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梅
- 作品数:13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大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浅议边疆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文化资本的优化与重构模式
- 2012年
- 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英语自身的学科归属,学科建设和教师发展瓶颈使大学英语教师逐渐被边缘化,陷入身份认同危机等困境。这种状况在边疆地区的大学英语教师身上尤为突出。为了解决这种困境,边疆地区大学英语教师自身文化资本的优化与重构势在必行。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对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参考价值。
- 李雪梅段银河
- 关键词:文化资本
- 解析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一片叶子》中的仁爱儒学被引量:3
- 2009年
- 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欧.亨利在他的作品《最后的一片叶子》中塑造了一个落魄老画家的舍己救人,自我牺牲的光辉形象。他所讴歌的仁爱和人性美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核心思想——"仁爱"不谋而合,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国的儒家思想的精髓"仁者爱人"同样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本文将用儒家经典来解析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的一片叶子》中的仁爱并从中得出人生的感悟。
- 李雪梅
- 关键词:仁爱人性美儒家经典
- 从爱伦·坡爱情原型解读《洛丽塔》
- 2014年
- 原型批评是当代西方文艺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理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原型批评以原型理论为基础,以结构主义方法为手段,对整个文学经验和批评做原创性的分析对比,寻求文学的本质属性。爱伦·坡的爱情经历及创作对纳博科夫的《洛丽塔》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洛丽塔》是爱伦·坡的诗歌《安娜贝尔·李》在主题、人物、情节上的传承和发展。文章用爱伦·坡的爱情原型来解读《洛丽塔》。
- 李雪梅
- 关键词:结构主义纳博科夫
- 约翰·多恩与陶渊明二者玄学诗歌意象手法的对比
- 2009年
- 英国17世纪的玄学派诗人约翰·多恩以其在诗中运用奇思妙喻而闻名于世,而中国古代东晋时期的陶渊明也是玄学派诗人,他的诗也运用了很多意象,构造出一种美学境界。他们都是玄学派诗人并且他们的诗歌都富有哲理,然而,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他们的玄学诗风格完全不同。本文试从他们诗歌中的意象手法的对比,来简要分析东西方玄学诗的差异。
- 李雪梅
- 关键词:奇思妙喻意象美学境界
- 约翰·多恩和艾米莉·狄金森诗中“死亡”主题之比较
- 2009年
- 17世纪的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和19世纪的美国女诗人艾米莉.狄金森都以诗意深邃,意象奇异,语言表达形式上独辟蹊径,大胆革新,并采用模糊的象征和隐喻等闻名于世。死亡和永生是诗歌不朽的主题。在多恩的《死神,你莫骄傲》和艾米莉的《因为我不能停步等待死神》的这两首诗中,多恩的男性阳刚和艾米莉的女性阴柔共同演绎同一个主题——"死亡"。然而,不同的性别、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背景导致了他们对"死亡"的描写风格各异。本文将通过对比这两首诗来讨论他们的不同风格。
- 李雪梅
- 关键词:隐喻阳刚阴柔
- 论舍伍德·安德森的短篇小说《鸡蛋》中父亲的顿悟被引量:3
- 2007年
- 舍伍德·安德森是当之无愧的美国现代主义之父,他以擅长于写短篇小说而出名。他表达了美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矛盾、迷惘、孤独、异化和绝望的现代意识主题。他同时也揭示了美国梦的虚伪性和欺骗性。安德森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现代小说题材。安德森成功地应用了现代小说创新手法,如象征、意识流、心理刻画等等。文章主要通过一个鸡蛋来体现父亲美国梦的破灭,并最终达到了顿悟。
- 李雪梅
- 关键词:顿悟美国梦异化
- 托马斯·哈代的《远离尘嚣》和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中的“归隐”主题之比较
- 2009年
- 英国现代作家哈代和中国古代文学家陶渊明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表达了同一个主题,同一个梦想——"归隐",并且他们的愿望都是急剧的社会变革的产物。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以及生活时代背景的差异导致了他们不同的"归隐"。本文正是从东西方文化背景和生活时代背景的差异入手来对比分析他们的"归隐"的差异。
- 李雪梅
- 关键词:归隐文化差异社会变革
- 原型批评视角下的《贝奥武甫》和《周处》
- 2013年
- 源于西方的原型批评理论是当代文艺批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文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将从原型批评来解读《贝奥武甫》和《周处》,从而发掘隐藏在文本中的深刻内涵以及文学之间那种潜在的、共同的“种族记忆”。神话原型批评的先驱是英国的人类学家弗雷泽。此外还有瑞士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医师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荣格将“集体无意识”定义为:“由各种遗传力量形成的一定的心理倾向。”意识与无意识通常都被认为来源于经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已给他的行为提供了预先形成的模式,这便决定了知觉和行为的选择性。我们之所以能够很容易地以某种方式感知到某些东西并对它作出反应,正是因为这些东西早已先天地存在于我们的“集体无意识”中。
- 李雪梅
- 关键词:原型批评理论《贝奥武甫》《周处》集体无意识文艺批评理论神话原型批评
- 从道家艺术人生观解读诗歌《死神,你莫骄傲》
- 2010年
- 约翰.多恩是英国文艺复兴末期的诗人、玄学派诗歌的创始人以及主要的代表人物。他的诗歌比喻新颖,具有浓厚的思辩特征,他的诗歌充满了奇喻和怪异的隐喻。在《死神,你莫骄傲》这首诗中,他看透生死,体现出了一种艺术人生观,这与道家庄子笑谈生死的艺术人生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文将用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艺术人生观来解析约翰.多恩的诗歌《死亡,不要骄傲》并且从中得出人生的感悟。
- 李雪梅
- 关键词:隐喻玄学派诗歌
- 从鸳鸯蝴蝶派小说看民国初期知识分子“矛盾”、“颓废”的思想状态
- 2014年
- 民国初期极为兴盛的鸳鸯蝴蝶派小说,所演绎的一幕幕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故事,在风花雪月、悲情滥觞之间,却潜藏着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对动乱时势的无奈,流露出处于世纪末的知识分子矛盾、颓废的精神状态。
- 李雪梅
- 关键词:鸳鸯蝴蝶派小说知识分子颓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