响交往安全感的重要因素。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反应/不反应联想测试(Go/No-Go Association task,GNAT)范式,研究了维族和汉族这两个在新疆人口中比例最高的民族对彼此的信任情况。具体而言,维族和汉族被试依照指导语对民族面孔(维族面孔vs.汉族面孔)和描述信任态度的词语(信任vs.不信任)作按键反应,借此测量出不同民族在本族和异族两个条件下面孔和词语之间的内隐关联强度。实验结果与预期相符,两个民族都表现出对本族的信任和对异族的不信任。相较于维族,汉族更加信任本族。并且,汉族不信任维族的程度高于维族不信任汉族的程度。与其他组间关系(例如黑人和白人,或基督徒和穆斯林)研究对比发现,汉族不信任异族的程度处在较低到中等程度上。同时,本研究结果表明对异族不信任程度在新疆不同地区呈现出了区域的特异性。本调查的结果能够为有效地制订民族政策,促进民族间互信团结提供一定支持。 徐苗 张莘 李雪婷 方慧珍 杨圣敏 刘嘉社会转型中的墓地共餐习俗——基于帕米尔高原谷丰村的实地调查 被引量:2 2021年 共餐是很多传统社会的共有习俗。本文基于对帕米尔高原谷丰村的实地调查,发现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塔吉克族墓地共餐的社会功能具有明显的转变。在传统社会,墓地共餐的功能更多是经济上的再分配,目的是缩小家庭间的收入差距,这对塔吉克族社区的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在转向现代社会的过程中,墓地共餐的财富再分配功能弱化,而维系家族的凝聚力变为其主要功能。总而言之,墓地共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快速市场化对塔吉克族传统家族内人际关系的冲击。 肖锦汉 杨圣敏关键词:塔吉克族 社会转型 新疆库车县民族关系调查与试分析 被引量:12 2007年 本文主要利用作者实地的抽样调查和统计,辅以访谈资料,对新疆库车县的维汉民族关系进行了介绍与分析。作者从认同问题、整合程度和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等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与分析,并据此对当地民族关系问题作了五点总结。 王海霞 杨圣敏关键词:民族关系 维吾尔族与汉族 如何认识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以新疆为主要案例的分析 被引量:14 2015年 笔者认为,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产生于差别,差别有两种,一种是文化差别,另一种是结构性差别。只有文化差别的民族之间虽然会有一些误解和矛盾,但这些误解和矛盾都比较容易解决,他们之间可以和谐相处并逐渐融合。而有明显结构性差别的民族之间则很难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也很难避免激烈和持续的冲突。中国民族政策的长远目标就是从根本上消除民族之间结构性的差别从而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团结进步,共同发展繁荣。因此,解决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让不同的民族能够和谐相处,也就是让多民族国家能够维持统一的根本出路是缩小民族之间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差距。一旦不同民族之间消除了这种差距,文化的多元与融合,国家的统一与安定就都有了坚实的保障。境内外敌对势力的任何挑动破坏都不起作用,无法撼动。 杨圣敏关键词:民族地区 社会稳定 大城市中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与演变——北京新疆村调查之二 被引量:20 2008年 2000年,作者对北京“新疆村”(魏公村)的11家维吾尔族餐馆做了抽样问卷调查,问题主要包括被访者的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等)、职业经历(来北京前后的经历)、经营和生活情况、社会关系和感受等四个方面。本文是对问卷的统计和初步分析。 王汉生 杨圣敏关键词:问卷 三种类型上颌中央门齿在新疆不同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中的发生率 被引量:5 2015年 人类牙齿的形态特征具有显著的群体间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与各人群的起源和演化过程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调查三种类型上颌中央门齿在新疆不同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中的发生率,揭示现代维吾尔族的族源、人种构成及演化过程.用口腔镜观察上颌中央门齿舌侧面形状,调查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七个地区,8 957例维吾尔族成年人.结果表明上颌中央门齿铲形、勺形、平形发生率分别为50.46%,20.39%和29.15%.同一种类型上颌中央门齿发生率在同一地区男性和女性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中三类门齿发生率不同,彼此间具有较大差异,并呈东西向梯度性增加(勺形门齿、平行门齿)或下降(铲形门齿).新疆不同地区维吾尔族三种类型上颌中央门齿发生率反映了现代维吾尔族的人种构成是多源的,但以蒙古人种成分为主,同时掺入一定比例的欧罗巴人种成分,欧罗巴人种成分对维吾尔族的掺入是由西部向东部逐渐深入. 王斌 杨圣敏关键词:维吾尔族 发生率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庆致词(代序言) 尊敬的武精华先生、各位来宾、各位领导、各位校友和同学们:今天,我们这里高朋满座,少长咸集,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建立十周年,民族学系建立二十周年。在这个喜庆的时刻,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 杨圣敏关键词:民族学 文献传递 如何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 <正>我本人的专业是民族学,民族学就是文化人类学。过去也学过历史,对民族地区的历史也做过一点研究,写过两本新疆民族史的书。民族学与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不同,主要不是靠书本知识、文献材料去开展研究,它主要靠实地调查,对自己亲自... 杨圣敏文献传递 民族学如何进步——对学科发展道路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27 2016年 本文谈了学科发展的4点看法:1.三个学科在研究对象、方法、理论等方面是相近甚至基本相同的,其中民族学与人类学实际上是同一个学科。2.在理论导向和问题导向两类研究取向中,应该更侧重问题导向的应用研究。因为理论的检验和创新都需要在这种研究中才可能实现。3.更多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每个人的研究更加专门和集中,是产出更有深度的成果之路。4.中国学界应该在对中国社会的研究中创新理论和方法,并在国际学界竖起自己的旗帜。 杨圣敏关键词:民族学 学科关系 中国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