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广
- 作品数:54 被引量:557H指数:14
- 供职机构:麦克马斯特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契约环境、代理成本与企业投资—债务期限关系被引量:15
- 2013年
- 本文融合代理成本与契约环境假说的理论观点,分析了投资与债务期限关系如何在股权制度转化器的作用下发生机制嬗变。基于准自然实验的实证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的股权结构优化、流动性增强和债权保护机制等效应,能够激活债权人的契约期限选择机制;不同类别企业的投资—债务期限关系有显著差异,制度改革通过影响负债水平和债务期限,以及企业层面变量对投资起到间接调节作用。
- 李泽广马泽昊
- 关键词:股权分置债务期限结构
- 财政支出、信贷支持与产出增长——来自中国36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被引量:1
- 2013年
- 信贷约束与财政支出的周期性特征是影响工业产出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时政府支出和信贷倾斜也是支撑转型期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两大关键渠道。本文采用36个大中城市的数据证实,投融资体制的变迁并不是财政主导型投资简单地退让为市场导向型的金融主导型投资,而是在增长导向目标的硬约束之下,区域政府综合性地平衡协调财政支出与信贷供给两种渠道来支持产出增长;从而使得财政与信贷支持二者关系呈现出阶段性转换特征,总体上是互补的,仅仅在局部周期内呈现出短期的替代性;从区域分布上看,二者的互补特征更为明显。
- 李妍李泽广
- 关键词:财政支出信贷支持
- 分省投资与信贷关系中的“门槛效应”:审视投资增长的新视角被引量:14
- 2010年
-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高投资特征与高储蓄、高密度的信贷支持密切相关,对分省信贷资源分布及其动态配置状态如何影响各省投资的内在机理进行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从理论层面揭示了信贷和投资存在均衡形式转换的特征事实,然后通过应用分省数据的面板门槛计量模型发现,中国分省的信贷和投资变量之间存在所谓的"门槛效应",即门槛值将信贷变量分成不同的区制,在不同的区制内投资和信贷的关系呈现出不同的模式;信贷与投资的关联机制受政府对信贷资源配置状态的干预影响显著;在地方政府用来支持经济发展的手段中,财政投入和信贷干预性的配置呈现出相互替代的特征。这间接说明当前信贷资源配置的失衡问题,应当加快信贷配置和投资领域市场化改革。
- 李泽广王群勇巴劲松李津
- 关键词:信贷配置政府干预
- 双重代理成本与债务治理机制的有效性——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证据(1998-2006)被引量:27
- 2008年
- 本文在经典观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转型期上市公司债务治理对双重代理成本的制衡机制。通过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债务对代理成本Ⅰ(管理者和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的约束作用不明显,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大量的债务甚至为管理者的在职消费提供了现金流支持。债务治理机制对于代理成本Ⅱ(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具有正反两面的作用。文章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治理绩效依赖于公司的性质及其他治理变量,需要具体细分其机制和渠道。同时,从动态演进的角度来看,我国的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机制的确也在不断优化,对企业价值逐步能够起到正向作用。这对于理解我国上市公司近年来在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 马君潞周军李泽广
- 关键词:债务契约面板数据动态演进
- 中国的商业银行X-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05年
- 加入 WTO 后的中国银行业将会面临激烈的竞争,而在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在于银行效率的提高,否则银行将面临着出局的危险。有必要对商业银行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采取相应措施来提高效率。本文在评介测度 X-效率的几种方法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测度 X-效率的成本的 DEA 模型。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中国的商业银行的 X-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测度了样本商业银行的相对效率值。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第二阶段回归法以效率值为被解释变量,对效率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论发现:①市场支配力对银行的成本效率、技术效率及配置效率都有负的影响;②总资产仅对配置效率有明显的影响;③银行的所有制性质,即是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对银行的成本效率的影响并不明显。
- 孙会国李泽广吴立行
- 关键词:技术效率
-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多重均衡关系因果模式的再思考被引量:18
- 2007年
- 既有研究和特征事实表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其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的互动关系存在多重均衡的可能,这种多重均衡关系又以"需求跟进"和"供给拉动"两种因果模式最为典型。然而,很难对不同国家或者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用单一的因果模式加以概括和描述。本文证明了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多重均衡关系的存在性及其转化的条件,并利用4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验证了这一结论。文章发现,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的确存在着不同的均衡形态和因果关系模式;同时,对我国的实证分析表明,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关系模式以1978年和1994年为分界岭呈现三个阶段性特征,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经历了由平稳到动荡、再由动荡到平稳的历史演变过程。
- 李泽广王群勇高明生
- 关键词:经济增长金融发展因果关系
- 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金融发展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本文对这一共识在中国转轨阶段农村经济的适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考察了中国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实证发现,在旧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下,金融越发展,农村金融资源和经济增长要素流失得就越厉害,城乡差距就越大,农民增收就越困难。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已经形成了强大的路径依赖,必须重新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才能破解"三农"问题,避免经济发展陷入"拉美陷阱",使农民等广大社会弱势群体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 牛凯龙李泽广
- 关键词:农村金融供给农民收入城乡差距
- 全球货币政策分化与选择被引量:2
- 2016年
-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在全球深度去杠杆的背景下,各国货币政策边际效用递减,应对疲弱的经济复苏及愈发严重的通缩风险已成捉襟见肘之势。当前,全球经济进入负利率时代,各国货币出现竞争性贬值,主要国家货币政策显著分化。面对如此复杂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我国央行应如何为经济增长和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如何对全球货币政策分化的外溢性进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构建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风险的底线,都值得深入探究。
- 吕剑李泽广
- 关键词:全球货币负利率时代外溢性货币金融结构性改革
- 股市与汇市的共振效应
- 2016年
- 2016年伊始,中国的股票市场与外汇市场呈现出典型的共振格局。首先,人民币开启了新一轮快速贬值。截至2016年1月15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降至6.59元/美元,较2015年末下跌1.5%,较2014年末下跌幅度达6.3%。
- 吕剑李泽广
- 关键词:外汇市场股市股票市场中间价跌幅
- 外资银行对国内银行业“组合绩效”的影响机制被引量:10
- 2008年
- 文章梳理了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东道国银行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并以我国银行业中全国性商业银行、地方城市商业银行、信用社以及中外合资银行为样本,就外资银行进入对样本银行的经营费用、盈利能力和银行效率等"组合绩效"指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在对1998-2005年79家国内银行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分类估计后发现:(1)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导致国内银行管理费用增加;(2)外资银行进入的增加促使国内银行的盈利能力提高;(3)伴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银行竞争不断加剧银行效率也呈现出降低的趋势。
- 孙会国李泽广
- 关键词:外资银行进入银行绩效面板数据